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 燒友盤點2017年,那些旗艦級HIFI耳機

相對耳塞來說,耳機的更新,特別是各大廠商的旗艦耳機更新是沒有耳塞更新的快的,無論是結構還是單元材料的使用。這些都一一呈現著一個品牌的底蘊到底有多少深厚,但往往厚積薄發推出的一款旗艦耳機都是一次技術層面上的更新,哪怕是我們看來微不足道的細小差別,往往都傾注了設計師無數的汗水而達成的。

又是一年年末,在過去的一年中,我們經歷了自己的器材升級或變化,更見證了很多新器材的誕生,這裡,乙迷同大家一起盤點一下過去的一年當中,進入發燒友視界的那些HIFI耳機。

=森海塞爾 HD800S=

近年來森海塞爾和拜亞動力都發布了自己的準新旗艦,T1 MKII和HD800S,而就和當年的旗艦面市速度一樣,T1 MKII先來到了我們的眼前,而在數月之後HD800S才姍姍來遲。對於森海塞爾新的超級旗艦奧菲斯二代來說,無疑這個新的HD800S才是一眾發燒友們真正期待的,因為它至少是一個我們可以買得起的產品 。

燒友盤點2017年,那些旗艦級HIFI耳機

其實早在HD800時代就有過好多次衝動,想把自己手中HD800那銀色的外殼塗成黑色,和森海官方技術人員見面聊天的時候也提過想要一個黑色的HD800,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聽到了我們眾多發燒的願望還是真的有這個計劃,終於啞黑色的HD800s終於出現。

燒友盤點2017年,那些旗艦級HIFI耳機

HD800s不僅擁有美麗的外觀,聲音方面表現也是非常不俗,繼承了HD800寬闊的聲場和平衡的兩端之餘,調音方面也有很多喜人的變化,低頻更加鬆快,高頻也圓潤不少,總體聲音取向更加雜食。而在保持風格相同的情況下,我們也可以感受到相比HD800的一些不同,首先就是在低頻的部分,明顯低頻變得更加“蓬鬆”,並且在整體中低頻的部分厚度都有明顯的增加。並且在高頻的部分也有所收斂,但是這些區別憑印象來說都是比較小的,並不太容易察覺,但是在整體的感受上HD800S確實會讓你覺得新的HD800S變得更加寬鬆了些許。

燒友盤點2017年,那些旗艦級HIFI耳機

=Hifiman Edition X V2=

相信很多朋友瞭解“平板耳機”這個概念,都是從HIFIMAN推出的產品上了解到的,即使HIFIMAN並不是最早生產平板耳機的品牌。作為國內出色的音頻產品廠商,HIFIMAN強大的設計、研發能力,使其在十年不到的發展歷史上設計開發了不少出色的產品。也是在平板耳機這個領域上,HIFIMAN擁有著一些經典型號。

燒友盤點2017年,那些旗艦級HIFI耳機

如果有聽過甚至擁有第一代Edition X的朋友,會覺得這款耳機雖然算是比較新的HIFIMAN產品,但聲音風格還是遺傳了老HIFIMAN的“松潤甜”的韻味。在第一代產品上,我們能夠感受到聲音風格更側重於表現平板耳機的寬鬆,柔和,平順的特質。而第二代的到來,明顯感受到HIFIMAN致力讓聲音變得透明,凝聚,線條感清晰,更加符合當下音樂製作的風格傾向。

燒友盤點2017年,那些旗艦級HIFI耳機

Edition X V2的聲音素質和表現,對得住其旗艦身份。透明,凝聚,線條感清晰,比起一代產品聲音輪廓更分明,質感更強烈,讓人一不留神就沉浸其中。首先Edition X V2出色的低頻質感,鬆軟且富有彈性,下潛剛好的低頻,很好地烘托出音樂的節奏感。同時出色的還有高頻表現,延伸度極佳的高頻表現,加上清晰又不是太亮的線條刻畫,兩端的表現是相當的誘人。

=拜亞動力 T1Ⅱ=

對於T1 MKII來,它的更新看起來並不那麼的像旗艦。因為它的外觀設計對比T1來說幾乎沒有發生什麼變化,雖然外觀沒什麼變化,但是在單元的技術方面以及線材方面都發生了不小的變化,這使得讓喜歡拜亞聲音風格,喜歡T1的很多燒友非常期待。

燒友盤點2017年,那些旗艦級HIFI耳機

對於古典的大編制和小編制曲目來說,T1 MKII依然繼承了T1那種中正、寬鬆但氣定神閒的聲音風格,並且在一直以來很多燒友詬病的聲場狹小的問題也有了明顯的改善,但相比森海家獨特堂音的HD800、HD800S來說,這種以聲場著稱的耳機來說還是顯得略小一些。

燒友盤點2017年,那些旗艦級HIFI耳機

對於喜歡T1的燒友來說,最喜歡的並不是用T1來享受古典,而是用T1來聽優秀錄音的人聲音樂。對於人聲一直是T1的強項,這點在而帶上也依然被很好的繼承並且繼續發揚光大。二代的人聲表現依然略微靠前,極其強大的中頻密度讓人聲聽起來充滿力量感,並且精準的結像也一樣為燒友們帶來清晰的口型表現。可以說T1 MKII在目前的旗艦耳機類別中,依然是一個最好的人聲表現選擇。

燒友盤點2017年,那些旗艦級HIFI耳機

Beyerdynamic/拜亞動力 T1二代拜亞T1平衡發燒耳機

=天龍 D7200=

這隻耳機是天龍於2016年發佈的一款新旗艦耳機。為了彌補早先D7100替代經典型號D7000的一次改良。和自家的超熱賣耳機MM400採用的設計思路基本一致,都是木頭外殼,隨著使用會上包漿的那種,用的越久就越漂亮。作為50週年紀念款還是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做工和設計也是一流,最重要的是價格並沒跟風上萬,而是繼續採取了穩紮問答的策略,令人欣喜。

燒友盤點2017年,那些旗艦級HIFI耳機

聲音方面,D7200絕對不會是和HD800系列或者HE1000系列一樣比較吃推力——後者用功放都一樣玩得轉。雖然是個封閉式耳機,但聲音卻不覺得如何悶,反而是屬於第二眼美女一類,越聽還反倒越有味道。 向來天龍的旗艦耳機,從來都不是說“我還原多準確,我味道多監聽”,D7000就是如此。到了D7200這裡,取向基本上有所迴歸之餘,也把“易驅動”這個特性極致的發揚了下來。

燒友盤點2017年,那些旗艦級HIFI耳機

天龍D7200的聲音是暖厚而均衡的,相對於天龍前旗艦D7000帶有染色的調音,D7200變得較為中正的多,但是這種中正是相對的,依然能感受到D7200是帶有輕微和不經意的染色,D7000是輕薄中透著冷豔的音色,D7200是更多的是展現中正的音色,適合適應不同的音樂類型。也許由於木碗的關係,D7200帶著特有的木質醇厚的韻味,這種箱子般的味道非常迷人,讓音色在表現絃樂和木管樂器時表現出非常動人的泛音,樂器聲音的質感極其出色也極其抓耳。

燒友盤點2017年,那些旗艦級HIFI耳機

Denon/天龍 AH-D7200 可換線 胡桃木HIFI耳機

=拜亞動力 DT1990=

對於拜亞發佈的DT990 PRO的升級版——DT1990 PRO,最令人不解的是拜亞官方將DT1990 PRO定位為常規次旗艦耳機,也就是之前T90的位置,這是不是意味著今後T系耳機只保留T1和T5,而將次旗艦下放到DT系呢? 瞭解拜亞的燒友都知道,PRO版在拜亞的耳機體系裡相對來說一直都比較冷門,偏監聽的風格不是每個人都喜歡聽的聲音。不過拜亞的PRO版雖然說是偏監聽,但與常規版的差異其實並不如想象的那麼大。

燒友盤點2017年,那些旗艦級HIFI耳機

DT1990 PRO與前期發佈DT1770 PRO一樣,也採用了單邊走線設計,並且可更換線材,這也是拜亞近年更新中高端耳機必改的一個點,一是可換線能給用戶帶來更多的樂趣,二是其他廠商紛紛推出可換線高端耳機,大勢所趨自己也得跟進。可惜的是就目前來看DT1990無法通過這個三芯的卡農接口更換成平衡線,多少讓人有點惋惜了。

燒友盤點2017年,那些旗艦級HIFI耳機

DT1990是一副相當不錯的耳機,聲音自然平衡。風格略偏暖,稍暗;中頻飽滿信息量豐富,反應迅捷,細節動態出色,聲場形狀規整。與旗艦T1的走向頗為相似,可以理解為小T1,主要就是風格不同。而T1的優勢主要在於聲場,更大、更自然、層次感更好。而且DT1990對於驅動難度有明顯更寬鬆的需求,總的說來DT1990的監聽味真的不算濃,是一款非常適合享受音樂的次旗艦耳機。

燒友盤點2017年,那些旗艦級HIFI耳機

樂圖達摩D200耳機

在中頻表現上不能說多麼“毒耳”,可以用“甜蜜”形容。其實筆者之前有幸評測樂富豪85週年紀念版書架箱 Denton 2,對於中頻的那種“甜蜜”感有特殊理解,D200和樂富豪85週年紀念版書架箱 Denton 2在人聲上有異曲同工的地方,中頻密度適中、韻味較為濃郁,對於顆粒感控制也非常巧妙,例如在男聲中,尤其像《加州旅館》這首中就是滄桑、沉重的,其中不乏顆粒感加入,很有陳年畫面感;《Astra Et Luna》女高音則線條感明顯,柔和而順滑,口型表現較為明顯。D200的這種人聲甜蜜感離不開聲音上的水潤與潤澤,只要保證密度適中,就可以感受到這種甜蜜感。

燒友盤點2017年,那些旗艦級HIFI耳機

低頻是動圈的一大優勢,如果說平板低頻是厚重、量大、收的慢的話,D200這款動圈耳機低頻則可以用:打擊感強、回彈迅速、下潛深來形容,基本上就是標準動圈低頻表現(IE800低頻單說),氛圍感充沛,在聽《The Mass》時候可以感受低頻所烘托的一種較重的音染,尤其應對各種電影BGM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燒友盤點2017年,那些旗艦級HIFI耳機

如果不出意外這應該是我聽過對於古典交響僅次於IE800表現的入耳,《The Four Seasons, Op. 8,Spring: Allegro》這首是最考驗動態和瞬態的古典曲目,在動態表現上對於各種器樂的響度變化非常迅速,給人一種乾淨利落感,考驗器材動態出色的指標就是能不能再各種器樂響度表現上都可以錯落有致,D200子啊這一方面表現良好,比如一開始三角鐵敲擊、大提琴低沉的奏鳴聲、加上背景不多的掌聲到銅鑼猛然一敲,足以體驗到響度跨越;瞬態表現同樣出色,如果在交響樂中不能體驗到器樂一剎那的爆發,那就非常遺憾了,D200瞬態要好於IE800,筆者推測是微動圈還是避不開振膜大小對於瞬態影響,D200瞬態爆發力度較強,例如《Titles from Chariots of Fire》提琴雙傑非常有代表性的一隻曲目,演奏後立馬以高八度分貝彈起,非常像吉他中以非常快的速度掃弦,一聲令下非常迅猛,之後戛然而止,不過大提琴泛音並沒有立即消失,向後延伸一段才停止,整體延伸以及泛音都向兩邊擴散,和現實表現一致。

總結:

燒友盤點2017年,那些旗艦級HIFI耳機

建議搭配中正大氣播放器即可(建議PAW 5000MKii推起),手機筆者也試驗過,在瞬態和動態上表現均不如專業播放器出色。這款耳塞的特點非常明顯:寬廣的聲場對於器樂有上佳表現,高頻的順滑與活躍令人印象深刻。

文末,我們想說,就像前文所言,對於全尺寸大耳機的更新速度來說與入耳耳塞相比速度真的很慢,譬如森海一直到前端時間終於更新入門的HIFI大耳HD600、650系列,不過我們暫時還沒有拿到機器測試。不過對於大廠每次厚積薄發的更新都會給發燒友帶來更多的享受,這也是耳塞所達不到的感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