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1 有時候,你最討厭的,其實是最像你自己的人

有人問我,從心理學角度,如何理解“你最討厭的人,一定最像你自己”?

如果說這個世界上有什麼“一定”的事情,那麼它一定是要小心論斷中的“一定”。

這雖然聽起來像一句玩笑,但其內核是嚴肅的。很多言之鑿鑿的道理其實都有它的相對性,並不是放之四海皆準的。

如果我們盲目地相信那些“一定”而不去理解其背後的本質,並將它們套用到生活裡,就有可能給生活帶來混亂與麻煩。

比如題目中的這個論斷:你最討厭的人,一定最像你自己。這個“一定”就不一定能成立。

要剖析這一點,我們就要先了解其背後的原因和邏輯:我討厭的事物與我之間,究竟存在著怎樣的關係?

有時候,你最討厭的,其實是最像你自己的人

我們每個人的愛與恨都不是無緣無故的。

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因著我們遇見的那些人,因著我們經歷的那些事,我們漸漸形成了自己看待這個世界的方式

我的愛,源於我對生活的某種期待,而我的恨,則根植於曾經的那些痛苦與失望。

愛與恨會改變人們的行為表現。

當我愛一個人,我會想要向他趨同,愛著他的愛,夢著他的夢。當我恨一個人,我會想要表現得和他相反,絕不做和他類似的人。

最深的愛與恨,一般會產生在與我們利害關係最密切,或者相處時間最長久的人身上,比如我們的父母。我在諮詢中經常聽到來訪者說:“我發誓,自己絕不能成為像我爸/媽那樣的人!”

有時候,你最討厭的,其實是最像你自己的人

然而,雖然我們的理性和感性都強烈地希望自己不要成為那樣的人,但長久以來的相處已經在某種程度上塑造了我們。

絕不能忽視的一個事實就是:我們的行為模式有著過往經歷的深深烙印。就像騎自行車的動作一樣,有些行為已經成為了一種下意識反應,這不是意識能夠嚴格控制的。

所以,很多人往往會在情緒失控,本能發作的那一瞬間,發現自己的神態、動作、想法都與那個曾經與自身有著深深連結的人有著驚心動魄的相似。

有時候,你最討厭的,其實是最像你自己的人

也許這些人正如上文所說的,是他們非常想要逃離的存在,因此當他們意識到這一點時,內心也就格外地絕望,所以才會產生這個說法:你最討厭的人,一定最像你自己。

但其實,理解了上述本質後,我們還能夠發展出其他的說法:“你最喜歡的人,一定最像你心中的夢想。”“你最討厭的人,一定最像曾經那個傷你至深的人。”也許這樣的說法,會讓我們更接近事實,更接近自己。

作者簡介:曹懷寧,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諮詢實踐超千小時,主擅領域包括婚戀情感、人際交往、兩性心理、人生規劃、家庭關係等。自2011年開通新浪微博以來,粉絲六萬多人,堅持定期回覆私信,無私為近六千名求助者提供諮詢,諮詢解答超千萬字。《婚姻與家庭》雜誌特邀專家,多家媒體簽約撰稿人。

微信公眾號:心理諮詢師曹懷寧(caohuaining)。

新浪微博、知乎、頭條號:心理諮詢師曹懷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