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0 贾雨村才高八斗,八面玲珑,又善阿谀奉承,但为何又屡屡被罢官?

推荐:

贾雨村才高八斗,八面玲珑,又善阿谀奉承,但为何又屡屡被罢官?

【作者简介】郑剑,笔名寒冰,中学语文教师,白水县作家协会会员。

(一)才高八斗的贾雨村

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鄄士隐闻听此诗,大叫“妙哉”,感叹说"所吟之句,飞腾之兆已见,不日可接履于云霓之上矣"。贾雨村之才之志可见一斑。贾雨村又有诗云,"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与这首诗异曲同工,表达他不甘平庸,出人头地的雄心。对贾雨村而言,他的才华足以撑起他的雄心。

贾雨村获得鄄士隐的资助,入京赶考,一举得中,晋升知府,可见,贾雨村确实有些才学。他被革职之后,进入林府,教习林黛玉。黛玉之才,在贾府中首屈一指,屡次诗赛,她都轻松拔得头筹。薛宝钗贾宝玉与她相比也要逊色一些。学生如此,那个老师也是不差的,如若不然,也教不出这样出色的学生。

尤其是贾雨村与冷子兴的一番宏论也可见出他对世事的通透明白。贾雨村在扬州巧遇冷子兴,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嘲笑贾宝玉必为酒色之徒,贾雨村厉声忙止,他对大仁大恶的解释令冷子兴豁然开朗,心服口服。

贾雨村才高八斗,八面玲珑,又善阿谀奉承,但为何又屡屡被罢官?

才学不俗,通透人世,而且,贾雨村也不是不懂世事清高迂腐之人。他待人接物也算圆滑,察言观色的本事也不同寻常,对上司更是奉承之至。应天府断案,一个门子的眼色他都很留意,因为门子使眼色,他就停了发签之手,退堂密室细问,才知道“护身符”的秘诀。为攀附四大家族,他便徇情枉法,硬生生胡乱判案。断了薛冯两家案子,贾雨村急忙修书两封,给贾政和京营节度使王子腾,向贾王两家表功。为巴结贾赦,不惜祸害石呆子一家,他的手段也非同一般。

他不似陶渊明,不愿在官场压抑个性,追求心灵的自由。他也不是李太白,桀傲不屈,不愿摧眉折腰侍奉权贵。即使有一点清高,也在第一次黜免后消磨殆尽。才高八斗,通透圆滑,应是青云直上,前程远大。但是,贾雨村的仕途却起起伏伏,并不通畅。初做知府,不足两年被免职;被贾家扶持,做到吏部侍郎,兵部尚书,又被连降三级;升了京兆府尹,也算得富贵之极,但不久又因婪索定罪。贾雨村的富贵亦如一枕黄梁,南柯一梦,到头来,两手空空。

细观贾雨村的经历,从中不难找出原因。他虽才高八斗,极尽委曲,却对功利汲汲以求,为利禄忘记做人的根本,为官的本分,屡屡免官,当在情理之中。

贾雨村才高八斗,八面玲珑,又善阿谀奉承,但为何又屡屡被罢官?

(二)葫芦庙接受鄄士隐银两之赠,却不辞而别

贾雨村落魄之时,寄居葫芦庙,堂堂七尺男儿,为金钱所困,只能卖文为生,想要上京谋取功名,却苦于沒有路费盘缠。鄄士隐仰慕他的才学,慷慨解囊,赠银五十两,并送两套冬衣,贾雨村略表谢意,并不介意,依旧吃酒谈笑,既沒有欣喜若狂,也沒有感激涕零,感念之情并不深切,让人大为不解。

得到银两,第二天,贾雨村便急匆匆离开,赶赴上京,善良的鄄士隐还想要送他书信,给他上京投宿寄足之便,却没想到贾雨村不辞而别。比邻而居,又有赐金之恩,无论如何,贾雨村在离开之时,也当告知一声,却只给庙中和尚留下一话,权当辞别,如果鄄士隐不派人去送书信,竟不会知道贾雨村已经离去。为何不辞而别,大概是贾雨村求取功利心切,又或许是鄄士隐帮助他仅只限于些许银两,再无用处吧?

贾雨村接受鄄士隐赠银,入都求官,中了进士,不久升任知府,虽才干优长,却不免有贪酷之弊,又恃才侮上,不到一年,被上司参了一本,便被革职。固然因为贾雨村恃才傲物,得罪上司,但还是因为他贪图钱财,才让上司有参倒他的理由。

贾雨村才高八斗,八面玲珑,又善阿谀奉承,但为何又屡屡被罢官?

(三)应天府断案,为攀附富贵而忘恩负义

俗话说,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但贾雨村似乎很难做到这一点。因为林如海的推荐,贾政的提携,贾雨村当上应天府府尹。上任不久,就遇上英莲一案。如果不知道英莲的来由,他的行为尚可原谅,毕竟,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但是贾雨村明知英莲是恩人之女,却没有丝毫救助之意,实在是因为英莲于他无利可图。

倒是对贾王两家,贾雨村极尽奉承之能势。如果沒有丝毫利益可言,贾雨村或许能秉公执法,接到案子,他也愤恨薛蟠的行为,但因为门子的一个眼色,他就停住发签捉拿案犯的手。一个小小的门子的眼色,他为什么如此在意。因为他知道,门子的眼色一定有深意,贸然出手,或许会招来大麻烦。

贾雨村才高八斗,八面玲珑,又善阿谀奉承,但为何又屡屡被罢官?

(薛蟠)

果不出所料,案子牵涉到四大家族的薛家,看到门子的护官符,贾雨村立刻转变心意,为护官升官,他胡乱判案,偏袒薛蟠,并且立即写了两封信,一封给贾政,一封给王子腾。贾政是薛蟠的亲姨父,王子腾是薛蟠的亲舅舅,两人都是薛蟠的至亲。贾雨村给二人写信,实是向二人表功,颇有邀功请赏之意。

而那个门子,虽是贾雨村的旧相识,又给贾雨村指点迷津,贾雨村对他沒有提拔重用,反而寻了个不是,远远地充发了去。他知道的实在太多了,贾雨村怎么放心在把他留在身边?他就是个炸弹,随时会炸得贾雨村粉身碎骨。

在贾雨村的眼里,官帽第一,恩情、公义沒有任何地位可言。

贾雨村才高八斗,八面玲珑,又善阿谀奉承,但为何又屡屡被罢官?

(四)为巴结贾赦,贾雨村逼得石呆子家破人亡

石呆子有二十多把扇子,湘妃的、玉竹的、麋鹿的,都是古人写画真迹。贾赦见了,就想据为己有,让贾琏去办此事。可是,任贾琏出多高价钱,石呆子真如呆子,就是不卖,贾琏无奈,只好就此罢手。贾雨村知道这件事,便设了个法子,讹他拖欠官银,变卖家产赔补,把扇子抄了来,送与贾赦。贾琏都觉得为几把扇子弄得人坑家败业,实在太过分了。但贾雨村却无丝毫愧疚之意,只要能讨好贾赦,为自己的仕途铺平道路,他可以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

正因为此,当贾家失势,贾雨村攀附上忠顺王爷,也不忘对贾家踩上一脚,落井下石,在新主子面前露上一手。在贾雨村看来,贾家再无利用的价值,还是紧跟新主子的步伐,才能封官晋爵,官运亨通。

贾雨村才高八斗,八面玲珑,又善阿谀奉承,但为何又屡屡被罢官?

追逐利益的贾雨村被更高明的门子扳倒,他的每一件事都会断送他的前程,门子只是用了一下而已。犯了婪索的案件,贾雨村被审明定罪,遇到大赦,褫籍为民,在急流津觉迷渡口的草庵里,得遇空空道人,空空道人抄录了《石头记》,希望他传之后世,贾雨村也沒有答应,只指于悼红轩中曹雪芹去写。起起落落,贾雨村或许万念俱灰,心如止水,但追逐利益的心未变,有利则为,无利则舍。传书于后世,青灯黄卷,无禄无利,只会耗尽生命的事,贾雨村断断不会做的。

贾雨村才高八斗,八面玲珑,不择手段,极尽奉承之能势,却又屡屡被罢官免职,只是因为他太贪婪,被功名利禄迷失本心。在其位谋其政,虽逐名逐利,但到底要做点事,贾雨村一心为利,所有一切都为利让道,恩义之情,为官之分,为人之本,皆可不管不顾,这样的人,即使才情再高,手段再高明,终会有落马之时,梦醒之时。

贾雨村才高八斗,八面玲珑,又善阿谀奉承,但为何又屡屡被罢官?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