08.14 三伏天,一頭扎進山裡納涼 薊州九山頂修了個天津市首個玻璃棧道

三伏天,如何避暑?是選擇“宅”,還是“逃離”?其實,你還有一種選擇!那就是一頭扎進山裡納涼。早就聽說薊州九山頂修了個天津市首個玻璃棧道,於是迫不及待想去體驗一下心跳加速,雙腿被架空的刺激感。

三伏天,一頭扎進山裡納涼 薊州九山頂修了個天津市首個玻璃棧道

路上無閒話,經過2小時車程,一行人來到了九山頂風景區。山巒翠綠,空氣新鮮,讓人忍不住要大口地呼吸久違的新鮮空氣。坐上擺渡車,驅車數分鐘,來到玻璃棧道的腳下。抬頭望向國畫嶺,玻璃棧道懸空而建,就像一條飄在半空中的絲綢。

三伏天,一頭扎進山裡納涼 薊州九山頂修了個天津市首個玻璃棧道

就在小津躍躍欲試,想立刻登上玻璃棧道,體驗腎上腺素爆棚的感覺時,卻無意間在這裡發現了一個有“味道”的粥鋪。

幾間簡陋的小土屋排在一起。旁邊有一間大棚,裡面放置著幾口大鐵鍋。幾位阿姨正在給遊人盛粥,遊客捧著碗一邊喝一邊連聲稱讚!

粥是免費提供的,小津嘴饞,也品嚐了一碗“山野八寶粥”。味道香甜、口感軟糯,稀里呼嚕就喝了個精光。

這裡的八寶粥為什麼如此好喝?因為它是用最純淨的山泉水,加上當地特產的玉米—“東陵白”的米仁和各種米類、豆類、果類等十幾種原料,用特大鐵鍋熬製而成。

據熬粥的阿姨介紹,一口大鐵鍋可以熬出1000碗,每天早上3點半就開始熬,一直到早上8點半,整整5個小時的熬製過程,你說這碗粥能不好喝嗎?

然而,這裡為什麼會有“粥鋪”呢?牆上的宣傳欄給了我們答案: “抗日邊區食堂”。這裡就是曾搭設12個老八路的灶堂、是作為當年戰爭敵後宿營的地方。為緬懷冀東抗日軍民的鬥爭歷史,九山頂景區於1998年恢復“抗日邊區食堂”的原貌。

三伏天,一頭扎進山裡納涼 薊州九山頂修了個天津市首個玻璃棧道

在抗日戰爭最艱苦的1942年至1944年,冀熱遼特委第一專屬——薊遵興(薊縣,遵化,興隆三縣)聯合縣政府,在這裡長時間駐地堅守敵後鬥爭;冀東邊府,在這裡長時間駐地堅守,李運昌、張明遠、包森、李於光、楊大章、佔中等都曾在此堅持敵後鬥爭;冀東軍區的主要刊物《搏鬥》編輯印刷的代號為“常州”的紅色電波呼號,從這裡飛向延安,抗日邊區食堂應時誕生。

三伏天,一頭扎進山裡納涼 薊州九山頂修了個天津市首個玻璃棧道

走進食堂,在復建的青瓦罩棚內有大、中、小各兩口大鐵鍋。牆壁上寫著:“ 珍惜糧食反對浪費”“防奸防特”的時代標語。罩棚的旁邊還有兩幢青磚瓦房,也是復原當年的場景。房子旁邊還擺放著碾子、磨盤、馬鞍子等老物件。

從邊區食堂沿下山路繼續向前走,會看到路邊的山石上刻有:“勿忘國恥”“抗日烈士永垂不朽”“德配天棺,萬古流芳”等紀念碑文。據介紹,像這樣的題詞、題詩的石碑共有30餘塊。為什麼要在這裡立碑紀念呢?因為這裡的山洞曾安放過抗日烈士的棺木。2013年,為記錄中國共產黨、八路軍領導的冀東抗日軍民浴血奮戰、艱苦卓絕的光榮歷史,九山頂抗日烈士天棺山陵被修葺一新,並新立一塊大石碑,記述著抗日英烈的事蹟。

三伏天,一頭扎進山裡納涼 薊州九山頂修了個天津市首個玻璃棧道

三伏天,一頭扎進山裡納涼 薊州九山頂修了個天津市首個玻璃棧道

三伏天,一頭扎進山裡納涼 薊州九山頂修了個天津市首個玻璃棧道

下山的路上,一行人感慨萬千,一次不期而遇的紅色之旅,卻直抵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