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美國究竟有多大的實力,才敢和全球打貿易戰呢?

淡泊明志9898


對美國來說這不叫貿易戰,與其說是貿易戰不如說是全球貿易再平衡,什麼叫做全球貿易的再平衡,美國在與大部分國家貿易中全部是逆差,並不是只有中國,歐盟和日本也是。美國現在要求這些國家一起遵守WTO貿易協定,不管是在什麼國家,本國企業和外資享有一樣的平等的地位。



這是什麼意思呢?意思就是打個比方,為了保護本國企業,我們通常設置貿易壁壘,也就是相對較高的關稅,經過稅費後,外國產品進入價格會被抬得很高,進口車就是這個道理。歐盟對美帝小型乘用車,我記得原來是10倍。把關稅降低到同一水平,難道美國的車會更加好賣,保持順差?其實也不見得,但是至少要保持同一水平線,因為美國要重新扶植本國製造企業。

所以說美國想要實現貿易再平衡,首先要做的就是消除它和其他國家的貿易壁壘。

而且,要求全球貿易的再平衡,也就等與債務消除。

大致上的邏輯是:全球貿易體系中生產過剩(主要是中國)對應貨幣超發,貨幣超發對應負債(主要指各國央行和金融系統),一旦貿易體系中生產過剩被消滅,超發貨幣也必然被消滅,對應的負債也必須被消滅。

而目前因為人民幣超發,我們目前的銀行,企業和個人有多少債目前是算不清楚的,因為我們還有影子銀行體系和表外資產。根據中國外管局的數據,截至2018年3月,中國全口徑外債餘額1.84萬億美元。而中國的總的外匯儲備是3.11萬億美元。外債在外匯儲備的佔比是59%,3.11萬億美元減去1.84萬億美元,還剩下1.27萬億美元。(這僅僅是外債)

而大批債務被消除,就意味著大批企業需要清算,目前就許多國有企業和房地產企業來說,一清算就等於破產。

當然,我國可以通過政府對經濟的強有力的干涉,選擇大規模印鈔,硬挺著這些企業,用通貨膨脹來稀釋債務。這也是一直有人喊著“少存錢,多欠債”的來源。

但這實際上都只是來自商貿戰的附帶傷害罷了,美國要做的就是消除貿易壁壘。


而日本和歐盟同樣有很大的債務泡沫,但是他們是可以坐下來和談的,因為它們雖然同美國存在經濟競爭的關係,但是同樣經濟互補性也不弱。所以只要能夠達成關稅協議,美帝可以不繼續打這個商貿戰。


英雄光


美國經濟總量佔比逐漸下降。但是在世界舞臺越來越橫行霸道。今天制裁這個明天制裁哪個。而且基本上是一個準。都讓對方苦不堪言。讓很多制裁對象不得不屈服。不得不委曲求全。

美國主要憑藉的就是美元強勢地位以及由此衍生出來的美元支付系統。

美元成為國際大宗商品計價的基礎貨幣。全世界貿易基本上以美元作為支付結算方式。這就讓美國有了充足的底氣。誰不聽話。美國有關部門就會動用工具制裁。不能使用美元結算支付系統。離開美元支付結算那就等於癱瘓了。這種霸權地位誰不忌憚三分。

作為最大的大宗商品原油。就是採用美元計價交易的。除了實施易貨貿易和貨幣互換貿易。全部使用美元交易。石油美元就顯得十分強勢。可以威脅很多國家企業。

像歐盟儘管鼓勵企業與伊朗貿易。但很多公司還是退避三舍。就怕美國製裁。

美國在高科技方面也具有強勢地位。可以左右某些企業的生存。這一點頗讓某些企業畏懼。我們教訓慘重。

不在於經濟實力。在於某些方面的支配壟斷地位。


杜坤維


最新報道,俄羅斯自8月5日零時開始,正式對從美國進口的築路機械、石油天然氣設施等產品加徵25%至40%的稅率,以回應此前美國加徵鋼鋁稅率的行為。據統計,俄羅斯的回擊將每年給美國這些行業額外增加8760萬美元的納稅負擔,不過對於美國而言,俄羅斯回擊造成的影響不算什麼,因為美國已經走上了瘋狂補貼的道路。

1、即農業之後,多行業急需補貼,美國政府:我來借錢!

目前農民損失慘重,美國政府豪擲了120億美元緊急救助農民,還通過政府收購農產品的方式解決滯銷問題。據《今日美國報》報道,美國農業部上月24日宣佈,為美國的玉米、大豆、乳品、豬肉、小麥、高粱及棉花種植者提供約120億美元的補貼。不僅是農業,美國需要補貼的行業還有很多,而且在不斷增加。

據美國商會估計,美國汽車行業需要76億美元的政府援助,化學品製造商需要9.6億美元,食品製造商需要8.84億美元,漁民需要8.11億美元......截至目前,美國行業需要援助的金額高達390億美元。為何緊張的國際貿易局勢給美國帶來損失越來越大,美國仍然不收手?

很大原因是美國已經習慣債務纏身,一旦缺錢,美國就增發美債和開動印鈔機。

據統計,截止2018年3月,美債總規模已突破21萬億美元大關。而按照2017年美國經濟總量(GDP)19.36萬億美元計算,美國國債與GDP的比例已達到106%。隨著美國越來越多行業需要“救濟”,美國政府必然加快財政的支出速度和力度。根據美國財政部的最新計劃,在7~9月間預計發行3290億美元的美債,在10~12月間預計發行4400億美債。相比2017年下半年,美國今年下半年發債規模同比增長63%。

2、美元霸權強勢襲來,土耳其金融市場慘遭“屠戮”

當然,美國隨意對世界揮舞貿易大棒的底氣可不僅僅來自印鈔機,更多來自美國的終極武器——美元霸權。同樣是為了回應美國的貿易行為,土耳其早於俄羅斯出臺了加徵稅率措施,結果土耳其金融市場遭到重創。8月1日,美國宣佈對土耳其進行金融報復,隨後土耳其股債匯三大市場遭遇“三殺”。

最新消息,6日土耳其貨幣里拉兌美元再次重挫6.7%,報5.4253,連創多個歷史新低。今年以來,里拉兌美元累計貶值25%;股市Borsa Istanbul 100指數下跌2.3%,年初至今累計下跌18%;10年期國債收益率目前上漲幅度近2%,徘徊在接近20%的歷史新高水平。不難看出,美國這次強勢出擊更多是為了“殺雞儆猴”。

然而,這種到處惡化國際關係的行為,沒有讓美國的“陰謀”得逞。根據美國商務部的數據顯示,美國6月份出口環比下降0.7%至2138億美元,進口環比上升0.6%至2602億美元。當月貿易逆差增至463億美元,高於5月的432億美元,這意味著美國的貿易逆差不降反增,持續擴大。事實已經證明,美國的經貿政策不得人心,依靠美元換來的強權勢必走向衰落。


金十數據


美國的強大超乎想象。

不說軍事實力、科技實力、政治實力,我們單純從經濟實力來分析。

2017年,美國的GDP是19.55萬億美元,排名世界第一。人均GDP為59501美元,這個不算最高。

超過世界排名第二的中國和世界排名第三的日本總和:13.17+4.34=17.51萬億美元。

超過世界排名第三到世界第八6個國家GDP綜合:日本+德國(3.59萬億美元)+英國(3.23萬億美元)+印度(2.60萬億美元)+法國(2.58萬億美元)+意大利(1.93萬億美元)=18.27萬億美元。

也就是世界上排名最靠前的7個發達國家,再加一個印度,其GDP總量總和,還抵不上一個美國。

再從世界排名第九代巴西加起,那麼美國的經濟總量,相當於從世界第九到世界第30的奧地利這22個國家的經濟總量之和。

這樣的經濟狀況,用遙遙領先已經不足以表達美國的實力,而是具備真實統治力的一個國家。

而從跨國公司的數量來看,最新公佈的財富世界500強榜單顯示,美國總量是126家,相當於日本(52家)+德國(32家)+法國(28家)+英國(20家)=132家。

這是真正從市場中殺出了來到世界500強!

今年中國上榜的世界500強有111家(包括香港),只少於美國15家,但中國主要是壟斷企業+銀行+房地產,真實實力不值得驕傲。

因為在今年世界500強榜單上,所有的房地產企業都是來自中國,而還有大量主業不是房地產但房地產是重要業務的上榜企業。所以說,中國這100多家500強企業,虛胖嚴重。

再來看看美國的消費。

2017年美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57564億美元,位居世界第一。

1894年,美國超過英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之後,100多年來,這個位置是越坐越穩定。現在能夠對美國的世界老大發起挑戰的,只有中國,未來可能還有印度。所以美國一定要發動貿易戰,遏制中國發展。


波士財經


2018年的特朗普和他的推特,把這個藍星攪的天翻地覆。

比如在貿易上對全世界開戰,不管是不是盟友,都中彈了。

特朗普把互相傷害指數,推向了一次又一次新的高潮。

傳統的全球經濟秩序,在已經幾個月的這波驚濤駭浪中風雨飄搖。

我們還能阻止特朗普嗎?

這個世界沒有力量能夠阻止特朗普的任性了。

特朗普這幾個月怒懟世界,開撕各國,這份狠勁,世所罕見。

當然,在幾十年前,特朗普就有此偉大理想了

這麼多年,初心不改,實屬難得。

這種貿易戰,和實力有關,也無關。

特朗普打貿易戰,只能說是個人意志+執政團隊的意志結合。

美國的實力只能提供打貿易戰的底氣,卻不是打貿易戰的根本因素。

美國19世紀長期都是貿易保護主義,以保護國內產業的發展。

二戰前的經濟危機爆發後,美國和其他國家的貿易戰打的也很激烈,那時美國也還不是世界霸主。

特朗普現在的瘋狂,折射的是身後的美國已經不是以前的美國了。

石油美元的盛行,全球化的分工,美國賺取了巨大利益,卻埋下了嚴重的危機。

美國人印美元,全世界買買買。

全世界努力生產各種商品,換取美元,再全世界買需要的物資。

美國獲得了巨大的利益,但這些利益,被精英階層拿走了大部分。

收穫了很多,但是美國付出了很多代價。

產業空心化,大量製造業轉移到國外,國內只剩高端製造業、金融業、服務業等等。

中下層白人的工作機會越來越少、拉丁裔的移民不斷湧入。

美國人的福利不斷被移民擠佔,社會的分裂加劇,老百姓們不滿意

中下層白人的民粹化加劇,特朗普就這麼被推上臺了。

特朗普攜民粹力量上臺,脅迫精英階層的支持。

民粹主義是任何一個國家的精英階層都恐懼的力量,這意味著潛在的動盪甚至革命。

民粹主義把特朗普推上臺,他通過1年的內外鬥爭和整合,已經逐步整合了精英階層的力量。

出於對民粹主義的恐懼,精英階層不得不拿出資源供特朗普揮霍。

他們不敢把特朗普趕下臺,這將意味著他們與美國主要白人族群的撕裂。

民粹力量出政治資源,精英階層出經濟資源。

這樣,特朗普就有了對全球開戰的自信和底氣。

但是,特朗普能幹的事情和之前的美國政府沒什麼本質區別。

就是從全世界薅羊毛來餵飽美國,只是精英階層用的是冠冕堂皇的全球化貿易體系,只是這樣的貿易利益自然流入精英階層的腰包,因為美國對外貿易的優勢項目就是金融和高科技,而美國的精英階層主要都在這些領域或代表這些領域。

特朗普既然代表民粹主義,他自然對精英階層這種薅羊毛的方式不滿,他直接去全世界搶,比如貿易戰。

搶過來的利益能由政府直接掌控,再通過某些形式分給中下層民眾,這樣民眾就更感恩戴德了。

至於出去搶錢的費用,肯定精英階層掏了。

只是,特朗普在下一盤很大的賭局,如此的一意孤行,美國精英階層和民眾們,做好了陪他一起陷入萬丈深淵的準備了麼?

萬一玩砸了呢?!


雲中史記


生意人特朗普,他的發家之路,本來就不是完全靠縝密的商業思維。其中一部分靠的是慪氣式的豪賭——特朗普的商業帝國曾經於上世紀九十年代陷於低迷,這當然是和美國的整個房地產市場大環境有關,特朗普想要出售資產以償還銀行利息,遇到競爭對手搶生意的時候往往會抬高價格以示自己的資產比別人值錢……還有一部分是靠“旁門左道”贏得解套的機會,也是在九十年代房地產低迷的時候,藉著之前積累下的名聲大搞桃色緋聞,後來藉機進入“娛樂圈”,使得“特朗普”的品牌知名度大增,反而成就了今天的三十億美元的商業帝國。可以說特朗普,是娛樂圈裡最成功的商人,是當前商界最成功的政客,是政客裡面最出色的“演員”。不過無論如何,看似毫無章法的特朗普還是“成功”了。如果商界和政界的模式一樣的話,特朗普將會更加“成功”,搞不好他還真的能讓美國“再次”偉大起來。

特朗普堅持認為自己也能用美國實力+自己的智慧+運氣+旁門左道贏得和全世界的經濟戰,所以他敢向全世界開打經濟戰也就不奇怪了。其中的美國實力,除了那句代表美軍實力的“美國的航母在哪裡之外”,當然也包括美國佔據了高端科技領域百分之七十的專利佔比,IBM公司穩居全球專利榜首,還有蘋果、谷歌、甲骨文、微軟、VERIZON等公司囊括了全球幾乎所有高科技軟硬件的核心技術,這些可以用來對全球大多數國家進行“技術制裁”;而美國佔據了全球四分之一的經濟總量,尤其是當歐盟和亞洲都對美國有貿易順差的時候,特朗普覺得全世界都“有求於並受益於”美國,當然就可以任性的開出各種關稅條件來逼迫對手就煩;同時美國擁有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全球性金融機構的主導權,外加標普、惠譽、穆迪等三大影響全球的信用評級機構,這些可以用來對別國進行金融制裁;美國股市的總市值佔到了全球股票總市值的30%,全世界哪個國家的跨過企業不想去美國上市?不想放棄去美國掙錢的國家都“應該”服軟。依託著科技、金融、貿易等方面的巨大優勢,特朗普當然信心滿滿。

當然,美國的GDP總量19.36萬億美元並不比歐盟14.3萬億美元和亞洲13萬億美元大多少。這個特朗普當然想過,所以現在特朗普通過和歐盟主席容克所達成的美歐自貿區意向,意圖阻隔亞洲和歐盟的聯合;為了分化歐盟,特朗普一邊冷遇英國同時打壓德國還不忘記拉攏法國,為了分化俄歐關係和俄亞關係,特朗普故意和俄羅斯走進,引發歐盟擔心被俄羅斯出賣,以及離間俄羅斯和亞洲的戰略聯盟。這就是特朗普的旁門左道。而特朗普的“運氣”則體現在,他始終相信歐盟內部、歐盟和亞洲之間、歐盟和俄羅斯之間、俄羅斯和亞洲之間的關係會被他一番巧手撥弄之後分崩離析。他的自信來自於他的商人思維——利益分歧會讓外部敵人一盤散沙,無法合力對抗美國。

但是他忘記了,從人類誕生私有財產的那天起,任何經濟體之間都有利益分歧,但是人類的歷史就是在分分合合中走過來的。有分歧不代表絕對不可能聯合——當然目前看,指望歐盟能和我們聯合是不現實的 ,歐盟和美國基於共同的價值觀和歷史上的“友誼”,很大程度上講他們會很快妥協。但是既然說到分歧,歐盟和美國就是因為利益分歧才導致現在的相互撕扯,在面對其他經濟體的態度上,尤其是作為全球經濟引擎的亞洲的態度上,歐盟也難以和美國保持一致。

今天的美國已經不是三十年前是美國,他的經濟總量增加了好幾倍,但是對手的經濟總量也長了更多倍。孫子兵法雲: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戰之,美國的經濟總量現在已經不是上世紀佔全球百分之七十的時候了,現在才四分之一,連“倍則戰之”的條件都不到,他如何能戰勝全球?金融和科技方面佔據較大優勢,但是對手會在壓力之下謀求更多的獨立發展道路,在更長遠的將來,美國失去霸主地位在所難免。而特朗普,正是開啟了美國衰落的人。

別看他數據4.1%,但是那是因為貿易戰的壓力倒逼進出口的突然增長,一旦增量被吃完,就等著看特朗普的不及格分數吧!


獨釣寒江


特朗普敢挑起全球貿易戰,是基於對美國的自信

美國在全球有兩大優勢,第一的軍事力量,美國大兵的軍事打擊能力不可置疑的。第二,金融體量和體系,美國人善於金融掠奪,以猶太人為代表,有幾大財團,如摩根等。

基於在這兩大優勢,我們都知道,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大英帝國的衰落,蘇聯的解體,逐漸演變為美國一家獨大,形成以美國為主導核心地位的全球秩序,包括金融秩序、貿易秩序,甚至是全球安全秩序的維護,美國就相當於世界的治安官。

那麼現在特朗普挑起全球貿易戰,就如治安官開始耍流氓,隨意誣陷別人造成他的損失,說是別人偷走了他的財富,認為他的貧窮和生意不好是因為別人搶了自己的生意,想要敲詐一筆,收到保護費。想讓自己的口袋富起來。整天開著那十來只破航母,四處耀武揚威,看誰家不爽就別人家門口兜個風,搞個演習,弄得別人一家子不得安寧,不得不遞個紅包保平安。

特朗普政府這個治安官,還喜歡欺負一些國家,進行制裁,然後趁機做空別國的股市、匯率、債市,導致一些國家股匯雙殺、股債雙殺。匯率一落千丈,貨幣貶值,那些美國華爾街財團空頭玩家們賺得盆滿缽滿,一些國家財富被洗劫一空,如中東的一些國家。

但是特朗普可能忘記了,流氓耍多了,信服力就要下降了。常說“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弄得別人受不了,只有起來反抗,那麼現有秩序就會被重新洗牌。特朗普流氓式的外交策略,如果重新洗牌後,還能掌權主導世界嗎?


老鱷魚觀天下


一、特朗普敢於對全世界發動貿易戰是基於美國強大的國家實力

1.美國是世界第一經濟強國。2017年,美國的GDP總量是19.36萬億美元,是第二名中國的1.6倍,是第三名日本的近4倍。美國在電子電器、光電、宇航、核能、生物製藥及尖端武器等領域,具有領先世界的優勢。美國有一大批高新技術公司,如亞馬遜、蘋果公司、谷歌、微軟、英特爾、Facebook、甲骨文、IBM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8月2日,蘋果公司市值突破10000億美元,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突破萬億美元的上市公司。2017年,印度尼西亞的GDP總量為10109.4億美元,排行世界第16位。美國一家公司的市值竟然與世界第16大經濟體的GDP總量不相上下,可見美國的經濟實力的強大。

2.美國強大的軍事實力。全世界一共有11艘核動力航母,其中10艘是美國的“尼米茲”級,只有法國擁有一艘“戴高樂”號核動力航母。除了10艘核動力航母以後,美國還擁有一艘更為先進的“福特級”航母。美軍還為11艘航母配備了4000多架艦載機,美國海軍幾乎能夠戰勝全世界其他國家海軍之和。2018年,美國的軍費為6920億美元,而世界第二軍事強國俄羅斯的軍費僅為472億美元。全世界有233個國家和地區,美國在150個國家和地區有600多個海外軍事基地,可謂將軍事存在遍佈在全球所有軍事要地!

3.美國強大的政治影響力。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美國通過“雅爾塔體系”、“佈雷頓森林體系”,取代了英國,成為了新的世界霸主。1991年,蘇聯解體以後,美國更是成為了世界唯一超級強國。美國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擁有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以色列、日本等數十個鐵桿盟友。經濟全球化三大組織,即WT0、世界銀行、國家貨幣與基金組織,都是美國人主導下成立的。

4.美國文化影響力異常強大。美國通過持續不斷地文化輸出,成功的將美國價值觀傳播到了世界各地。特別是美國電影的影響力巨大,《星球大戰》、《復仇者聯盟》、《美國隊長》、《鋼鐵俠》、《速度與激情》、《碟中諜》等等。

二、特朗普有可能“讓美國更加衰落”

特朗普的目標是“讓美國再次偉大”,因此,才會對全世界發動貿易戰。特朗普發動貿易戰的目的很明確:首先,威逼歐盟、日本等發達國家盟友與美國建立“超級自貿區”,建立新的國際貿易秩序,以取代現行的WTO;其後,特朗普就可以攜“超級自貿區”打壓新興大國等新興市場,消除美國的隱患。

不過,特朗普的策略堪稱“經濟冒險主義”,未必能夠如願以償。美國一向是通過科技與創新來實現“美國偉大”,如第42任美國總統通過發展互聯網,讓美國GDP年均經濟實現4%的增長。特朗普的作法簡直是捨本逐末,很難“讓美國再次偉大”,更可能“讓美國更快衰落”。

歡迎在評論區討論,特朗普任內,美國是會再次偉大還是更快衰落?


美國觀察室


如果警察掏出槍來,問你要錢會怎麼辦?特朗普就扮演了從“世界警察”到“黑幫老大”的角色轉變,這就是美國打貿易戰的資本:強大的經濟實力和主導著世界經濟貿易的規則。特朗普政府開打貿易戰是經過精心計算後和深思熟慮後的舉動,實際上在去年美國的民間智庫和官方機構就已經對貿易戰的各種可能後果做過測算,美國也肯定做好了各種應對預案。貿易戰就是貿易戰,主要和美國經濟實力和外交影響力有關,和軍事、文化實力等則完全扯不上邊。美國強大的經濟實力和外交實力在這裡我就不百度了,我認為,特朗普今年在全球範圍內發動貿易戰,除了兌現競選承諾外,還有以下兩點戰略判斷,但局勢有待觀察,而且也並未完全按照他的腳本在演:


主要經濟體在貿易戰中難以形成合力,美國可以分而治之

美國就像遊戲中的老怪,他的血最多,單挑的話可以拖死對手;如果被一直被“群毆”就是個死,但他的判斷是不會一直被“群毆”下去,可以分而治之,打個時間差。貿易戰中,像印度、土耳其、墨西哥、韓國這樣的小角色,美國大可忽略不計,因為難以打疼美國,無非是用針扎一下的痛感而已。特朗普真正關心的就是歐盟、日本和中國這三大經濟體的反應。特朗普的判斷是日本最容易屈服,歐盟內部可以分化,第二大經濟體先打一下再說。可是也出現了重大誤判:日本和歐盟居然訊速地達成了幾年都談不成的自由貿易協定。這點對美國的衝擊確實比較大,美國不得不立即和歐盟達成了停戰協定,但日本現在不跟你談。此外,還有兩點也出乎特朗普政府的意料,一是日本這條狗居然不聽話,先跳出來咬了自己一口,畢竟“廣場協議”的陰影在那裡,不過美國和日本貿易戰的規模不大,目前只有幾十億美元。二是第二大經濟體和第十大經濟體加拿大的堅決對抗態度,在第一輪都是等額報復,而且都有精準打擊,直接打共和黨的“票倉”。


貿易戰可以在中期選舉前結束,從中攫取的收益可以為共和黨選情加分

特朗普的商人思維帶到了貿易戰中,就是精於算計,喜歡漫天要價,但可以討價還價,不希望談崩了。根據世界銀行最新的測算,如果第二大經濟體對200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按25%徵收報復性關稅,將拉低美國GDP大約1.6個百分點,當然“殺敵八百、自損一千”。但是對於特朗普而言,如果在中期選舉前不能結束貿易戰的話,那麼第三季度的經濟數據會比較難看,即使不能拉低1.6個點,拉低0.8個點他也是受不了的,畢竟第二季度是4.1%,如果第三季度斷崖式的下降,那就將直接打擊共和黨的中期選舉選情,因為共和黨的“票倉”是貿易戰的重點打擊對象。而且必然激化他和國會的矛盾,國會不是通過了一項決議要求收回所謂的“關稅權”嗎?特朗普在貿易戰中也是邊打邊談,留著討價還價的餘地的。當歐盟威脅要對294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徵收報復性關稅的時候,他就只能坐下來和容克談。目前貿易的形勢是:美國和歐盟“停火”,主戰場轉移到了第二大經濟體,日本在旁邊觀戰,還有可能跳上來咬一口。特朗普希望能夠帶著貿易戰的成果去為中期選舉拉票,但戰端一開,什麼時候結束就不完全取決於美國了。


美國一直扮演著“世界警察”的角色,但突然換了一個“黑幫老大”的角色在演,只是他雖然有槍,但別人也有。而且當演出結束後他再換回“世界警察”的面具時,信譽已經沒有了。


雲霄飛翼


題主問的是美國打全球貿易戰的實力,那麼多人罵川普幹嘛?沒有全球實力後盾,借川普100個膽子,他也不會四處開炮狂轟濫炸。

想想如果你坐在川普的位置,在白宮裡隨便清點一下管理的資產,全部如下:

  • 有世界第一的海軍,世界第一的空軍,世界第一的陸軍,軍事基地遍佈藍星,想修理誰就修理誰,拳頭夠硬;

  • 有韓棒、腳盆雞、高盧雞、漢斯、約翰牛等小兄弟,而且這幫小兄弟還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而且彼此關係還夠鐵;

  • GDP全球第一不算啥,關鍵是全球都用美元結算,美聯儲在利息上稍微做做加減法,全球資本就跟著潮起潮落;

  • 擁有石油定價權、糧食定價權、全球匯率定價權;

臥槽,這實力,除了能越過星辰大海的外星人,你說還會怕誰?

打全球貿易戰?根本沒有的事,不過是重新組群而已。重新組群時,韓棒、腳盆雞、高盧雞、漢斯、約翰牛等小兄弟鐵心得很,一個都沒漏掉。

大把好牌在手,藍星不過就是一張牌桌而已。而且,在牌桌前,近百年來還沒有輸過,這裡討論敢不敢打,明顯多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