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8 侯耀華侯耀文書法:風格不同,網友說:這是各行其道的表現

侯耀華侯耀文書法:風格不同,網友說:這是各行其道的表現

侯耀華侯耀文書法:風格不同,網友說:這是各行其道的表現。侯耀華和侯耀文,是相聲藝術大師侯寶林的兒子,這兄弟倆是相聲表演藝術家,其實在表演藝術路徑上是各走各路,藝術風格並不相同。侯耀文比較務本,主要是說相聲,還培養了許多相聲後輩人才。侯耀華的演藝事業則溢出了相聲藝術的邊界,表演電視劇、做訪談節目,還接拍商業廣告,可以說他的“戲路”是比侯耀華更為多元了。

侯耀華侯耀文書法:風格不同,網友說:這是各行其道的表現

這兄弟倆人,在表演藝術上修行的路徑,可以說是各行其道,交集不多。同樣,他倆的書法作品,也是各不相同,書法區別很大,筆墨意境觀感有差異,網友說:這是他倆藝術各行其道的表現嗎?應該是呀。

侯耀華侯耀文書法:風格不同,網友說:這是各行其道的表現

侯耀華的書法,筆法恣意,書法以“狂筆”而顯生動和風采,江湖意味比較濃厚。修耀文的書法,筆法則顯得比較細緻,書法以“設計”而顯規矩和板正,端正的意味比較濃厚。同姓兄弟,書法的形態和意境卻完全不同,這兩人的書法為什麼個性化如此明顯?一點兒也看不出有交集的同質現象呢?

其實,侯耀華與侯耀文書法的區別非常明顯的原因並不難理解。書法有差別,風格完全分離不相干的原因是:他倆寫書法,都不是專業的臨帖寫碑的過程。

侯耀華侯耀文書法:風格不同,網友說:這是各行其道的表現

侯耀華侯耀文書法:風格不同,網友說:這是各行其道的表現

也就是說無論侯耀文書法還是侯耀華書法,兩人基本上都是寫各自的自由體,沒有經過專業系統的書法訓練。在這種狀態下,兩人寫書法,就不會出現質感類同的結果。假設一下,如果侯耀文與侯耀華的書法都練柳體,或者都寫漢碑隸書,那麼兩人用同樣的法帖寫書法,修成的書法風格就會趨於一致。有碑帖修煉過程的人,寫出來的書法才會有近似的風格。比如,跟著田蘊章寫楷書的書法家們,所寫與楷書就會有同質風格,這就是師有法帖,書法創作才有同路同質的結果。

侯耀華侯耀文書法:風格不同,網友說:這是各行其道的表現

侯耀華侯耀文書法:風格不同,網友說:這是各行其道的表現

侯耀文和侯耀華,都是專業的相聲演員,卻不是專業的書法家,說相聲的路徑都不太相同,何況兩人各寫各人的自由體書法呢,這樣書法的區別就會更大了。兩人書法風格不同,網友說這是藝術各行其道的表現嗎?其實這種說法也是有幾份道理的。如果兩人都同修法帖,書法藝術的寫成的風格,就不會如此區別明顯了的。他倆的書法創作現象,也印證了書法修煉的這樣一種現象:書法不修碑帖,基本上就會走進自由江湖體的境地裡去,書法在江湖,就會各人各樣,五花入門。

侯耀華侯耀文書法:風格不同,網友說:這是各行其道的表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