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0 桐梓被命名為貴州(燈謎)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桐梓被命名為貴州(燈謎)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6月8日,貴州省文化廳公佈2018—2020年度“貴州民間文化藝術之鄉”評審結果,全省46個項目榜上有名,桐梓縣人民政府被命名為“貴州(燈謎)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

桐梓被命名為貴州(燈謎)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桐梓被命名為貴州(燈謎)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推動貴州省民間文化藝術事業的發展和繁榮,充分發揮其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的重要作用,省文化廳在全省開展了2018—2020年度“貴州民間文化藝術之鄉”評審命名工作。經“貴州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專家組精心評審,全省共有46個項目被命名為“貴州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命名週期為3年。

桐梓被命名為貴州(燈謎)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桐梓被命名為貴州(燈謎)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全市獲得此批命名的有6個,分別是:綏陽縣人民政府(詩歌)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習水縣回龍鎮人民政府(書法)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桐梓縣人民政府(燈謎)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播州區平正鄉人民政府(踩堂舞)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正安縣人民政府(書法)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務川縣泥高鎮人民政府(高臺舞獅)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另外,仁懷市後山苗族布依族鄉被命名為“貴州(踩月亮)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桐梓被命名為貴州(燈謎)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桐梓被命名為貴州(燈謎)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1993年3月,桐梓縣婁山關鎮被授予貴州省省級“燈謎之鄉”稱號,是全國最早命名的省級“燈謎之鄉”。時隔25年,桐梓縣人民政府被授予“貴州(燈謎)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稱號。2006年,桐梓燈謎還入選遵義市第一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桐梓被命名為貴州(燈謎)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桐梓被命名為貴州(燈謎)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貴州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實行動態管理,已命名的“貴州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在下次評審命名時需重新申報。

桐梓燈謎文化歷史悠久,清朝道光咸豐年間編輯的《桐梓耆舊詩鈔》一書中就有“門上武將驅鬼去,簷下文虎引人來”的詩句,反映了當時燈謎活動的盛況。

桐梓被命名為貴州(燈謎)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桐梓燈謎文化久盛不衰,名聞遐邇,人才輩出,創作頗豐,上世紀40年代即已享譽全省。60年代,謎壇宿將,承先啟後,復興燈謎活動。80至90年代,燈謎文化,大潮迭起,群星燦爛,老中青三代謎人重振謎壇雄風,以致榮獲全省“謎鄉”之雅號。桐梓謎作,觸角甚廣,涉及頗深,熔思想性、知識性、藝術性於一爐。

桐梓被命名為貴州(燈謎)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1984年,“桐梓燈謎協會”成立,不斷推動我縣燈謎文化藝術的發展和繁榮,充分發揮燈謎文化藝術在大眾文化服務中的傳播作用,把燈謎文化藝術切實融入社會、融入機關、融入單位、融入民眾、融入生活;堅持與各層文化服務相結合,促進燈謎文化人人共享,家喻戶曉。

二十多年來,桐梓燈謎協會積極組織開展以“燈謎鬧元宵、共度和諧幸福年”為主題的燈謎活動。實現了傳統文化走進校園、走進社區、走進鄉村,促進校園、社區、鄉村文明建設,活躍廣大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

(記者 張體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