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2 毛泽东诗词——诗词中的骨气

骨气,就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最起码的精气神。骨气,就是要挺直腰杆,有脊梁骨;没有脊梁骨,没有硬骨头精神,就只能任人宰割,任人凌辱,永远是站不起来的奴隶、奴才。毛泽东作为政治家、哲学家、诗人、开国领袖、一代雄主,既是伟大的民族英雄,更是伟大的国际主义者。他的一生,就是挺直脊梁同各种艰难困苦,同各种各样的敌人进行斗争的一生,是不向邪恶势力低头的一生,无论是在党和军队的初创时期,还是在革命战争年代,或者在和平建设时期,毛泽东都有着强烈的自立自强意识。

毛泽东诗词——诗词中的骨气

正是因为有毛泽东的硬骨头精神、走毛泽东的自立更生之路,因而我们打败了国内外极其凶恶的敌人,在极其贫穷落后的基础上,新中国在较短时间里建立起比较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研制出了代表国家实力的原子弹、氢弹和导弹、人造地球卫星……

那么,毛泽东的骨气在他的哪些诗词中有所表现呢?

七绝·咏蛙

独立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春天我不先开口,那个虫儿敢作声。

见于1987年7月17日《羊城晚报》徐秋良《毛泽东诗》

这首诗是毛泽东16岁时,在湘乡东山书院读书时,因为家穷,又不是湘乡人,遭受湘乡富家子弟歧视而写的一首咏物诗,其藐视权贵,敢为天下先的骨气、傲气、志气充其字里行间。

这首诗通过对青蛙所处的环境和它的形象以及心态的描述,深刻地表现出毛泽东少年时期的远大抱负和博大的胸怀。既对那些富豪子弟嘲讽蔑视,又表达了年轻的毛泽东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尚还朦胧的领导群伦的英雄意识。这首咏蛙诗气魄很大,作者托物言志,以蛙自比:虽是小人物,也有龙虎之姿,也有不凡气概。

十六字令三首

一九三四年到一九三五年

其一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其二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其三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毛泽东诗词——诗词中的骨气

这三首小令都专门以山为题材,它们虽然没有像其他词那样标明词题,但每首的头一个字“山”,可以说即分别代表着各自的题目。描写了长征路上的山,气势博大雄浑,豪放洒脱,气韵天成,尽显山之体势、风骨,也折射出作者宏大的胸襟和抱负。既是歌颂英雄的红军,也是自喻,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家敢于把天“捅一个窟窿”、敢于蔑视困难、敢于把旧世界打一个底朝天,又敢于顶天立地的英雄本色。

这三首小令所写重点不同,合起来却是完整的组诗。它们共同的显著特点在于运用了整体象征的创作方法。作者用山的形象来象征红军形象,通过精巧艺术构思,让象征者与被象征者在气势、气概、精神、气质诸方面,获得了内在联系。三首各写出一个侧面、一个特点,表面上处处写山,写山峦姿态,山野情趣,翻山滋味,实际上是处处借山象征红军,通过咏山来歌颂红军。它们既都是写山,同时又都是写红军,既是咏山曲,又是歌颂英雄红军的乐章。

十六字令三首虽是小令,但格调却是雄浑豪放的。意境磅礴、壮观、豪迈;夸张、比喻、象征、衬托、赞叹、抒情、寄意并举;同调重奏复沓、往复旋还,节奏紧凑,回肠荡气,非同凡响。

七律·和郭沫若同志

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

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

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

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七律·和郭沫若同志》是毛泽东写于 1961年11月17日的一首诗。

上世纪六十年代,赫鲁晓夫修正主义破坏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美苏两霸联合向我国施压,在1960年7月,苏联突然撤走援华专家,撕毁中苏合同,挑起中苏边境纠纷,任意践踏国家间的关系准则,推行世界霸权主义。1961年10月,赫鲁晓夫召开苏共二十二大。1961年11月17日,毛泽东便写下了这首《七律·和郭沫若同志》,用艺术的形式概括和总结了共产主义运动的斗争规律,给共产主义战士指明了斗争的策略。《七律·和郭沫若同志》就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自信、自尊,面对妖孽无所畏惧、敢于斗争、敢于降妖除魔的硬骨头精神。

本诗的艺术特点主要是采用借喻等手法,形象地揭示出写诗的目的,蕴意丰富,很有吸引力。诗词语言精练,比喻恰当,想象丰富,寓意深刻。“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借此比喻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上,一些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和势力也可能在一个时期内气焰嚣张,制造什么千里尘、万里埃,但到头来只能像白骨精那样落得一个可耻的下场,同时也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自信、自尊,面对妖孽无所畏惧、敢于斗争、敢于降妖除魔的硬骨头精神。

毛泽东诗词——诗词中的骨气

七律·冬云

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

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

《七律·冬云》是毛泽东1962年冬天所写的词。

写这首诗时正好是作者的69岁生日,国际国内形势依然严峻。正值隆冬,写实但实景中蕴含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以景寓情,作者再次抒发“无限风光在险峰”的豪情。诗中作者形象地展现了这种“黑云压城城欲摧”的紧迫状况,一展早年英迈豪气,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独驱一切“虎豹豺狼。这二句的“虎豹”、“熊罴”都指反动派邪恶势力,同时在诗意上又与冬景相谐调。

诗人以“白絮”喻满天大雪,以低沉的“冬云”、纷飞的大雪、凋零的“万花”象征险恶的国际环境,以“英雄”“豪杰”象征大无畏的诗人所代表的中国人民,以“虎豹”“熊罴”象征强大的国际反华势力,以“梅花”象征历经磨难更坚强不屈的中华民族,以“苍蝇”象征屈从于强权的国家和政党。同时将险恶的环境与抒情主人公的坚强意志对比,将软弱渺小的“苍蝇”与傲雪挺立的“梅花”对比,一反一正一丑一美,以反写正、以丑突出美,有效地加强了表达效果。

这首词成功地运用了比喻、象征、对比的艺术手法,交替使用、相得益彰,有力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意志。抒情气势雷霆万钧如入于无人之境, 又一次体现了诗作大气壮阔的特征。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

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

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

正西风落叶下长安,飞鸣镝。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

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毛泽东诗词——诗词中的骨气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是1963年1月9日毛泽东从《光明日报》上读到郭沫若的词《满江红》后,非常感动,自然激发起胸中久蓄的诗情,所创作的一首鼓舞人心的反霸权主义的词。此词直抒胸臆,是一首"反霸权"的战斗檄文。首次公开发表于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12月版的《毛主席诗词》。

1962年冬,中国刚刚走出三年困难时期的困境,中苏关系又开始紧张。同年年底,郭沫若填《满江红》一词,借此表达中国人民面对反华势力,团结一致,坚持斗争的必胜信念,同时也歌颂了毛泽东、毛泽东思想、坚强的中国人民。毛泽东读后当即作此和词。本来郭词写的理直气壮,富有激情,但无意间似乎把反动派的声势过分看重了些:“沧海横流”、“天垮下来”、“世披靡矣”,未免言过其实。毛泽东的和词,就是针对这一点而发的。诗人高昂的时代巨人的头颅,对几伙苍蝇、蚂蚁、蚍蜉等害人虫,投以蔑视的目光,给以憎恶得申斥;并意气风发,大义凛然,发出了战斗的号召,显示了胜利的信心。将词当成了一篇战争檄文,整首词洋溢着快人快语的激愤。

这首词自始至终贯穿着反帝反霸、捍卫马列主义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思想意志。上片多用典故,对霸权主义者的反华行径予以嘲讽、揭露和鞭撘,笔调冷峻而不乏诙谐。下片则“高吟肺腑走风雷”,融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热情歌颂风起云涌的世界革命,风格雄浑壮伟。上下片浑然一体,形成大开大合波澜起伏的艺术特点,表现出一种至大至刚的气概之美。

毛泽东诗词——诗词中的骨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