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4 “句蒲兄弟”手挽手 齊心協力並肩走——來自我市對口支援陝西蒲城縣的報道

蒲城——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個國家授時中心,每次響起的北京時間從這裡發出。2016年6月,句容開啟了與蒲城結對幫扶,兩年來,“句蒲兄弟”手挽手,互助路上並肩走,兩地雖隔千里之遙,但兩地在扶持互助中結下了兄弟般的情誼,合作成果遍及蒲城城鄉大地。

兩地規劃“路線圖”,扶持合作結碩果

自從兩地結對後,兩地政府就把對方視為“好兄弟”和“親戚”,兩地主要領導頻繁互訪走動,為扶持協作把脈定向,共商協作大計,共同製出切合實際的扶持合作“路線圖”,為有效開展各項工作奠定了基礎,提供了保障。在前不久兩地協作第三次聯席會議上,兩地的主要領導開場白都用“兄弟”來形容,見面像嘮家常,談話像親戚,兩地的協作是那麼的融洽順暢。

數字是枯燥的,但反映的情況最真實。2017年,句容投入1230萬元,實施了16個蘇陝扶貧項目,目前已有10個項目產生效益,累計分紅24萬元,帶動311戶共1030名貧困群眾增收,其中427人脫貧。2018年,句容實施了12個蘇陝扶貧協作項目,6個對接鎮合作,落實蘇陝資金1350萬元,預計帶動貧困戶530戶共計2019人。兩地勞務協作開花結果,今年2月,句容舉辦了春風行動暨蒲城·句容勞務協作專場招聘活動,提供就業崗位5600多個,涉及餐飲、製造、教育等多個行業,涵蓋了多種崗位,其中656人與用人單位達成就業意向,115人簽訂了合同,句容市賢仁公司還在蒲城專門設立了招聘辦,長期面向蒲城提供企業用工需求。

兩地的合作成果豐碩,扶持的項目變成真金白銀,在去年的國考和省考中,蒲城的蘇陝扶貧協作工作在全省考核中名列前茅,2016-2017協陝扶貧協作項目還被渭南市評為樣板工程。隨著協作不斷推進,一張句蒲深度合作“路線圖”又在規劃實施中,一是人才深度交流。蒲城將把衛生、教育、科技等專業技術人員及優秀村幹部、致富帶頭人等分批赴句容開展學習交流,同時邀請句容相關人員來蒲城交流講課,使人才交流常態化。二是產業深度合作。句容計劃在蒲城新區建設兩地扶貧協作“多產多鏈的園中園”,建設現代農業實驗室和創新中心,支持適合蒲城發展的農業科研項目在句容園區離岸孵化,在蒲城當地實現產業化。同時,強化兩地特色農產品流通平臺對接,使兩地農產品互流互通。三是鎮村深度對接。去年蒲城縣5個鎮與句容市5鎮(區)結對幫扶,經過一年努力,已確定6個合作項目,落實對口資金500萬元,其項目已全部開工,建成後將為675名貧困農民提供就業崗位。

農村盛開富裕花,農民收入節節高

記者驅車行走在蒲城農村,一望無際的玉米滿目青翠,一排排高標準的聯棟大棚裡種植的各類瓜果生機盎然。還有成片的金色金針菜在陽光下顯得格外奪目。夏日的驕陽照射在永豐鎮現代產業園區白色的日光溫室大棚上,使棚裡翠綠的瓜秧顯得越發綠意盎然,綠色網紋的甜瓜如被包裹著的一顆顆綠寶石,群眾忙碌摘瓜、裝瓜的身影上透出濃濃的喜悅之情。“蒲城縣永豐鎮現代產業園區項目總投資390萬元,使用蘇陝協作資金240萬元,佔地152畝,共建設大棚55座,預計年總收入為194.2萬元。園內種植甜瓜2種,分別為西洲蜜和玫瓏,一年為兩茬成熟,分別在6月和次年3月。現在,西洲蜜甜瓜一茬已成熟外銷,玫瓏甜瓜一茬也將成熟待摘。該項目目前共帶動貧困戶68戶158人,分紅總金額14.5萬元。在句容市的幫助下,這個園區的建立,填補了永豐鎮在高效農業發展上的空白,為永豐的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邁出了新的步伐!”永豐鎮黨委書記張莉介紹到。

蘇坊鎮黨定村是當地較為貧困的村,為幫助村裡脫貧,蘇陝協作資金投入100萬元,為村裡修建了供水管道、水井等設施。同時又通過清算核資,盤活閒置土地共平整出溝地800餘畝,建設黨定村奶山羊牧草基地。“100萬元蘇陝協作資金的注入,幫牧草基地修建了管道、水井等水利配套設施,解決了我們的後顧之憂!”蘇坊鎮黨定村支部書記胡宏社飽含深情地對記者說,“是句容人民的支持,讓村裡改變了貧困面貌,百姓過上了好日子”。

在紫荊街道辦彭村雙孢菇大棚裡:一簇簇白胖胖的雙孢菇長勢誘人,有的三五成群的互相簇擁著,有的剛從土裡冒出一點點白色。“我們這個園區是集村黨支部+和蘇陝合作項目為一體的,總投資185萬元。年收入120萬元,純利潤約50萬元,貧困戶分紅實現全覆蓋,每戶可分3600元!雙孢菇基本上就是一週收一茬,銷往成都、重慶,真是供不應求!要感謝蘇陝協作句容市對我們村的大力幫扶!”彭村第一書記由光輝說。

在堯山鎮閆家村的金銀花園區裡,通過整合蘇陝協作等項目資金,給這片缺水的土地修建了配套的水利設施,工地上工人和車輛正彈奏著致富曲,閆家村支部書記王春彥告訴記者,他們依託金銀花產業,打造一、二、三產融合的綜合體,這個地方是茶葉加工廠,這是個特色產品展示廳,那一面窯洞可以居住,試想每天清晨,漫步在沁人心脾的萬畝金銀花海中,遠處的堯山綠意正濃,身心得到了釋放和滿足!“再過三年,再看閆家村翻天覆地的變化,東府有袁家村,西府將有閆家村”。對於全村小康生活王春彥一臉自信。

在高陽鎮,昔日無人問津的柿子,如今變為了香餑餑。每到柿子成熟的季節,村民們爭先恐後的把柿子摘下來,送到新建的高東村蒲城晟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去,這是一家生產柿子醋的村集體企業,目前企業總投資400萬元,其中蘇陝資金120萬元。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以前果農種植的柿子因收購問題損失不小,現在有公司作後盾,果農可放心地種植了。同樣,龍陽鎮小寨村,村民們看著正在建設的西瓜醬廠十分高興。西瓜醬廠建成後,農民種植的西瓜再也不用愁銷路了。村支部書記史少鵬由衷地說:“蘇陝協作就是好,資金扶持切實解決了我們村發展產業的難題啊!”

“句蒲兄弟”手挽手,互助路上並肩走

記者在蒲城縣發改局句蒲協作辦採訪,見到了一份掛職幹部報表,報表顯示從今年1月9日至6月10日,共組織開展兩地協作活動26次。記者前往蒲城前一個星期,句容共有5批次單位來蒲城開展對口支援活動。掛職幹部王勇向記者介紹,今年以來,從項目對接到工作交流,從對口支援到捐贈款物,樁樁件件飽含深情,顯示出句容人民對蒲城人員的大愛。記者瞭解到,句容市長潘群在前不久來蒲城對接工作時,看到蒲城農村嚴重缺水乾旱的情景,當即決定再投140萬元再打兩口深井,解決貧困村缺水問題。記者到達蒲城的當天,正值句容教育局局長帶領的城區學校校長與蒲城教育局對接幫扶,在座談會上,句容教育局對蒲城教育局提出的幫扶6個方面當場落實,尤其是正在建設的蒲城教師實習基地,讓在場的蒲城同行感動不已,雖然初次見面,但坦城的交流似家人兄弟一般。

句容人知道蒲城縣還是從蘋果酥梨開始,近年來,銷售蒲城的蘋果酥梨300多噸,銷售額170多萬元,如今蒲城的蘋果酥梨成為句容人的首選。句容水利農機局的幹部職工得知蒲城有一些學生因貧困上學困難,他們慷慨相助,通過有關部門認領了20多名貧困學生,為每名貧困生捐助500元,並捐助贈了一批學習書籍和用品,在暑假期間組織當地貧困生來句容交流學習。

前不久,江蘇句農公司總經理毛洪文組織20多名公司會員參加當地的“西瓜節”,計劃在當地設立蔬菜種植基地,幫助當地農民種植蔬菜。

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句容今年確定的還有合作共建的蒲城縣第八幼兒園項目,建成後將成為樣板幼兒園,合作共建的句蒲社會養老院項目、投入800萬元的蒲城縣第二醫院CT機購置項目、從句容招引的總投資1.2億元江蘇句容“農、商、旅”發展蒲城酥梨產業項目和投資3.2億元的中藥材、農產品種植加工項目等。這些項目的落戶,將給當地的發展注入新動力。

記者在蒲城短暫的兩天採訪中,深深感到句蒲合作的濃濃情誼,無論是機關幹部還是當地農民,提起句容的對口支援,他們的感激之情溢於言表,對掛職幹部辛勤的付出更是稱讚有嘉。掛職幹部王濤、王勇8個多月跑遍了蒲城的鄉村,深入到貧困村的家家戶戶訪民情,施扶策。對援建的每個項目傾注了大量的血心汗水。他倆克服了語言、生活、氣候等多種困難,成為了特殊的“蒲城人”,他們無私的奉獻給句蒲兩地高效協作增添了新的光彩。

徐 蕊 滕慶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