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7 西游记紫金葫芦等太上老君五件宝贝——寓意教训孙悟空虚名

西游记紫金葫芦等太上老君五件宝贝——寓意教训孙悟空虚名

世人好小术,小术不是道

——象眼中盲人

一样的东西不一样的人用,天壤之别了,修金丹讲的是练内丹,是譬喻人身如鼎炉,心念为火,一到外道歪道手里就成了真铅真汞,一不小心却也歪打误撞,发明了火药,火药也一样,可以开山修路炸桥之益用于人们,一样可以变成硝烟战火,黑气滚滚,使人们苦受水深火热之灾。

是以,常言道,败坏佛的是念佛人,败坏道的是修道士。经是好经,物件是好物件,关键在人咋理解咋用喽。

西游记到了莲花山莲花洞金角银角这章节。最让少儿与喜欢神话故事的年轻后生津津乐道的是那太上老君的五样宝贝:紫金葫芦、羊脂玉净瓶、炼魔剑、晃金绳、芭蕉扇。

西游记紫金葫芦等太上老君五件宝贝——寓意教训孙悟空虚名

其实,安排这五样宝贝的真实用意更应该是这样的:

五件宝贝都是老君修仙练道的家用物什,原著里太上老君对孙大圣道:“葫芦是我盛丹的,净瓶是我盛水的,宝剑是我炼魔的,扇子是我扇火的,绳子是我一根勒袍的带。”呵呵,除了七星宝剑是防身炼魔的武器,别的四样几乎都是普世救人练仙丹药的家当工具嘛,然而,到了邪魔外道手里就成了偷盗淫窃,欺世盗名的秘密武器,而且是非同小觑的害人夺命的法宝。

譬如紫金葫芦本是装仙丹之用的,结果用成装人的,能装一千多人哩,用法是,把葫芦塞子拔开,口朝下,底朝天,想装谁,叫一声对方的称呼,只要对方答应,“嗖”地一声就收进了葫芦里,最为可怕的是,盖上葫芦盖子,莫想在逃出来,连七十二般变化,神通广大的猴子都撞不出来,结果猴子还是变戏法骗妖魔得以逃出。杀个人就是蒸煮吃了,还会剩点毛发,这葫芦,一时三刻便把收进的人化为脓水。却连一点痕迹证据都不留。这宝贝简直可怕。

西游记紫金葫芦等太上老君五件宝贝——寓意教训孙悟空虚名

葫芦是喊名号,只要你敢应就被收走了,不论是齐天大圣、孙悟空、孙大圣、孙行者、者行孙、行者孙、等等都是名号而已,因此,当晃金绳捆了孙行者,然后,原著交代,孙悟空在已经知道了紫金葫芦如何装人的应用之后,还是第一次被紫金葫芦收入了,那是孙悟空犹豫不决自以为是,影视拍的是孙悟空回答的是爷爷在,原著写道行者暗想道,“若是应了,就装进去哩” 那魔道,“你怎么不应我?”行者道:“有些耳闭,不曾听见。”那怪物又叫声“者行孙。”

行者在底下掐着指头算了一算,道:“我的真名字叫做孙行者,起的鬼名字叫者行孙。真名字可以装得,鬼名字好道装不得。”却就忍不住,应了一声,“飕”的被他吸进葫芦去,贴上贴。

西游记紫金葫芦等太上老君五件宝贝——寓意教训孙悟空虚名

这意思就是呀,不论真名假名都是名号而已,不是真我,执于声名,就被声名装入葫芦,糊里糊涂。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玉净瓶也与紫金葫芦一样的用法。晃金绳,更不用说了,名缰利锁,纵你有七十二般腾挪变化,只要好名争利的心存在,都一样被捆绑,原著云,“褪至颈项之下,就是一个金圈子。”老君的一根勒袍带,到了邪魔外道手里就成了绑人捆人的金圈子,呵呵。

另外一个比较巨大讽刺邪魔外道的是,雌、雄紫金葫芦。原著云:那魔捶胸顿足道:“天那!只说世情不改变哩!这样个宝贝也怕老公,雌见了雄,就不敢装了!”哈哈,邪魔外道,阴里阳气,采阴补阳,烧丹炼汞,等等,世人好小术,小术不是道。伏气弄成服气,差之毫厘谬之千里矣。

西游记紫金葫芦等太上老君五件宝贝——寓意教训孙悟空虚名

西游记紫金葫芦等太上老君五件宝贝——寓意教训孙悟空虚名

综上,如果说前两章节“四圣试禅心”是收拾教训了猪八戒贪欲色心不除,“碗子山波月洞黄袍怪”显然收拾教训了唐僧善恶真假不分,那么。其实莲花山莲花洞这一章节无疑主要是在收拾教训孙悟空孙大圣的虚名之心不灭的。声名货色,邪魔外道,不是修道的正性本心喔。

西游记紫金葫芦等太上老君五件宝贝——寓意教训孙悟空虚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