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李自成和洪秀全,兩個失敗的起義者,一個沒腐敗,一個太腐敗

大家都知道明朝和清朝是相繼的兩個王朝,正是因為這個,才有很多人經常將這兩個王朝進行比較。今天我們來說一說這兩個王朝的起義者,一個是明朝的李自成,一個是清朝的洪秀全,他們之所以失敗,最根本的原因是一個沒腐敗,一個太腐敗。

李自成和洪秀全,兩個失敗的起義者,一個沒腐敗,一個太腐敗

一、李自成是驛卒出身,在起義過程中,他提出了“均田免賦”等口號,獲得廣大人民的支持和歡迎,起義隊伍很快發展到百萬之眾,成為起義軍中的主力軍,並最終攻入北京滅亡了明朝。

李自成入京之後,為實現他此前“免賦”的承諾,下令廢除了明朝各項賦稅加派,實行減輕百姓負擔的稅收政策,這就導致他的百萬大軍糧餉不足,於是他決定對封建官紳徵餉,設立了“逼餉鎮撫司”,責令封建官紳交納錢糧,以充軍餉。在李自成看來,這些封建官紳富戶所擁有的財富,都是不義之財,是贓物。

李自成和洪秀全,兩個失敗的起義者,一個沒腐敗,一個太腐敗

李自成的這種做法,說明他仍然將封建官紳看成自己的敵人,而不是自己的臣民,更說明李自成沒有腐化,轉變為封建官紳的代言人。最終導致這些被打擊被剝奪財富的封建官紳走向了農民軍的對立面,併為日後大順政權的悲劇埋下了伏筆。

李自成和洪秀全,兩個失敗的起義者,一個沒腐敗,一個太腐敗

二、洪秀全曾是落第秀才,在起義過程中,他提出了“薄賦稅、均貧富”的口號,同時以反對滿清統治來收攏人心,一路從廣西打到南京,並最終建都於此,國號為太平天國。

洪秀全等人佔據南京以後,便把享受和特權放在首要地位。太平天國的將領們大造王府,廣選後妃,洪秀全的后妃竟達88人之多。洪秀全住進天王府,就把自己和眾位大臣隔開了。當年同生死共患難的楊秀清、韋昌輝、石達開等都不能隨意出入天王府。

李自成和洪秀全,兩個失敗的起義者,一個沒腐敗,一個太腐敗

而且洪秀全還制訂了《太平禮制》來規定各級官員的尊卑和特權,甚至在《天父詩》中公開宣揚封建道德中的三綱五常,說什麼“只有媳錯無爺錯、只有臣錯無主錯”。隨著洪秀全等人封建特權惡性膨脹,釀成了嚴重的內訌,最終導致被清軍剿殺。

總之,有人說李自成和洪秀全兩個失敗的起義者,他們最大的不同就是一個沒腐敗,一個太腐敗,最終都失敗了。各位讀者,你們是怎麼認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