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2 歙縣全力打好防汛防地災攻堅戰

進入主汛期,歙縣周密部署,紮實做好防汛防地災準備工作,全力打好防汛防地災攻堅戰,確保廣大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我們在汛期前就已經預先騰出庫容,備好砂石等防汛物資,現在水庫水位保持在134米的汛限水位,以應對持續強降雨,同時,我們每天還安排兩名工作人員對水庫進行巡查,確保安全度汛。”6月20日,歙縣迎來入梅後的首場強降雨,歙縣連川水庫巡查責任人陳國新堅守工作崗位,再次對水庫進行巡查。歙縣連川水庫位於桂林鎮連川村,是一座以灌溉為主的小(一)型水庫,目前水庫各項防洪度汛工作措施均已落實到位。

連日來,在歙縣桂林民兵訓練基地,該縣新組建的常態應急民兵分隊正緊張有序地進行防汛演練。近30名基幹民兵身著迷彩服、救生衣,挖土裝袋,打樁築壩,短短十幾分鍾,一條高超一米、長約十多米的防洪壩就已堆築完成。目前,按照分級儲備原則,歙縣各級、各相關部門積極儲備補充防汛搶險物資。縣一級已儲備衝鋒舟2艘,機動船4艘,編織袋、麻袋2萬條,土工膜3000平方米,救生衣500件,木樁、鉛絲、鐵鍬、鐵鎬、救援繩等一應俱全。各鄉鎮和24座水庫也儲備補充了相應搶險物資。縣人武部組建了125人的專業搶險小分隊,各鄉鎮組建了220支、4243人搶險隊伍,負責突發險情的緊急處理。

歙縣全縣90%是深山區、庫區,是地質災害多發區、易發區,全縣現有重要地質災害點34處,地質災害一般隱患點272處。該縣嚴格按照《地質災害防治條例》要求,加大人力、物力、財力投入,不斷健全地質災害群測群防體系,連續17年未發生因地質災害引發的人員傷亡事故。歙縣在16個地質災害點安裝自動雨量監測儀,完善歙縣地質災害點雨量自動監測站網,調整並完善縣、鄉、村、點四級地質災害監測體系。汛前對所有地質災害隱患點開展全面排查,並向隱患點群眾編髮了群測群防明白卡、避險卡等。科學劃分地質災害高易發區、中易發區和低易發區,有針對性地提出防範意見。完善汛期值班、災情速報、險情巡查、應急調查、疏散演練、責任追究等制度,為科學防治地質災害奠定堅實基礎。歙縣還積極爭取,全力推進搬遷安置。將搬遷避讓作為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治本之策,通過對上爭取、縣級配套、群眾自籌等方式,多渠道籌集建設資金,逐步實施搬遷避讓。積極整合集中安置點基礎設施建設補助、生態移民補助等資金,為搬遷移民提供農業技術培訓和城鎮職工培訓,對地質災害點搬遷治理進行後期扶持,確保地質災害點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去年以來,已完成11個鄉鎮、23處地災點,108戶、312人搬遷避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