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1 培養孩子獨立性,從整理物品開始

每次有朋友帶著孩子來我家玩,都會驚歎一句:“哇,你家好乾淨,好整齊啊!”

對於其他方面的稱讚,我習慣性回答說:“哪裡哪裡,過獎了。”,但是對於誇我家整齊乾淨的,一般都照單全收,因為在這方面我確實很有自信,儘管我家有一個頑皮的四歲娃,但屋子裡從來不會亂糟糟,保持整潔是我一貫以來的做法。

每次有朋友問我:“你是怎麼做到的?”我總是會想起六七歲的時候,媽媽對我說過的那句話。

媽媽說:“哪裡拿的東西放回哪裡去,你的房間就會永遠保持整潔。”

隨著年歲增長,這句話早已深入到我的骨髓中,就像呼吸一樣自然,以至於我都忘了“整理”這件事情,原來有很深的學問,還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直到我最近看了一本書,是《忍住!別插手!讓孩子獨立的自我管理課》系列叢書中的第2本,書名叫作《整理好身邊的物品》,終於豁然開朗——原來整理物品能力和一個人的獨立性有著緊密的聯繫,整理身邊的物品與整理大腦中的信息,有異曲同工之妙,它鍛鍊的是人們分類、歸納、思考、糾正、調整的能力,當孩子能夠獨立收拾整理自己的物品,說明她可以獨立思考和靈活應對生活中的問題,是對自己“空間”和“生活”的一種負責。

培養孩子獨立性,從整理物品開始

封面

《整理好身邊的物品》是育兒類書籍,主要是幫助父母教會孩子整理物品的方法,從而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然而,我們都不要忘記了,父母本身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言傳身教才是最好的教育方法,如果自己都不懂得如何整理物品,自己的房間都亂糟糟的,那麼如何能說服孩子保持整潔呢?

還好,這本書很厲害,書中內容不但適合孩子學習,同樣也適合成年人。整本書文字不多,總共只有130多頁,插圖非常豐富,用了許多可愛的小漫畫來傳授各種收納小技巧,這些技巧既容易掌握,又非常接地氣。更厲害的是,這本書不但涵蓋了整理歸納的內容,還介紹了許多親子溝通的小竅門,再也不怕家裡的小搗蛋跟你對著幹了。

作者高取志津香,是一位日本作家,現任神奈川縣兒童教育支援委員會委員,致力於兒童的培育和教育工作,她宣揚“訓練孩子的自立性”的理念,在各地舉辦了多場演講。

與其說,這本書教孩子整理物品,不如說是教父母們和孩子一同學習如何規劃自己的人生。孩子在養成收拾整理好習慣的同時,獨立性會與日俱增,而父母在這個過程中,也能更深入的瞭解孩子,收穫親子之間的溫馨與樂趣。


首先,務必充分理解孩子。

很多朋友都跟我抱怨,說自從家裡有了小孩子,就一亂不可收拾了,但是實際上,只要你能及時做到“哪裡拿的東西放回哪裡去”,亂是不可能的。

但是,比起自己收拾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學會收拾,養成保持整潔的好習慣。太小的孩子不必強求,但是三歲以後,就應該試著放手讓孩子自己收拾整理身邊物品,一步一步引導孩子對自己的事情負責,培養獨立性。

學會整理自己的物品,是孩子學會獨立的第一步。

“喜歡火車的孩子,不管什麼時候,玩具軌道都想攤開放著。吃飯的時候,看電視的時候,都想去玩那個火車。喜歡英雄的孩子,不管什麼時候,都想一眼就能看到他敬仰的英雄和憎惡的怪獸。”

我們應該理解,很多孩子喜歡亂七八糟的環境,是因為被喜歡的東西包圍著有幸福的感覺。問問我們自己,是不是也有過類似的心情呢?只有充分理解了孩子的想法,才能有針對性地找到改變他們的好辦法。

萬事開頭難,培養一項好習慣從來不是簡單的事情,尤其對於年齡小的孩子來說,父母應該有更多的包容,但是這個包容絕不等於“替他做”,而是要耐心“引導他做”。

比如,我的孩子喜歡摺紙,而且喜歡把她的“作品”擺在家裡的各個角落,雖然在我們大人眼裡,那些“作品”充滿了笨拙和粗糙,會讓家裡顯得有點凌亂,但我理解那是孩子的驕傲。於是,我專門清理出一個有透明玻璃門的小櫥櫃,告訴她:“這個櫃子就是你的摺紙展覽中心”,約定從此所有的摺紙全部要放在這個櫥櫃裡進行展覽,要是散落在其他地方就會在大掃除時被清理掉!我的孩子高興的同意了,這個櫥櫃也成為了她的收納空間,整齊的擺放著她的各種手工作品。

只要我們試著去理解孩子“亂”的原因,同時理解收拾的困難,就一定能想到讓孩子樂於收拾整理的辦法,相信理解萬歲。


其次,學會分類。

獨立性是逐漸培養起來的,整理物品的習慣也是逐漸形成的,所以開始的時候,父母務必要跟孩子一起整理。包括分類的方法、收納的道具、物品擺放的位置、處理不要的物品等,這些都需要父母參與進來,有時候提供指導,有時候提供幫助,有時候給予鼓勵。

分類的方法有很多,不必拘泥於一種方法。可以按照類別分,也可以按顏色分,或者按用途分。不同年齡段的小朋友,分類的模式也會不一樣,並沒有統一的標準,關鍵是這種分類方法符合自己的使用習慣。

培養孩子獨立性,從整理物品開始

分類也要考慮到存取的方便性。比如,小花最喜歡各種毛絨玩偶,那就把所有玩偶放在同一個籃筐裡,然後放在顯眼的、容易取放的位置,不要放在小花夠不著的地方。這樣不但把類分好了,小花也更容易做到“哪裡拿的東西放回哪裡去”。

分類的時候,要先思考,自己在大腦中得先形成一個“分類圖”,對於年幼的孩子,可以用語言引導他們說出自己的分類方法,堅持鍛鍊,從身邊點點滴滴做起,孩子的整理歸納能力就會得到明顯的提高。

正如書中所說“善於整理的人,其實就是善於分類的人,這樣的人,能夠清楚地知道自己到底擁有什麼,哪些東西是重要的,能夠把相關聯的東西聯繫到一起。”

《整理好身邊的物品》這本書裡分享了許多分類的訓練方法,可以讓收拾這件苦差事變得生動有趣。

比如,可以利用平日裡收到的各種傳單,來一次“宣傳單上的分類遊戲”,孩子一定會很喜歡。

培養孩子獨立性,從整理物品開始

比如,可以用列表的方法,啟發孩子找到分類的規律!

培養孩子獨立性,從整理物品開始

書中介紹了許多分類的技巧,都很實用,值得我們在實際生活中借鑑。


再次,存放物品的位置要方便孩子。

我們應該打造一個方便孩子收拾的環境,只有方便,才能讓孩子把收拾的習慣更好的堅持下去。

比如,購買各種適合存放不同物品的收納盒、收納箱和櫃子。

書本放到書架上,積木放到盒子裡,彩筆放到袋子裡,毛絨玩偶放到櫃子裡……為不同的物品提供適合的收納用具,最好是可以一目瞭然的。比如玻璃門的櫃子,透明可視的盒子,這樣孩子才能一眼看到想要找的物品,而不會因為翻箱倒櫃找東西的時候,又把房間弄得一團糟。

比如,存放孩子物品的位置要固定下來。

家裡應該區分好私人空間和公共空間,和孩子約定好不同空間的功能。比如玩具只能在房間裡玩,而不能拿到餐桌上。讓孩子對自己的房間有歸屬感,把房間的“管理權”下放給他,讓孩子按照自己的習慣,安排各種物品的擺放位置,並在日常中保持整潔。

根據家庭的作息規律,每天固定一次或幾次的“收拾時間”,比如吃飯前或者晚上洗澡前等。孩子表現好的時候,父母應該給予表揚和獎勵,鼓勵孩子繼續保持下去。

又比如,在收拾整理物品之前,充分聽取孩子的意見,看看他如何安排自己的物品。

培養孩子獨立性,從整理物品開始

要讓孩子真正明白,每天收拾整理自己的物品,不是父母的責任,而是他自己的事情。發揮孩子的積極性,父母從中提供幫助,比如採購收納用品、提出建議、一起收拾等等。

總之,物品的整理、擺放,要以方便孩子使用為原則,引導他們自己做好安排。


最後,及時捨棄是保持整潔的秘訣。

不管你多麼會收拾,如果家裡的物品越來越多,又不及時處理的話,就會越來越亂。

學會處理不再需要的東西,是一種能力。日本作家山下英子寫過一本很火的書,叫《斷舍離》,裡面就講到了這種捨棄無用物品的能力。

教會孩子辨別什麼物品是不再需要的,在捨棄的過程中,不要冷漠無情地直接扔掉,而應該教導孩子心懷感激,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或者提供更好的處理舊物的建議。比如放到跳蚤市場上售賣,或者捐贈給需要的人,讓孩子知道怎樣繼續發揮這些東西的價值。

“有了之前和自己的東西分別的經驗,下次再買入新東西的時候,就會認真思考這個東西的必要性。”

淘汰舊物的過程,也是教會孩子與舊物告別的機會,在無形中能教會孩子更懂得珍惜。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加強溝通。

有時候,不是孩子不願意收拾整理,而是父母缺乏溝通的技巧。

比如有些父母喜歡一邊收拾一邊抱怨,說“怎麼又亂七八糟的”、“說幾遍你才聽得懂啊”之類的話,或者在孩子學習收拾整理的過程中,缺乏耐心,總是指責他們做得不夠好。

這些做法會嚴重打擊孩子脆弱的自尊心,也會澆滅他們想要好好收拾整理的決心。

正如《整理好身邊的物品》所建議的,對孩子要耐心,但是不要嘮嘮叨叨,教孩子收拾的時候,要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意思;不要想當然以為孩子聽得懂,應該多徵求孩子的意見;多用正面積極的措辭,不要吝嗇鼓勵和表揚;也可以把收拾整理當成一項遊戲或比賽,誰完成了就有獎勵,讓枯燥的整理變成好玩的事情。

書中每一章後面都有親子溝通的情景設置,每一小節也有“父母千萬不能這麼說”和“父母可以這樣說”的小提示,非常貼心,也非常實用。

培養孩子獨立性,從整理物品開始

培養孩子獨立性,從整理物品開始


在我讀完《整理好身邊的物品》後的第一個週末,我和女兒來了一場“收拾整理大作戰”。在那之前,我已經一週沒有幫她收拾玩具了,她的收納架子上擺滿了各種物品:彩色筆、書、積木、娃娃、畫畫板……對於我來說已經到了忍耐的極限,但是我知道,孩子已經4歲半了,應該開始學著自己整理自己的東西了,所以,我忍住了。

週末的時候,我要求她務必把東西收拾好,她嘟著嘴不太願意,我想起了書中的建議,於是說:“我們一起來收拾,收拾完了獎勵貼紙哦!”話音剛落,小妞就跑了過來。

我們一起收拾的混成中,小妞遇到很多問題,比如:“這個應該放哪裡?”、“那個我經常要玩的,不要放下面好嗎?”,我根據實際情況給出了建議,儘量滿足她的使用習慣,結果,小妞比我意料中更快地完成了收拾,我們家的收納架又整整齊齊啦!

收拾整理結束後,我獎勵了她三張冰雪奇緣的貼紙,她高興極了,說下次還要自己整理物品。

看著孩子的笑臉,我很欣慰,也堅信,培養獨立性,整理物品是最好的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