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3 「稷山文苑」淘气的弟弟

淘气本是儿童的天性!为了安全,是否该给他们系上一套套的枷锁?

《 淘气的弟弟》

——发刊制作:薛前发

「稷山文苑」淘气的弟弟/梁吉发

淘气的弟弟

稷山 梁吉发

我的弟弟从小就聪明伶俐又淘气,令人喜欢令人气。他的趣事傻事危险事,说起来就有一大串。

刮舌头

有一天,他拿着镜子玩,张开嘴一看,只见自己舌头上刺刺麻麻,一点儿也不光谓。他就把舌头吐出来,找了根细线,把线横放在舌头上,用手抓住线的两头直往舌头尖上刮。刮了几遍,他又用镜子一照,舌头仍不光滑,就又继续前面的动作了。人的舌头本来就是这样子的,怎么能刮光滑呢?到了吃饭的时候,他的舌头痛得不能吃。你看他淘气不?

吃米花

我们小时候,家里很穷,买不起糖果,也没有什么好吃的,往往找爆米花的,拿上些玉米粒让人家给爆上一锅或两锅玉米粒花子。一次,他给衣袋里装了些玉米粒花子,只顾抓几粒就往嘴里放的嚼食。他看也不看,吃得很香,忘了衣袋下面还有装的炸弹。炸弹就是用纸包的炸药搅碎石子,像现在的胶囊药丸似的大小,拿起来往地上一摔就发出“叭"的声音,这是孩子们喜欢玩的一种东西。这次,他抓了几粒米花和一颗炸弹就放到了嘴里刚一嚼炸弹就响了。幸亏炸弹威力小,对嘴没造成什么大的损伤,但对他和我们都吓了一大跳。你看危险不?

吃炒饭

在60年代初,我国遭受了特大的自然灾害,又加之苏修强加给我们的一些困难,我国人民生活苦不堪言。人们连玉米面也吃不饱,整日以野菜充饥,啃树皮吃草根,吃顿白面面条是多么奢侈的事啊!那年冬天的一个晚上,不知为什么家里竟然做了半锅白菜炒撅片(面皮),全是用白面做的,馋的人直流口水。刚从锅里舀出一碗饭,弟弟就凑上前去看,一不小心把放在炕与锅台相隔的墙头上的煤油灯给撞到了锅里。由于煤油气味太大不能吃了,让全家十几口子人空喜欢了一场。

在那年月,人们怎舍得把饭给倒掉呢?第二天,妈妈把撅片(面片)用凉水涮了好几遍,然后烙成煊子(大饼),煤油气味仍然很大,使人难以下咽。你看气人不?

下台阶

那时,我家住的是下梯土窑洞,窑底比院子低半人多高。人从院子里走到窑里要连续下六、七个台阶。一次,我家管老师饭。老师在学生家吃派饭,一个学生家里管一天,轮流交转。我爸和老师坐在窑里的小桌上正吃饭,弟弟回来了。不知怎的,他走窑里下台阶时却把一只鞋挑了起来。鞋不偏不倚正好落到了老师的碗里,米汤溅了老师一脸。幸亏米汤不烫,用毛巾擦了擦就好了。他打搅了老师和家长吃饭的好心情。这情景,你看尴尬不?

挖薯窖

集体大生产那年月,粮食不够吃。生产队除了在大块地里栽红薯外,还在种棉花的地埝上也栽了红薯,每人每年要分几百斤红薯。四斤红薯折合一斤粮食。红薯就是口粮啊!为了储藏红薯,我村家家户户都有红薯窖。我们在自家院子里也挖了个红薯窖。红薯窖基本完成,窖同子已挖好,窖下面放红薯的窑也挖了一部分。那天,我在窖上面用一个铁桶,把一个钩子栓在一条绳子的一头,然后挂在桶鋬上往下放,弟弟在下面用锨往桶里装土。他装满土后吆喝一声“好了"我就往上吊,把土倒了后又往下放。过了一会儿,他与我约定,土装满后就学猫儿“喵儿”叫一声,我就可以往上吊桶了。一次,他学猫儿叫了,我就急忙往上吊桶,刚吊了一半儿的地方,只听“嗵”的一声桶掉下去了,也听到弟弟“啊"的一声尖叫,我吓懵了。脑子里想象着弟弟头破脑裂血溅四方或腰脊断裂下肢瘫痪的各种残景。我怀着极度恐惧的心情顺着窖同子,踩着脚窝高一脚低一脚下到窖底。弟弟藏在下面的窑里。刚下去,光线暗看不清,我先摸弟弟的头好好的,再摸他的腰也没大事,我心里悬着的那块石头才落了地。一问才知道,桶还没挂好,他就学猫儿叫了,我就开始吊了。他刚进窖口,桶就掉下来了,顺着他的脊背溜了下去。仔细一看,脊背只是蹭破了一点儿皮,使人虚惊一场。你看吓人不?

弟弟长大后,待人诚恳大度,对工作积极热情,肯动脑筋肯出力,事业做得风生水起。但他童年的趣事傻事危险事说起来就是一大串,今天说得只是一小串,令人欢乐令人惊!在大讲安全教育的今天,我们从中应该接受哪些教训,不是也值得一提吗?

「稷山文苑」淘气的弟弟/梁吉发

梁吉发

1947年生于稷山县武城村,退休教师,在任教期间致力于作文教学 ,所辅导学生作文在全国各种报刊杂志公开发表160多篇,有时,自己也写点儿小文章,聊以自慰,很少见光,虽难成正果,但聊胜于无。座右铭是:有志的人,时时在反省自己;无志的人,处处在抱怨别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