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我国的歼11、歼15、歼16两台发动机之间的一个圆锥形物体是什么?

LiquiD


这个东西大家可能感到奇怪,因为在美国,同样的发动机布局的F15身上并没有这个玩意儿,为什么苏27系列它会有这么一个布局呢?

我们都知道中国的歼11,歼15,歼16都是以前苏联苏二七战斗机为原型设计改进过来,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结构,就是中央升力体,并且下面挂着两台大的发动机。

别小看这两台发动机,这两台发动机的布局可以说有大学问。

首先我们看一张图片,就是这一张战斗机的图片,我们发现在两台发动机中间有一个巨大的空当,实际上这个巨大的空档就是在飞机飞行的时候,巨大的空气从这中间穿梭而过,形成一个平稳飞机的飞行姿态。

这实际上是一个物理学的问题,在这其中空气柱会形成一个类似于水平稳定翼面的东西,这是一个很聪明的设计,美国的F15虽然采用了同样的发动机布局,但是并没有考虑到这个点,所以他两台发动机之间的空挡,并不大。

有人说这种布局挺好的,为什么美国人不采用的原因就是两台发动机,如果开的距离太大的话,中间会形成一个低气压区,就是在飞机快速行进的过程中,这个地方没有空气经过,同时。由于周围两台发动机要吸收空气来喷出尾气,不停地将这个地方的空气给抽干净,形成一个拉扯区,这不仅让飞机受到了一些其他的力的作用,更有可能会对飞机的飞行安全产生隐患。

所以为了平衡掉这个拉扯区,(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对于飞机飞行姿态的影响和对飞机安全的影响,在这块儿去设置了一个尾椎,就是你这个地方不是因为空气会被抽走,所以形成真空区吗?我就在这儿放一个物体,物体你总不可能被抽走吧。

尾椎一开始的作用就是为了平衡掉这个拉扯去的问题,当然飞机上寸土寸金,你能够用到的地方肯定得用到这样的话,才能让飞机每一分推力都物超所值,所以一般来讲,俄罗斯都会在这里面装一些好东西。

比如说会装一些降落伞,重型战斗机,他降落的时候,为了限制他的滑行距离,会装一个降落伞增加阻力,或者是放一些干扰的,也就是敌人的红外追踪导弹发射过来以后放出那种干扰弹吸引这些红外导弹,或者更加高端一点儿,我在后面装一个雷达。

总之这个东西是为了平衡苏两七战斗机在设置布局上面的一个bug,后来也成为了苏系战斗机家族一个独有的特征。




漩涡鸣人yy


歼11,歼15和歼16的基本气动外形都是源自苏27(也就是歼11),他们的发动机之间都有一个圆锥形物体,那就是尾椎。

歼11的尾椎

歼15也有尾椎,但是由于作为舰载机,为了避免降落时触碰到甲板,歼15的尾椎相应的缩短了。

歼15的尾椎相应的缩短了

那这个尾椎是用来干嘛的呢?

一是用来装减速伞,现在的苏27及其衍生系列(包括天朝)除了歼15和苏33外,他们都会在尾椎的位置来塞进一个减速伞,目前的俄罗斯和中国的战机降落基本上都是使用减速伞来进行减速,这样可以减小滑行距离,优点是便宜,缺点是增加地勤负担,影响出动速度,而像美帝基本都是刹车片减速,优点是快捷方便,缺点是贵!贵!贵!

二是由于歼11,歼15及歼16沿袭苏27的布局,两个发动机之间的间距过大,两个发动机之间喷出的高速气流会在中间形成一个压差,如果不进行整流,就会造成气流紊乱,从而增加阻力,所以需要增加一个尾椎来整流,一般像F15,歼20,台风,阵风等战机发动机紧凑并排的就无需加一个尾椎。

三 战机的空间可谓寸土寸金,在尾椎的这个位置上,设计师除了加了一个减速伞外,还安装了雷达警告装置和红外干扰弹发射器,有的机型上还装了敌我识别天线。

此外,还有坊间流传说老毛子在尾椎上加装了后视雷达,但是在这么狭小的空间内装备雷达的可能性不高,而且根据目前的图片,基本上排除这个可能。

苏35的尾椎


巴尔干尖刀


据描述,这个圆锥形的物体应该是战斗机的尾椎,尾椎的作用有几点,其一,是用于降低战斗机发动机之间喷射出的尾气而造成的底阻,这种阻力在战斗机低空的飞行中尤为明显,而尾椎就是为了减轻这种底阻而设计的;其二就是作为一个隔断进行作用,隔开两个发动机,使得两个发动机喷射的气流在尾椎尾部汇合,也避免了发动机间的互相影响。

当然,尾椎这么大的一个空间,也是具有“储物”功能的,不过这个储物功能大多是中国与俄罗斯在用,因为其存放的是一顶减速伞,用于战斗机降落时对战斗机进行有效的减速,其实,美国也有战斗机减速的设计,但是美国用的却是刹车片,刹车片带来的减速效果比减速伞更为明显,只不过,相比于减速伞,战斗机的刹车片可以说是十分的昂贵了。

另外,尾椎处还可以装置一些电子设备,如今有记载的有安装雷达警告装置,有趣的是,其作用不是像车尾灯,警告的是其他车辆,而是用于接收敌方的力量和威胁,然后像飞行员发起警报。

此外,最常装置的还有后视雷达,而后视雷达的作用就比较大了,因为很多战斗机因为雷达视角的原因,是无法向后发射导弹的,但是装配了后视雷达,再搭配后射导弹,就能够很好的规避这种问题,给敌人以出其不意的攻击,例如现在俄罗斯的战斗机苏-35其实就是在尾椎部装了后视的火控雷达,并且也装备了后射式的导弹,并且,这样也被证明是完全可行的。


利刃号


关于你形容的两台发动机间一个圆锥形物体,我推测为尾椎,就是下图这个东西。

其实我国歼11、歼15歼、16系列战机传承与苏联(俄罗斯)苏30、苏33、苏34等战机,而苏30、苏33、苏34又是从苏27发展而来的。关于苏27战机,这个尾椎的设计有这么几个考虑:

1.苏27一开始设计两台发动机距离特别远,发动机之间 尾喷气流的引射作用,会产生较大的底阻,这种效应会产生极大的飞行阻力,特别是在低空飞行的时候。

2.苏27的气动外形虽然非常优秀,但是经过机体的涡流会在机体后部破碎,对飞机产生一定的飞行影响。

解决办法有这么两个:

1.降低发动机之间的间距,最好让两个发动机呈现并拢状。

2.两台发动机之间加一个锥体,锥尖直到两台发动机喷射气流融合处。让涡流延长到锥状体上,延缓破碎,降低对飞机的影响。

综合考虑最终选择了第二种加锥状体的方案,也就是你提问的尾椎。尾椎的好处除了能解决上述问题之外,还可以避免一台发动机出现问题连带另一台发动机,降低双发同时发生事故的概率。还有,尾椎空间比较大,可以把减速伞装进去,还可以在里面安装监视装置(比如无线电告警设备天线)。

总结来说就是因为气动设计的缺陷导致飞机可能会出现飞行阻力和不利影响,所以设计了一个尾椎来平衡上述问题,但是这个尾椎里面有足够空间,可以顺便把减速伞和一些电子设备安装在里面。


雏菊西瓜Peterpan


叫尾椎。由于歼11/15/16气动布局均改进自苏系战机,采用翼身一体化、宽距双发动机吊舱布局,空气流经机体,会在尾部形成低压区,造成阻力增大。设计巨大的尾锥就是为了填充这个低压区,并使空气涡流附着在尾锥上,延缓破裂,改善空气动力性能。尾椎里面一般放减速伞包、雷达告警装置、干扰弹等,甚至先进战机在尾椎里放制后视雷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