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6 e周行:互聯網金融仍然處於一種蓬勃發展的勢頭

互聯網金融作為普惠金融讓更多的人都能親身接觸到個人投資理財規劃,p2p網貸真正做到普惠金融是因為投資門檻低,收益高,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讓p2p網貸也大火了起來,合規監管下的P2P網貸讓很多非法高利貸損失了不少市場。p2p網貸的成長從默默無聞到聲明大振,互聯網金融到底帶來了些什麼呢?

P2P網貸在中國已經走過了11個春秋。這11年,P2P從一棵樹苗長成了茁壯大樹,茂盛的枝葉見證了它一路的輝煌,同時,斑駁的樹影也見證了它成長的繁雜與艱辛。

一方有資金需求,一方又資金閒置,把從未接觸過的雙方進行一個優勢上的互補,通過互聯網金融平臺進行完美對接,成為了中國最大的共享經濟,讓各種需求都能滿足,互利共贏。所以,P2P在不知不覺中也改變了我們生活的很多方面。

隨著中國互聯網的發展,互聯網金融已經成為當下8090後選擇的主要理財規劃途徑,隨著國家監管的持續發酵,互聯網金融也被推到了制高點。互聯網金融不斷出現問題讓人們開始對這個新興領域充滿了懷疑,如何讓金融行業的發展更加良性成為未來一段時間金融行業發展的主題。

互聯網理財主要包括P2P網絡借貸平臺,網絡眾籌,第三方支付平臺,網絡銀行,大數據金融等。其中最為熱門的當屬P2P網絡借貸,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網貸平臺已經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在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2015年,互聯網金融的作用與意義再次被多次提及。當時間來到2016年,“要規範發展互聯網金融”成為新的指導方向,互聯網金融正式開啟了“去風險”之路。此後,無論是2017的“高度警惕互聯網金融等累積風險”,還是2018年“健全互聯網金融監管體系”的提出,在印證了互聯網金融重要性的同時,也體現出國家對於互聯網金融規範發展的關切。

眾所周知,互聯網金融企業與傳統金融機構最大的不同就在於其風控體系的差異化,傳統金融機構應用的是較為傳統的原始評分方式,需要繁雜的流程,而互聯網金融企業因為採用了更為先進的金融科技方式才能夠進一步降低金融服務成本,從而提升金融服務的效率。這也恰恰是互聯網金融平臺服務中小微實體企業的優勢所在,而聚焦於服務中小微企業,聚焦於服務實體的互聯網金融也極有可能由此走上一條真正的快車道。

繼2016年人民銀行,證監會證,監會保監會等部委聯合發佈P2P網貸監管辦法以來,隨之2017年各地金融監管部門相序出臺地方性監管辦法。明確P2P網絡借貸只能做信息中介機構。加快了P2P的洗牌速度,去年年底網貸問題平臺達到的頂峰,未來發展個人認為去偽存真,淘汰或者良性退出的平臺會越來越多,而留下來的平臺會越做越強,總體控制在500到800家之間會是一個理想的範圍 。

2016年8月24日銀監會等部門正式發佈《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辦法》出臺後,銀監會會同相關部門分別於2016年底和2017年初,發佈了《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備案登記管理指引》、《網絡借貸資金存管業務指引》,隨後,2017年8月銀監會發布了《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信息披露指引》

網貸行業“1+3”制度框架基本搭建完成,初步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制度政策體系,進一步明確網貸行業規則,有效防範網貸風險,保護消費者權益,加快行業合規進程,實現網貸機構優勝劣汰。隨著監管的健全,P2P行業會越來越安全。

互聯網金融的春天並沒有過去,而是剛剛開始。因為,一個野蠻生長的環境遠不如一個規範發展的環境,在市場日益規範的今天,越是真正深耕於合規發展,落腳於實體經濟,鑽研於金融科技的企業,往往就越有生存的資本與動力。相信在監管下,互聯網金融會越來越健全。

互聯網金融的普惠金融服務讓很多投資者愛上了投資理財,讓個人投資理財規劃這種事情變成了人人可以參與的群眾活動,快速發展的互聯網金融將會成為最熱門的理財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