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今年小麥行情上漲,為什麼有的種植戶還賠錢呢?

三農一姐


編者的老家二等小麥價:2420元/噸,一等小麥價2530元/噸,摺合售價1.21元/斤以上。部分地區新麥上市時收購價才1.1--1.175元/斤,而當前已經漲價至1.2元,上漲行情凸顯。



漲價歸漲價,但是賠錢的農戶確大有人在,為啥呢?

1、小麥的種植面積,產量有影響。有數據顯示,小麥的產量減少。小麥種植的成本遠遠低於小麥產量6、收益的增長幅度,說明了種植小麥的收益並不高。


2、種植小麥所需的化肥,機械作業費,農藥,澆水,管理養護等成本升高。這個成本中,化肥的漲價幅度大,進一步影響了農戶種植小麥的收益。

大約收割費70元/畝,播種60組元/畝,化肥及尿素250-300元/畝,麥種35元--50元/畝,汽油機澆水100元以上,摺合種植一畝地需要投入600元以上(不含人工費用)。


3、今年入春以後低溫太低,而且春季有各類氣溫,大風襲擊,小麥的產量比往年減產。我村裡的小麥種植農戶,多數小麥的畝產量減少20%,也就是說少豐收了150--200斤,摺合收入就是少賺200元。


小希時間


鍾情三農以為,出現這種原因還是今年全國小麥普遍產量下滑的太明顯,但是小麥價格上漲的程度又比較有限,簡單來說就是在這一增一減之間,農民減產的總量遠比增加的收入要高,種植戶賠錢也是無奈之舉。

你這個問題問的讓大家覺得你肯定不是一個農民或者沒有親身經歷過糧食生產過程!今年的小麥市場價格較去年整體有所提高確實不假,但是小麥的種植收益較去年有明顯的下降也是事實!

據筆者瞭解,目前的全國各大產區的小麥市場平均價格也沒用到1.2元每斤,雖然部分優質新麥價格接近歷史最高位,但是一些等外麥和普麥的價格並沒有很多人預期中的那麼高。

2018年,全國小麥產量大減!

經常看我問答或者文章的朋友都應該知道,早在4月份,筆者就發不過預測,今年的小麥產量將承受較大的壓力,因為當月的那一場氣象災害對小麥後期產量還是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不過整體不大,畢竟當時受災的區域並不算多。

但是5月中旬前後的那場大範圍連續陰雨天氣算是徹底讓筆者喪失了對今年新麥產量的信心。5月下旬我就斷定,今年全國小麥總產量將會出現明顯的減少,果不其然,等到5月底的南部麥區陸續開鐮收割的時候,事實印證了我的預判。

從湖北、河南、江蘇、安徽和山東這全國主要小麥產區反饋的信息顯示,業內普遍預測,今年我國小麥的整體減產幅度將在30%左右,也就說今年我國小麥總產量或許還沒有到1億噸,而且質量堪憂!

產量大降,價格小漲,小麥種植收益驟降20%以上!

換一個直觀點的說法就是,今年的小麥平均畝產減產了百分之30,但是小麥的市場價格只上漲的百分之10,這樣一計算的話,整體收益不及往年,種植戶不賺錢甚至賠錢也就不難理解了。

今年的小麥種植收入較去年來比,具體數據如下:

(1-30%)乘以(1+10%)=77%。

也就說今年的小麥整體效益不及去年的8成,降幅超過了20%,在農藥、化肥、農機投入等成本大幅度上漲的前提下,即便是不考慮人工成本,農民種麥收益驟降甚至賠錢也符合事實。

筆者不得不說,今年真是一個災年!


鍾情三農


我家種植的十畝小麥,往年收成好的時候能打近萬斤的糧食,今年才打了5600斤。離我家不遠的一個地方,土壤較貧瘠,有人十二畝小麥才打了3600斤,就算現在糧食價格高一些,但是還是賠錢嚴重。

種地真的很難!就按照小麥來說,一畝地小麥需要種子50元,肥料110元,播種25元,耕地50元,澆水油錢35元,打藥30元,收割50元,不算人工的話總成本下來需要350元,如果租地,一畝地需要200-500元,光種地成本都需要550-850元。今年小麥由於受到清明節倒春寒和收穫前連續陰雨的影響普遍減產,按照我家的小麥平均一畝地能打560斤,一斤小麥1.2元計算,一畝地收入670元,減去成本(算上200元租地成本)一畝地最高收入130元,種一年小麥,還不如出去打一天臨時工呢!如果小麥地租金過高或者收成低於500斤,基本上是處於賠錢的情況。

如今農民真不好做,永遠處於兩難的境地。現在基本上還是處於靠天吃飯的狀況,一旦發生自然災害如干旱,水澇等,往往沒有好的辦法。糧食,水果減產或者絕收,雖然價格上去了,但產量下降嚴重,賠錢。

相反的是,如果風調雨順,糧食,水果,蔬菜等獲得了大豐收,理論上應該能獲得不錯的收益的,可是又會造成供大於求的情況,市場上價格又上不去,賣不上好價錢,嚴重的造成滯銷,總的來說還是賠錢。


鄉間一抹陽光


今年小麥行情上漲,為什麼有的種植戶還賠錢呢?



今年小麥價格出人意料的大幅度上漲,行情極好,國家最低保護價收購小麥1.15元/斤的機制沒有啟動,一般普通小麥國標三等以上收購價格基本在1.2元/斤左右,而優質一等小麥價格已經達到1.4元/斤!看一下新疆最近六月份小麥收購價格:

在這麼好的小麥行情上漲迅速的情況下,為什麼還會有的農民種植小麥虧本呢?出現了農民惜賣小麥現象,導致國家停止託市收購呢?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清明前後小麥拔節、抽穗期間,出現了“倒春寒”,長期低溫造成的小麥減產。目前估算全國減產近3500萬噸。造成每畝小麥減產20%~40%!一畝地減產400~500斤,也就是每畝少收入600元左右,一畝地產500斤小麥,毛收入600元,而不減產每畝地毛收入1000元左右,除去成本,今年小麥的確賠本。

二、收穫期間多地出現了陰雨連綿不絕的天氣,比如湖南、山東西部、河南南部部分小麥主產區,耽誤了小麥的收割,導致小麥發芽或者黴變,成為末等小麥,價格在五毛錢一斤左右,農民能不賠本嗎?



三、一些農戶種植新品種小麥,因自然災害造成了不能抽穗,也就是絕產,這樣本錢也收不回來了。

四、由於灌漿期間,天氣陰雨連綿,部分地區赤黴病大面積發生,這也造成小麥減產,種麥子賠本是肯定的。

總之,今年小麥行情不錯,價格上漲平穩,但由於自然災害導致一些農民種植麥子賠本,農民靠天吃飯不容易,天災人禍,躲也躲不掉,苦了農民了!


宗元三農堂


小麥行情漲,不是每個地方的農民都能賣上漲過之後的價格啊!而且,農民種糧賠錢,也不能單純的算個從一塊漲到1.2元就完了啊!

有的農民朋友可能看不下去給題主算個細賬,我覺得沒那必要。籠統算一下他就知道怎麼回事了。



一、現在漲到每斤1.2元的地區,本身就是傳統的小麥高價區,比如河北山東和豫北等,這個價格比著往年同期也差不了多少,但是今年這些地區減產了啊,而且很多地方減產的幅度還比較大。往年畝產1000斤靠上,賣到1.20元或者1.18元的調整之前的託市收購底價,收益還多少是有的,今年呢,畝產700/800斤都算差不多的,算算少賣了了多少錢!!!



二、南部麥區還沒漲到1.2元呢,品質好的基本上在1.15元/斤的託市收購價以上,品質不好的芽麥或超標小麥還在7毛多、8毛多一斤,而且這部分超標小麥還不少,再加上同樣也減產了,怎麼可能不賠錢啊!!!

三、再去了解一下這兩年因為環保的問題,化肥漲價,農藥漲價,再加上柴油也漲,人工費更貴,看看今年的收成,市場的價格,農民談何掙錢啊!!!



當然,還有在低價格的時候就把糧食賣了的農民,更是賠的多,那也是因為耽誤不起工夫,趁著回家夏收趕緊賣了,不如早出去兩天打工,也好挽回點損失。

不說了,說多了都是淚,看看我老家那幾畝收成,愁的不行,留著磨面吧。


糧小咖


提出這個問題的人不是農民吧,或者根本就不知道今年的農民有多麼艱難!

實事求是的說,今年全國各大小麥產區幾乎全部是減產明顯,而且小麥的質量還大不及往年,在這樣小麥產量和質量都不如以往的前提下,即便是小麥價格小幅度的有所提高,那又怎樣?依舊阻擋不了農民種糧收益的降低甚至是賠錢的發生。

2018年災害連連,全國小麥減產明顯!

今年對於小麥生產來說,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災年,因為在4月份和5月份的分別出現的兩場氣象災害讓今年小麥再度豐收的希望徹底打破,全國小麥減產已經是定局!至於說減產總量達到多少,減產幅度具體為何,目前官方尚未有明確的答覆,但是從各專業機構通過一線調研得出的數據顯示,今年全國小麥減產幅度超出往年,今年小麥產量或許為近年來最低值。

有機構聲稱,今年我國六大小麥主產區中,湖北、河南、安徽、江蘇和山東小麥總產量可以說是減產明顯,而河北省受災面積不大,小麥總產量受影響較小,減產幅度較以上五個地區較小一些。


此外,我國的山西,陝西,甘肅部分地區由於受氣象災害影響不大,今年的小麥產量和質量和往年差別不大,成為了今年新麥市場上的驚喜。

小麥上漲幅度有限,農民收益不及往年!

誠然,今年全國小麥平均價格確實較去年有所上漲,雖然今年的小麥託市收購價格標準還比去年同期低了0.03元每斤,但是由於市場對於今年新麥產量下滑明顯的擔憂,目前市場購銷的主題多為企業和糧販子,收儲庫點要想以臨儲價格標準來收糧難度很大。

但是呢,實際上來看,今年的小麥市場價格漲幅並不算大,較去年同期上漲的幅度不足10%,但是要知道,今年我國部分地區的小麥產量下降可是要遠超10%的!

我們都會做算術題,小麥的產量下降了那麼多,而小麥價格上漲卻很小,這樣一來,如果收益還能比往年高的話,我們的數學老師恐怕真的要吐血了。


糧油市場報


今年的小麥可謂是天公不作美,先是倒春寒,再是乾旱,到了快收割的時候卻又來暴雨。小麥收購價,開鐮價八九毛一斤,高一點的一塊多錢一斤。現在雖然漲到一塊二左右,很多人都提早賣了。農民種地不容易啊。

1、小麥種植的成本

我們按一畝(667平方米),算算一下小麥的成本。耕地(旋耕)60元,種子55元,播種30元,化肥100元,農藥30元,灌溉30元,小麥收割100元。1畝小麥的種植成本達到405元,這只是的農資成本,還不包括人工和土地的租金。現在便宜的一畝地的地租也要500塊錢左右,有些地方的地租達到1000塊,按最低地租500塊一畝,一畝地的成本達到905元,這還不包括人工費用。按照1.15元/斤收購價,需要畝產787斤才能保本,還不包括自己的人工費。

2、今年小麥的產量又如何呢?

小麥主產區,先有倒春寒,再到後來的連續乾旱,到了揚花抽穗期連續陰雨天氣,今年的小麥紋枯病等病害比較嚴重,快到小麥收割的時候,部分地區又是連續陰雨,很多成熟的小麥倒在地裡被雨水浸泡都發芽了。今年的小麥平均畝產在七八百斤左右,正常小麥畝產量是1000斤左右,天氣原因造成很多小麥品質都比較差,很多小麥發芽了都低價處理每斤只賣三四毛錢。也正因為今年的小麥品質相對較差,開鐮價均價9毛多,有些地方七八毛,高的也才一塊,低於最低收購價。由於很多農民怕繼續下跌,女人都早早的把小麥賣完了,小麥價格上漲之後卻沒有小麥賣了。小麥減產,品質較差,賣的太早,都是今年小麥賠錢的原因。

今天你的小麥賣了好價錢了嗎?今年的小麥賺到錢了嗎?歡迎在下方留言,說說你的小麥銷售情況。

歡迎關注【昕瑞生態】,專注解答三農問題。

昕瑞生態


其實,問題的答案是顯而易見的。雖然今年的小麥行情是上漲了,有些飛去已經突破了一塊二一斤了,但是為什麼會上漲?這個就是問題是關鍵所在。

今年全國多個地區的小麥都因為氣候和其他方面的原因,出現了很嚴重的減產。老話說,物以稀為貴,正是由於市場上的小麥不多,所以價格才上調了。但是由於減產太嚴重了,這小幅度的上漲並沒有給種植戶帶來太多的利潤。

而且因為氣候和其他方面的原因所致,今年的很多小麥種植戶的成本也要比往年多,還有就是各種花費、肥料、農藥也在漲價。所以,總結起來就是種植的成本提高了不少,而產量卻減產很多,這樣也就導致了一些種植戶賠錢的情況啦!


農夫也瘋狂


農民賠錢這事是由多方面造成的,1化肥農藥價格偏高,2柴油汽油,3收割耕地播種澆地4工人工資5收糧食的。這幾個環節的錢都是從農民種的糧食裡出,還有就是今年糧食大減產也是一個方面,作為一個農民來說種地真的不如打工合適。


拼命努力賺錢


種植戶種植小麥的利潤大小主要由種植成本和小麥產量還有小麥價格來決定。

今年小麥種植區多災多難,小麥大幅減產是不爭的事實,一畝小麥減產300~400斤相當於一畝地少掙300~400塊錢。對於農民來說一畝小麥的利潤大概就在300~400塊錢之間,有些地方甚至減產更嚴重,種植小麥的利潤已經到了冰點。

今年小麥價格從一塊以下漲到1.2,我覺得這是小麥的正常價格,全國範圍內的物價上漲,幾毛錢一斤的小麥已經不符合市場行情(部分劣質發芽小麥除外),1.2的價格在小麥收割結束,小麥收購工作進入尾聲的前提下僅僅比最低收購價高出5分錢,目前農戶手裡的小麥基本售完,1.2的價格只是收購商在小麥緊缺的情況下適當的抬價而已。總體來看小麥價格沒有大幅上漲,而且大部分農民手裡已經沒有小麥了,1.2的價格對於他們來說只能是遙不可及。



在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帶來的一系列物價上漲越來越明顯,農資、化肥、種子價格都有上漲農戶的種植成本也在上漲,在小麥減產,價格變動不大的情況下農民虧本成為定局。


今年小麥的受災對農民的打擊很大,在糧食價格不能飛漲的背景下這極大的傷害了種糧農民的心,希望下半年小麥能有一個好收成,讓我們為下半年小麥的風調雨順祈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