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6 浙江金華 馬路變成免費停車場?

“霸道” 車影響市容市貌  近日有市民向本報反映,稱在市區一些路段有殘破車輛長期停放影響市容市貌。此前,也有多位市民反映共享單車扔在路邊無人管。為此記者實地探訪,發現市區多處路段的確有長期“霸道”的廢舊車,甚至有的路段被當做共享單車停車場,有礙市容市貌、影響城市交通。  無主車長期“霸道”  市區南苑路人流量一直很大,廢棄車輛還佔據著原本就狹窄的老城區道路。路邊的人行道上一輛起亞轎車輪胎已經全癟,車牌還算完整,幾步之遠的停車位裡還有一輛轎車同樣積滿灰塵。記者看到環衛工人要趴在地上用工具將垃圾勾出,才能清理乾淨。路過行人告訴記者,這輛車已經在這裡好久不動了,但沒人知道它的主人是誰。廢棄車佔據了本就不寬敞的道路,往來車輛在經過時都需要拐一下繞行。記者看到汽車擋風玻璃上的年檢標誌到期年份是2016年,意味著這輛車很可能已經在這裡趴了2年。  根據市民反映隨後記者來到市區八達中路與九峰街北側路口,在馬路東側發現6輛廢棄車輛,車頭向北停於路邊,其中2輛車門已損壞,有5輛車沒有車牌,車內被拆得破敗不堪。這些車玻璃上落滿厚重的灰塵,顯然已有些日子沒人使用。一輛農用車車斗裡還堆滿了垃圾,車附近有路人隨手丟棄的香蕉皮、玉米棒等垃圾。 制度缺位才是真    記者採訪中發現,汽車被“丟”在路邊,往往是有特殊原因的。有些是車輛原因如接近報廢,而維修代價過高,或就地當做倉庫貯存貨品。有些是車主原因,如入獄、失蹤,或因事長期出差出國離開金華,有人形象地稱這些廢舊車輛為“殭屍車”。  對於這些長期佔路、破爛不堪的廢棄車,市民表了諸多不滿。家住市區南苑的市民王女士指著路邊一輛廢棄車連說“路這麼擠了還佔道,管理部門不知道啊。”記者從城管執法部門獲悉,市區內對於廢舊車輛的清理工作,是與交警部門聯合執法的,因為清理廢舊汽車必須進行摸底工作,需要通過車牌號等車輛信息,確定車主身份並與之聯繫,然後再製定拖車方案。  別看有的汽車放了好久,外觀也極其破舊,其實還是有主人的。城管人員曾在清理廢舊汽車後車主出現,硬是咬定車輛裡放著購物卡等貴重物品要求賠償。還有一些舊汽車有正規合法的手續,沒到報廢期,沒佔用公共場地,只能加強現場監督。  很多車主並不瞭解汽車報廢政策,通過專業公司為 “歇”在路邊的廢舊汽車申請報廢手續簡單方便,還能獲得車輛殘餘價值。“無法行駛的報廢車我們可以上門拖車。”市區賓虹路某回收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老舊汽車的報廢要經過車主的申請、車管部門的審批,以及汽車報廢企業的回收才算最終完成,“停在路上的廢舊汽車未經車主同意,是不能由政府部門擅自進行車輛報廢工作的”,不過執法部門可以對“無主”汽車進行公示,公示期內車主未出現的,可將廢舊汽車拖至別處進行妥善停放,並等待車主出現再處理。 

浙江金華  馬路變成免費停車場?

限時停車超時拖走  車輛涉及物權問題,因立法還不完善,管理長期歇在路邊的“殭屍車”,讓執法部門棘手又尷尬。記者瞭解到,一些城市為應對執法困局,如深圳警方規定被查扣的“殭屍車”,交警將通過郵寄、公告等方式向車主送達法律文書,車主須及時到交警部門接受處罰,在接受完處罰並補辦相關手續後可將車輛取走。經公告3個月仍不來接受處理的車輛,依據相關規定上繳財政統一處理。  市區主要道路車位都是限時停靠車輛,只要超過時間警察就會來開罰單,時間再長點就直接拖走,這樣就不會出現“殭屍車”佔道、卡位的現象。而歐盟2007年的強制性汽車回收政策規定,各大汽車製造商要對旗下即將報廢的汽車負責,保證每輛車的回收和處理都是免費的。如歐寶會通過一個名為“綠色汽車”的全國網絡,完成回收工作。而且國外跳蚤市場等二手平臺很普遍,大到汽車小到日常用品,通過交易與交換,人們可以將自己用不著的東西換回用得著的東西,達到“變廢為寶”的目的。  舊車報廢並不難,在證件與車輛齊全及相符的情況下,回收公司會考慮報廢汽車的殘餘價值,根據市場行情、車況及車輛類型確定合理的回收價格。“有些車主並不清楚相關政策,只是把舊車扔到路邊,既無法利用又擠佔道路空間,還可能造成安全、環境衛生等一系列隱患,不如進行車輛報廢來的划算。”市車管所有關負責人這樣提醒市民。   單車堆積生鏽破損

浙江金華  馬路變成免費停車場? “上百輛的自行車堆積在道路兩側,甚至比附近工廠的工人還多,很多車輛數月都沒有人使用,這樣的情況正常嗎?”日前市民張先生致電本報熱線,反映市區熟溪路附近堆積大量閒置的單車,言語中充滿惋惜。昨天記者在現場走訪時看到,滿眼的共享單車密密麻麻地擺放在道路兩側便道,一眼望不到盡頭,目測大概有將近一里長的距離,甚至已經從便道蔓延到了馬路上。仔細觀察,這些堆放在此的單車因長久未用,已經出現不同程度破損、生鏽和被刮花二維碼的車輛。記者在現場駐足了十分鐘,並沒有見有人在附近管理,也未見有市民騎用。 “這麼多的共享單車投放在相對冷清的路段,只能說是浪費資源,更不應該堆積在這裡佔用人行道路。”張先生告訴記者,共享單車的推出給不少市民解決了“最後一公里”的出行煩惱,也解決了部分私家車車主就近出行停車難問題,他平時短距離出行也會騎用。但是據他觀察有些單車為投放而投放,熟溪路只是開發區的一條小道,單車成排堆在這裡很長一段時間了,一直未見有相關運維人員過來處理,讓人懷疑這些嶄新的共享單車只是為了吸引風投而堆積在此的,不免讓人覺得浪費和惋惜。 城管執法部門早已出臺過單車管理辦法並約談各類“共享單車”在金的合夥人代表,明確告知企業有責任、有義務遵守我市市容管理相關法律法規,維護良好市容環境秩序。接下來將加強巡查力度,杜絕共享單車亂停放,積極借鑑其他城市針對“共享單車”亂停放問題的治理經驗,結合日常城市管理工作,加大對“共享單車”亂停放行為規範力度、執法力度,讓共享單車更好的服務市民。(本報記者方令航 攝影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