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8 「稷山文苑」稷山胡根庆讲:汾河湾的捕捞者

读五柳汾士故事

品百味杂陈人生

——发刊制作:薛前发

「稷山文苑」稷山胡根庆讲:汾河湾的捕捞者

汾河湾的捕捞者

稷山 胡根庆

下迪村的第一居民组有些村民喜好在汾河里捕捞鱼鳖之类,一则修心养性,二则享享美味,一举两得岂不乐哉!美哉!

然而由于汾河水多年受一些工厂排污水质损害,不要说汾河里多年没有鱼虾鳖龟的踪影,就是用污染的汾水浇田,田里的庄稼苗则枯萎甚至毒死……

近几年,政府狠抓汾水治理,水质有所好转,加之每年汾水暴涨,上游水库时有鱼类冲到下游,黄河里亦有鱼虾之类逆流而上,游到汾水之中,因此,下迪第一居民组有些爱好捕捞者便又重操旧业,凑空闲时间到河岸边捕鱼捞虾……

捕捞者当中有我本家的堂兄堂侄,有我家世交的侄儿薛明发,有七十余岁的老友石根喜,有推拿高手王神仙王根锁,亦有七居民组的忘年交薛国栋。……

他们有时在汾河暴涨时,拿上捞兜带上鱼网,到河岸边一蹲就是几个小时,常常带着捞到的鱼鳖喜喜地回家,而后发到网上到处宣扬……

倘若汾河水不涨时,他们就在河水里放些鱼钩或鱼篓子,第二天凑空再到河边看有没有收获。

当然这些捕捞者不是一味地为享受河里的美味,有时兴致来了,免不了脱光衣服,跳到汾河里享受大自然赐给的温水澡。他们大都识水性,在水里玩起来游刃有余……

前年河水暴涨,冲走了柴村渡口的一只船,船老大急找到王神仙王根锁,王根锁当即跳进恶浪翻滚的汾水之中,顺水游了五里地后才追到船只,而后把船牢牢地拴在了河旁的一棵大杨树上。

嗣后,柴村渡口建起了一桥铁桥,王根锁等常到河边的捕捞者积极献爱心解囊捐款,成为汾南汾北两个村子联结的纽带,并结下了深厚情谊。

在这些捕捞着当中,亦有在河水中抢救过失水的少年儿童,人们称他们是汾河水中的保护神。他们的美谈在汾河南北各个村庄广为传颂……

前不久,我本家有一个堂侄叫胡建良的,在汾河中捕到一个大龟。到家一称重量,足足有十六斤多。他高兴地把发到网上,然后把大龟放在大瓮的水里,吸引的村邻们纷纷登门观看,看过之后,村人们咂嘴咂舌地说,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龟!

有的村民说,恐怕有几百年龟龄了。

看过龟之后,村民们便夸赞我堂侄运气好!不枉在河边守了一晌。

堂侄笑着说,咱是闲时玩哩!不想捞了个大龟。

一连几天,本村各居民组的村民时不时地有人观看大龟。堂侄想,就把它暂且留下来让大家都开开眼界,看看稀奇吧!

不料有一天,堂侄家里来了个陌生人,他在网上看到大龟后便寻上门来……

陌生人看过大龟,开口问道,这个大龟卖我算了!

堂侄说,能卖几个钱呢!不卖!叫人看哩!

那人说,我在县城开个大厂子,想摆在那里也是想让人们观看哩!

堂侄显得有些犹豫地说,那你能给多少钱呢?

那人说,我掏一千元买你的龟!

侄媳说,行!卖了!

堂侄仍恋恋不舍地说,我实在有些舍不得卖。

那人又说,再加二百元,这总行了吧!

最后两人终于以一千二百元成交。

大龟高价钱一经卖出去,人们羡慕地又到处传开了……

如今,汾河岸边仍有一伙捕捞者,他们不计收获多少,只图个爱好兴趣,屡屡和亲朋好友享受着汾河中的美味,屡屡陶醉在汾河岸边大自然地美景之中……

2018年6月15日下午写就于村邻娱乐场旁

「稷山文苑」稷山胡根庆讲:汾河湾的捕捞者

稷山文苑

「稷山文苑」稷山胡根庆讲:汾河湾的捕捞者

胡根庆,自号五柳汾士,山西稷山人氏。在杏坛躬耕四十四春,遂返桑梓,栖身陋室舞文弄墨,不求名利,自娱自乐。学陶潜,荷锄田园菜畦,不问收获,惟求物我两忘也。曾于八十年代在《河东文学》发表万余字的中短篇小说《野寡妇》《天边有一片晚霞》等作品。在《山西农民报》《运城日报》《枣花报》等报纸作品均有刋登。曾在《电力杯》大赛中小说《烟囱王失业记》荣获一等奖,小说散文诗歌在各网络平台已发表数百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