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如何看待刘心武先生的长篇小说《钟鼓楼》?

勇敢坚强ygjq


不少人对刘心武先生解读《红楼梦》和续写红楼很感兴趣,其实,刘心武的小说更值得一看。

看情怀,看责任感,《钟鼓楼》里都有。

想了解北京四合院生活,《钟鼓楼》里有。

想寻找京味文字的内涵,《钟鼓楼》里有……

刘心武的成名,是从他的短篇小说《班主任》开始的。这个短篇被视为“伤痕文学”的代表作。《钟鼓楼》是他随后发表的长篇小说,曾荣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

《钟鼓楼》讲述了一天里发生的故事,在北京一个古旧的四合院里,薛大娘的儿子要结婚,就是这样一件事情。

这其中贯穿了诸多人物,每一个人物身上,女有着不同的故事,普通老百姓在那个特定时期里的悲欢离合,被一一展现。读小说时,那些人物似乎都化作鲜明的形象,让人想到他们的模样,他们的阅历,他们的生活。

由于小说里人物太多,关系错综复杂,《钟鼓楼》的叙事结构很独特,刘心武运用蒙特奇写法,多视角地转换人物和场景,这其中又采用了顺叙,插叙和倒叙等。

在语言方面,刘心武显现出十足的京味,小说里的四合院,饱含浓郁生活气息,中间穿插介绍的民俗民风,让人读来很有趣味,也颇长见识。

《钟鼓楼》从诞生到现在,有三十多年之久。可是再去阅读它,还会令人唏嘘不已。

历史事件对普通人生活的影响有时是巨大的,即使不愿提及,即使想刻意漠视,它却依然存在,就在那里,不多也不少……


世界是一本书,人生是一份缘。关注兰阇读书,知识与魅力与您同在!


兰阇读书


看到有人问到刘心武的《钟鼓楼》,难免感慨。刘心武这个人的名字,近些年跟红学纠缠在一起,小说家的身份早被人遗忘了。而文学这个“老东西”,成天被人说“死了”,偏偏还活着。

其实说起来,当年的刘心武在小说创作上绝对算得上一号人物。我读他的作品比较多,小半是因为很早就接触他写的儿童文学作品,主要原因则是亲近他不那么流俗的文学观念。须知,当时的流俗指的是所谓的伤痕文学、反思文学以及后来的寻根文学。略带讽刺的是,刘心武在1977年发表的短篇小说《班主任》后来被公认为伤痕文学的开山之作。

《钟鼓楼》我读得也很早,30多年前读的。那时候没多少钱,1985年的书价,两元三毛五分,够我在中学食堂吃一周的午饭了,相当昂贵,所以买书和读书的印象都很深。

现在想起来,《钟鼓楼》还是一部不错的小说。刘心武用一种非常平和的视角和语气来描述北京市民的日常生活,这在当时是少见的。那时候大多数作家的笔触都有一种过于饱满乃至矫饰的情绪,要么愤怒,要么悲伤,要么控诉,要么憧憬,要么缅怀,唯独缺乏刘心武那样的态度——对现实世界的锅碗瓢盆鸡毛蒜皮给予宽容和善意。在我看来,《钟鼓楼》延续了刘心武在中篇小说《立体交叉桥》里体现出来的价值观和创作理念,只不过似乎更加平实一些。

就创作技巧来讲,《钟鼓楼》一度让人有新颖之感。毕竟,将市民的悲喜人生浓缩到一天来书写,很考验作家谋篇布局的能力。但是如果将这部小说放到更大范围来比较,技艺上并无多大的创新意义。时间的凝练,空间的布局,刘心武固然领先于当时的国内作家,但是与多数西方经典小说的距离相当明显,至多可以和老舍的《四世同堂》有得比较的空间。

更大的问题还是出在刘心武的创作理念上,这方面《钟鼓楼》可谓优劣尽展。因为他对市民生活的宽容不是基于深刻的理解,而是基于“你好我也好”的一团和气,这使得整个小说满足于清明上河图式的白描,未能触及人性深处。因此,《钟鼓楼》里的人物没有一个给读者留下难以磨灭的形象。而说到底,刘心武没有创造出一个独一无二的文学人物,在于他对人性缺乏洞察的勇气。

当然,我是拿文学的高标准来要求他了。事实上,《钟鼓楼》既是刘心武的巅峰,也是中国现当代小说中标志意义的作品。今天的大多数中国文学作品,还不及三十年前的刘心武呢。


西闪


"北京城中轴线的最北端,屹立着古老的钟鼓楼。鼓楼在前,红墙黄瓦。钟楼在后,灰墙绿瓦。鼓楼胖,钟楼瘦。尽管它们现在已经不再鸣响晨钟暮鼓了,但它们映入有心人的眼中时,依旧巍然地意味着悠悠流逝的时间。"


《钟鼓楼》叙述了钟鼓楼附近的一条胡同中的一个四合院每个人的生活,从他们过去和现在的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出那时候的北京翻天地覆的变化和始终难以根除的旧习俗、旧思想。以薛大娘一家的喜事为线索,慢慢的这个四合院里的每一个人都出现在我们眼前:朴实市井的薛家、京剧演员澹台智珠一家、局长张奇林一家、热心但不知分寸的詹丽颖、新旧两代并存的荀家、艰苦贫穷的郝玉兰一家、丐帮后人卢宝桑、小流氓姚向东、老实的编辑韩一潭一家、离过两次婚依旧追求爱情的慕樱......这些鲜明的特别的人一起住在这个古老的四合院里,在彼此的生命中留下痕迹,或深刻或浅淡,共同书写着老北京的百姓历史。

1982年12月12日,北京钟鼓楼下,一个九户人家的四合院。早上五点,里院西屋的薛大娘郑重撕下今天的日历,她的小儿子薛纪今天办喜事。快8点了,预定接新娘的车还没来,薛大娘让丈夫到门口等候。新娘新郎都是售货员,经人介绍而成。薛家老两口拿出300元,给新娘买了一块手表,新郎把它放在抽屉里。第一个到达的客人是卢宝桑,他是一个搬运工,愚昧又自轻。临近中午,小汽车接来了新娘,作陪的是女方的七姑。薛家的婚宴上来了一位不速之客——小流氓姚向东。卢宝桑在婚宴上借酒耍疯,姚向东趁乱偷走抽屉里的手表,引起一场风波。下午,薛家大儿子赶回家,正赶上母亲与邻居为自来水管上冻的事情吵架,经过住在耳房的海老太太的劝解,事件才平息。

《钟鼓楼》不同于一般小说具有曲折的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有一个到几个主要人物,结构上也不同于常见的"一环扣一环戏剧性推进的结构",以及"串珠式""波浪式"的结构,它不集中对一个主要人物,一个主要事件作纵向的深入描写,而是从一点,从一个人开始,作横向的刻画,从而引出一个个活生生的,有独特经历的,思想的普通人。展现出这一批"芸芸众生"的喜怒哀乐,形成一副当代北京市民生活的生态群落图。

作者着力于一群社会普通人群的雕刻,这人群中的每一个人,都有着他自己的独特的价值。这部长篇小说所刻画的四十多个人物,上至中央干部,下至市井小流氓,中间包括工人,农民,学生,服务员,知识分子,文艺界人士等各类人物。这些人物,思想,性格各不相同。勤劳,有着美好心灵的荀兴旺,和丈夫有着矛盾的智珠,努力钻研工作的荀磊,努力向上学艺的路喜纯,逐渐堕落为小流氓的学生姚向东等等,形形色色的人物显示了社会生活的人生百态。

于老北京,作者实在是有太多情。小说中作者花了很多篇幅和精力介绍北京城,从鼓楼旁善恶因袭的民间传说,到鼓楼地安门一带胡同构造乃至变迁,甚至借胡爷爷和海老太太的嘴讲述一百多年间的京城百态,繁华治乱与国运民生。其中,作者花了一篇的篇幅详细介绍老北京的四合院以及隐藏其中的民俗与文化。古老的京城,多少韵味是埋藏在一砖一瓦,一笑一顰中,不管你爱与不爱,都是历史的尘埃。


一往文学


刘心武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红学研究家。《钟鼓楼》是刘心武先生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荣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

这部作品无论是从艺术技巧,还是文学价值方面都值得大家看一看。《钟鼓楼》讲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钟鼓楼附近的人们的生活图景,比较全面的展示了京都平民的生活。

全书的时间线索也特别清楚,所有叙述都集中在了一个星期天,从卯时(凌晨5点到7点)开始一直讲述到申酉之交(下午5时整),说的与其他几家同住一个四合院的薛大娘为儿子娶亲的故事,中间穿插着四合院其他几户人家各自的故事,采用了插叙、倒叙的手法讲述,以点带面。虽然作品只选取了星期天这一天作为讲述的时间,但却能让读者看到更多其他时间发生的事,这就是作品的高明之处。

再看文学价值,《钟鼓楼》展示的众多平民的生活,你无法就看出谁是主角,无法一下概括出这部作品的主题和思想内涵,他就是像生活本身的纷繁复杂,你会因此产生更多的思考。理想的生活总是太少,生活就是不停地充满着变数,让人始料不及。你看到的就像是生活的本来面目,也有人称这部作品为“一部洋溢着浓郁京味的现代《清明上河图》。”值得一看。


小妖有话说


个人以为刘心武先生的《钟鼓楼》中对老北京的描写,完全不输老舍先生在《四世同堂》中对老北京的描写,可以说京味十足,让没有到过北京的人一下就能亲身感受到原汁原味的北京气息。尤其是对老北京豆汁的描述,让我这个从没有见识过的人都心生向往。


浪荡江湖中


特别好。电视剧也不错。虽然改编了小说。杨晓丹,刘佳等演员演得特别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