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9 達人為你詳解高考志願填報專有名詞

很多家長不理解:“我報了某個學校,但卻沒有投進去,家長,這不是因為你沒有達到投檔線,而是輪到你投檔時,你報的學校沒有計劃了,所以你投不進去。”

在所有人的概念中沒有投進去,就是沒有達到投檔線

沒錯,從結果看,你沒有投進到你填報的學校,是因為你沒有達到所報學校的投檔線。從前面分享的文章中大家應該知道,投檔線不是在投檔前由學校劃出來的,而是投檔完成後,所有入檔考生的最後一個人的分數才是投檔線。那也就是說,在投檔的過程中,是沒有投檔線的,既然沒有線,就沒有達到投檔線之說呢?【金榜志願通的主要功能就是可以精準快速的預測當年在湖南招生的學校投檔線】

達人為你詳解高考志願填報專有名詞

2017年預測廈門大學投檔線為619分

達人為你詳解高考志願填報專有名詞

2017年實際投檔線是617分

另外,還有可能有一個特殊的情況,比如投檔線就是600分,那也就是說最後一個入檔的人的分數就是600分。而你也考了600分,可你卻沒有入檔,但你達到了投檔線啊,為什麼沒有入檔呢?

那是因為你和他雖然都是600分,但可能他的語文成績比你高,於是他的排名比你靠前,他比你先投檔,他投完後,這個學校的計劃就滿了,所以在公佈的投檔線中語文、數學和外語的分數就是這個他的成績。而輪到你投檔時,沒有計劃了,雖然從結果看,你也達到了投檔線,但你仍然入不了檔。【友情提示:湖南考生在分數相同的情況下比較語數外排序】

下面詳細講解高考志願填報的幾個專有名詞。

1、徵集志願

當整個投檔結束後,有的考生可能由於填報的不當,檔案沒有投出去,滑檔了;還有的考生雖然檔案投出去了,但由於各種原因又被學校退出來了。那麼這些滑檔的,

退檔的考生又怎麼辦呢?再者還有的學校由於各種原因,計劃沒有投滿,或者有學生被退檔導致空出了計劃,這些學校空出來的計劃又怎麼辦呢?

這時候在第一批投檔錄取結束後,省教育考試院就會在湖南招生考試信息港昭告天下,說還有哪些學校有多少計劃空缺,分別是哪些專業,所有滑檔的、退檔的考生可以再填一次志願,這就是徵集志願

很多家長對徵集志願有一個誤解,覺得徵集志願就是所謂的補錄,而補錄時分數應該是比較低的!

我告訴你,你的這個理解是錯誤的!

徵集志願由於計劃相對很少而考生數相對較多,這中間還包括志願填報不當造成滑檔或各種原因被退檔的高分考生,因此正常情況下:

(1)徵集志願除了一些很一般的學校及中外合作類的學校外,大部分學校的徵集投檔線往往高於第一次投檔的投檔線,有的學校甚至會高出很多。

(2)徵集志願不一定沒有好的學校,但基本上不會有太好的專業。

對於考生來說,如果你的志願走到了徵集志願,應該說你的志願填報是失敗的,徵集志願只是亡羊補牢而已,如果你這時候還去糾結好學校好專業,未免有點矯情了。

2、批次控制線

目前國內的高校在錄取時,通常會把大學劃分成三個或者四個層次:即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本科三批(很多省份把三本和二本合併成了一個批次)和高職高專(大專),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一本,二本,三本……

那麼,對於高考來說,我怎麼知道我能填報哪個批次的志願呢?這就需要用到批次控制線,也就是我們經常看到的一本線,二本線……他的專業名稱叫批次控制線

達人為你詳解高考志願填報專有名詞

批次控制線圖

批次控制線就是用來控制哪些人可以填報哪個批次的志願。如果你上了一本線,那麼你可以填報所在一批次的志願;如果你上了二本線,那麼你可以填報除一本以外的所在二本批次志願。那如果你上了二本線,你能不能填報一本志願呢?

答案是:可以,但那是無效的志願,你填了也沒有用(徵集志願時會有特殊情況,對於農林地礦遠洋這樣的艱苦危險專業還有省內一些無法完成計劃的一本學校,可以允許在一本線下一定分數內錄取,通常不超過20分。如果你沒有達到一本線,但離一本線的差距比較小,那麼你可以試試填報這樣的一本學校,也有錄取的可能)。

既然一本線控制了哪些人能夠填報一本的志願,家長們,尤其是女家長們難免就要吐槽了。今年考的這麼難,考試院把一本線劃這麼高幹嘛,不會劃低點啊,湖南的考生還能多考幾個一本的。其實批次線不是哪個人人為的劃出來的。那他是怎麼確定的呢?打個比方,如果所有一本學校理科在湖南當年招生計劃的總數是20000個。那麼,乘上一個比例,通常是20%,就是24000,然後看看理科的第24000名是多少分,他是多少分,一本線就是多少分。

也就是說,無論是投檔線還是批次控制線,都不是人為劃分的,而是由考生的考分和招生的計劃數來決定的。

3、實考分與檔案分

細心的家長可能還會發現,在我們公佈的高考分數中有的同學是一個分,有的同學卻有兩個分,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實際上每個考生都有兩個分數:一個叫實考分,也就是你高考時所有卷面分的總和;還有一個叫檔案分,是你的實考分+政策性加分。只是對於沒有政策性加分的考生,這兩個分是相等的。政策性加分包括很多方面,考生可以百度或者直接找我索取《**年湖南省高等學校招生實施辦法》,裡面列出了當年所有可以加分的政策。

政策性加分一般分成兩類,一類是全國性加分,一類是地方性加分。投檔時,所有的學校都認可考生的政策性加分,但認可的程度並不一樣。對於全國性加分,是全國所有的學校都認可的,而對於地方性加分,則只有湖南省的省屬院校認可。

比如與大家關係比較密切的是少數民族加分。湖南省的少數民族加分包括三種:

(1)在少數民族聚集地的加分,這是全國性的加分,是20分;

(2)在少數民族過半地區的,可以加10分;

(3)散居的少數民族加分,是5分。

後兩項是湖南省的地方性加分

假設中南大學的投檔線是610分,某考生考了606分,但享受10分的少數民族加分,那麼他能不能入檔到中南大學呢?

答案是:不可以,因為這10分是湖南省的地區性加分。而中南大學隸屬於教育部並不是湖南省教育廳,所以他並不認可這10分的地區性加分。在湖南省與中南大學同校性質的學校還有湖南大學國防科技大學隸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也不認可10分的地區性加分。

4. 一分段表與投檔分表

既然我們投檔是按照排名來投檔,那麼家長和考生怎麼知道自己的省排名是多少呢?這個問題確實是比較搞笑的一件事,就是我們的投檔是按照省排名來投檔的,但主管部門卻並不會公佈考生的準確排名。

於是又有很多家長開始吐槽,這又不是國家機密,為什麼不能公佈給我們呢?其實不是這樣的,知道自己的準確排名,並不一定對填志願有很大的好處,反而可能有負面的影響。

雖然沒有公佈精準的排名,但省考試院在每年的6月25日14時公佈高考分數的同時,會公佈一個叫一分段表的東西.家長可以通過這個表,大致上推算出自己的省排名,並依據這個排名進行志願的填報。為什麼說是大致上呢,我們先來看看一分段表長什麼樣子:

達人為你詳解高考志願填報專有名詞

2015、2016、2017年的一分段彙總表

這個表要怎麼看呢?首先要看大列,每一年有兩個大列,一個是含全國性加分的,另一個是含全國性和地方性加分的。這兩個有什麼不同?

簡單的說,如果你報外省的學校(含湖南的湖南大學、中南大學、國防科大),你要看的是含全國性加分的這一大列;

如果你報省內的學校(不包括湖南大學、中南大學、國防科大),你要看含全國性和地方性加分的這一大列。

接下來,我們來看怎麼看自己的省排名:

達人為你詳解高考志願填報專有名詞

2016年一分段表舉例圖

2016年一分段表中708分,全省只有一個人,毫無疑問,他是全省第一,狀元,這個沒有問題。

704分,這兒有問題了,同時704分的有兩個人,這兩個人分別是第二名和第三名,可是他們並不知道自己誰是第二,誰是第三,我們也不知道,只有考試院知道。

大家應該知道分數越靠後,同分的人就會越多:

達人為你詳解高考志願填報專有名詞

定位排名

比如623分,一共有127個人,在他前面的624分,最後一名是2946名。那麼,如果你考了623分,從這個表你就知道,你的省排名是在2947~3073之間。如果你是個樂觀派,你就把自己當2947名去奔走相告,如果你是個悲觀派,你就把自己當3073名去暗自神傷就好了,但你沒有辦法知道自己到底是這127個人中的第幾個,也就是沒有辦法知道自己的精確排名。

那麼,在填志願時,一般來說,我們應該都要把自己當作這127個人中的最後一名,也就是3073名來考慮,從而增加自己志願的穩妥率。

因為各位家長無法知道自己孩子的準確的省排名,而是通過一分段表來大致推斷出自己在哪個排名區間內。同時,為了保證自己志願的穩妥率,我們在填志願時,如果把自己當作這個區間的最後一名更穩一些。

說到這兒,我們不妨也說說投檔線表,家長們在填志願時,往往會用往年目標學校的投檔線作參考,考試院在公佈投檔分時,通常是這樣的格式:

達人為你詳解高考志願填報專有名詞

投檔表格式

大家可以看到在每個學校的投檔線的後面,還有語數英的成績,很多家長以為這是單科限制,以為是除了總分要達到外,語數英還分別要達到這個標準,其實不是,我們之前已經說了,這個投檔線不是劃出來的,而是由進檔的最後一個人的考分決定的。既然投檔線不是劃出來的,當然更不需要再劃語、數、外的單科限制了,這個語數外的成績放在這裡,實際上是讓你明白,你和他成績一樣,為什麼他進檔了,你沒有進,是讓你自己去比較語、數、外的成績。

5. 退檔的原因

也有家長問,考生的檔案投到考試院後,為什麼還會退出來呢?

退檔的原因有很多:

第一種是由於投檔的人數造成的,投檔時,並不是按照每個學校的招生數進行1:1的投檔,而是要乘上一個比例。通常來說,這個比例在105%~120%之間,也就是某個學校有100個計劃,要錄100個人,那麼投檔時會投105~120個給他。這主要是便於學校進行挑選,那麼這超出計劃的部分,就有可能被退檔,不過由於退檔後考生並不能去自己填報的下一個學校,而是直接去徵集志願了,對考生的影響太大。近年來,這個投檔比例各個學校一般都控制在105%以內,這樣多投的學生學校就可以用機動計劃進行錄取從而做到進檔不退檔。

那麼,家長怎麼知道學校的投檔比例是多少呢?請大家去看每個學校的招生章程,注意:是招生章程不是招生簡章。這四個字在我們後面的課中會反覆的講到,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招生文件。

第二種就是由於考生自己填報時的不當引起的退檔,比如所填報的專業都無法錄取,比如身體不能滿足專業的要求,比如所報的專業有特殊的要求而自己無法達到等等,這中間又以所填報的專業都無法錄取的情況最多。

第三種是單科不合格,比如某高校是全英文教學的,規定了英語成績不得低於90分。

第四種是體檢受限制,受色盲和色弱的影響,部分的專業是限報,不重視體檢要求,你報了這些專業而造成退檔。

如果你是考生家長或者是老師或者是考生,如果你認為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記得收藏,同時更希望你分享到朋友圈,讓更多的家長及考生受益。

達人為你詳解高考志願填報專有名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