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3 河北寧晉:大北蘇村的民族英雄

上個月回故鄉寧晉的時候,泥坑酒業副總經理張豔輝女士贈我一本《寧晉金石志》,就是在這本史志上,看見了我老家大北蘇村英烈們的名字。

河北寧晉:大北蘇村的民族英雄

這本《寧晉金世志》第五編“革命烈士碑”的第290頁,《北近烈士碑亭》記載著:北近烈士亭是為紀念原七區英勇犧牲的49名抗戰烈士而建。該碑亭建於1945年11月,位於村東北角,1958年遷到村裡,1979年又遷到村西北角。

該烈士碑亭坐北朝南,高6米,座高0.5米,南北各有三級臺階。亭有六柱六角,飛簷上有鐮刀、斧頭。由四塊石碑對合而成的八稜烈士紀念碑立於亭中,碑文除序文外,刻有寧晉縣西部各村殉國戰士姓名、籍貫等。

河北寧晉:大北蘇村的民族英雄

在剛勁有力的“民族英雄”四個大字下,我看見了大北蘇村趙二江、劉水牛、劉修堂、高三孩、趙長在、張金科、劉拴子等七個英烈的名字。

其實,我的二姑家就是北近村的,因此,我小的時候,只要去了北近村,總愛去這個被當地成為烈士塔的亭子裡看看,很多時候,還會輕輕撫摸石碑上大北蘇村民族英雄的名字……

河北寧晉:大北蘇村的民族英雄

三年前,在網絡上遇見了同村博士、我的寫作啟蒙老師、小學班主任劉振民老師的兒子劉旭青,還仔細看了他整理的《大北蘇烈士英名錶》:

寧晉人民為解放事業、國家安寧和生命財產的安全,赴湯蹈火,前赴後繼。許許多多優秀兒女在抗日戰爭、抗美援朝、對越自衛反擊戰、搶險救災和社會主義建設中,獻出寶貴生命。其中,1737名被追認為“革命烈士”,大北蘇村有9人:

河北寧晉:大北蘇村的民族英雄

劉栓子,生於1922,寧晉縣大隊戰士,1938年犧牲在寧晉,安葬在寧晉大陸村;王金科,生於1923年,寧晉縣大隊戰士,1941年犧牲於河北趙縣,安葬於趙縣;張金科,生於1923年,寧晉縣大隊戰士,1941 年犧牲於趙縣,安葬於趙縣;趙二江,生於1918年,寧晉縣大隊戰士,1942 年犧牲於趙縣,安葬在大北蘇;劉水牛,生於1911年,趙縣縣大隊戰士, 1943年犧牲於趙縣,安葬於大北蘇;張群付,生於1929年,4縱10旅33團戰士,1944年犧牲於河北保定,安葬於保定;劉修堂,生於1922年,趙縣縣大隊戰士,1944年犧牲於趙縣,安葬於趙縣;趙長在,生於1920年,趙縣縣大隊戰士,1944年犧牲於趙縣,安葬於大北蘇;李二成,生於1918年,志願軍戰士,1950年犧牲於朝鮮,安葬於朝鮮。

河北寧晉:大北蘇村的民族英雄

北近烈士塔碑記上刻寫道:今日日寇已投降,抗戰已勝利,而我同胞得以享民主自由之幸福者,皆我軍政民抗戰烈士之所賜也。於是乎,刻石勒銘,以表其為國犧牲之壯烈光榮,以為後世者鑑。

故鄉大北蘇的英烈們永垂不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