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9 富士康A股上市,郭臺銘的苦心和野心

富士康A股上市,郭臺銘的苦心和野心

雖然鴻海上市公司的新名字是“工業富聯”,但是大家依舊習慣用“富士康”來稱呼它。富士康自己也希望擺脫長期形成的文化符號,但品牌印象很難擺脫。為了上市公司市值也好,為了未來也好,工業互聯網的概念都是必要的,但要真正提升品牌價值,富士康還需要更多的轉向消費者行業,打造終端品牌。

6月8日,備受矚目的富士康工業互聯網公司(以下簡稱“富士康”)終於登陸上交所,公司股票簡稱“工業富聯”。

富士康A股上市,郭臺銘的苦心和野心

工業富聯在上交所敲鐘,正式登陸A股

上市首日即成第一科技股

上市首日,工業富聯發行價為13.77元,市盈率17.09倍,開盤價16.52元,最新價19.83元,直接漲停,市值達到3906億元。坐上了A股科技股的頭把交椅。此次募集資金淨額267.16億元。

如果工業富聯在上市後能有11個一字漲停板 , 其市值將突破萬億元 , 超過當前的貴州茅臺,躋身A股萬億市值公司之列。

富士康A股上市,郭臺銘的苦心和野心

富士康A股上市,郭臺銘的苦心和野心

工業富聯漲停每籤盈利預估及市值對應表

27年前的1991年6月18日,母公司鴻海精密一波三折在我國臺灣上市,當時股價約為人民幣11元。截至2018年6月8日,目前股價為90.3新臺幣(約人民幣19.44元)。

不過,今天的工業富聯A股上市現場,富士康集團總裁郭臺銘並未來到現場,發表現場演講的是工業富聯董事長陳永正。他是郭臺銘今年3月份請來的軍師。

據公開資料,陳永正曾任摩托羅拉(中國)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微軟公司副總裁、微軟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從1983年到1992年,陳永正在貝爾實驗室待了九年,從一個技術人員幹升至市場經理。

除了人才的加入,就在上市前一天,工業互聯網又得到政策的加持,6月7日,工信部公佈了《工業互聯網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年)》和《工業互聯網專項工作組2018年工作計劃》。其行動目標是,到2020年底初步建成工業互聯網基礎設施和產業體系。

富士康A股上市,郭臺銘的苦心和野心

工業富聯董事長陳永正致辭

對於公司上市的感想,陳永正表示:

“公司此前已經為上市做了很久的準備,此次能夠成功在A股上市大家都很開心,但是上市只是開始,“開心只要一秒鐘就可以了”,開心的同時,自己認為公司有兩方面責任:對股東的責任,他們期望很高,我們的壓力很大;對行業的責任,工業互聯網領域沒有標準,我們要去探索和結合。”

陳永正:我們不是閃電過會,和BAT不是競爭關係

正值富士康30週年,今天(6月8日)上午高管們分線作戰。富士康集團總裁郭臺銘在深圳坐鎮富士康30週年慶典;上海的上市現場,由工業富聯董事長陳永正主持並接受記者採訪。

陳永正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等媒體採訪時說道:

“工業富聯是工業互聯網和先進製造領域的代表性企業 ,外界此前熱議我們閃電過會,其實並不是不是閃電過會,已經有了一年的準備。大家對我們期望很高,我們責任很大,因為工業互聯網還在興起階段,沒有嚴格標準,怎麼和上下游產業鏈合作、如何賦能中小企業 ,都是非常重大的責任。”

他還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工業互聯網會成為富士康的新盈利增長點。

富士康A股上市,郭臺銘的苦心和野心

工業富聯董事長陳永正(中)

同時,他還表示,富士康整個集團從2000年30億美元營業額,到2017年1500億美元的營收,成長了50倍,也見證了深圳科技的發展。在接下來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中,富士康也希望作出貢獻。

在受外界關注的戰略投資者方面,陳永正告訴記者:

“我們需要加互聯網,互聯網的產業也需要往上往下走,要相互融合。我們和BAT並不是競爭的關係,是一個彼此依存發展的關係,舉一個例子,我們和騰訊雲合作、也和阿里巴巴的中小企業合作,百度的人工智能和工業互聯網必須結合,所以和互聯網企業的結合是非常自然的。”

富士康在招股意向書中披露,發行方式上將採用戰略配售、網下發行與網上發行相結合的方式,其中初始戰略配售股份數量為5.9億股,約佔發行總數量的30%。

富士康A股上市,郭臺銘的苦心和野心

最終確定的戰略投資者如圖所示

此外,工業富聯的高管們多次強調公司的工業互聯網平臺BEACON,這一平臺將開放給眾多中小企業,欲成為工業級的操作系統,把無人工廠、自動化等技術賦能。陳永正表示,目前富士康已成立工業互聯網學院,並將培訓中小企業。

巨無霸級的營收表現

富士康主營的業務分為三大板塊,分別是通信網絡設備、雲服務設備、精密工具和工業機器人。三者在2017年的銷售收入分別是2145.01億元、1203.94億元、9.66億元。

作為全球電子產業的代工龍頭,富士康有著巨無霸級的營收表現。2016年,富士康實現營收9327.69億元,即便是此次拆分上市的富士康股份,其營收數據也超過了絕大多數A股上市公司。

富士康A股上市,郭臺銘的苦心和野心

下圖為富士康近三年的營收

從招股書公佈的信息來看,2015至2017年,富士康股份營收分別高達2728億元、2727.12億元、3545.44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為14%。以2017年營收數據來比較,2016年A股已上市的公司中,僅有13家超過這一體量,可以說IPO成功之後的富士康股份將成為A股的又一大巨頭。

富士康A股上市,郭臺銘的苦心和野心

三十歲的富士康正式上市。華為和小米可與之略加對比。華為和富士康一樣,今年也是成立三十週年,從深圳起步進入半導體和電子消費品行業。小米雖然成立時間是8年,但幾乎和富士康同一時間上市,估值約700億美金(約合4492億人民幣),而富士康的市值只有小米的6成,但是其營收是小米的三倍。不知而立之年的富士康是否會更加堅定地進入C端消費領域。

從富士康母公司鴻海集團的體系來看,鴻海共有12個次集團,業務方向包括A次集團手機軟硬件整合、B次集團平板電腦軟硬件整合、C次集團精密模具、D次集團PC相關軟硬件整合、E次集團大電視、LED戶外看板、九宮格等軟硬件整合及機器人、FG次集團雲端互聯網運算和網通電信市場、H次集團電子商務、J次集團財會,採購等總部周邊事業、K次集團大中小尺寸面板及觸控技術、L次集團連接器、M次集團樂活養生健康事業、S次集團半導體等。

在郭臺銘為集團定下工業互聯網的發展方向後,此次上市的工業富聯便是轉型工業互聯網的排頭兵,對於各個次集以及下屬事業部的進化升級也將有借鑑意義。

募集資金用在這八大方向

根據招股說明書顯示,工業富聯本次公開發行股票19.7億股,發行股份數量佔發行後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約為10%,全部為公開發行新股。本次發行價格為13.77元/股,募集資金總額約為272.53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後,募集資金淨額約為267億元。

此前,富士康工業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曾首次對外公開A股股票網下發行初步配售結果及網上中籤結果公告。在戰略投資者名單中,BAT各獲配2178.6萬股,股票鎖定期為3年。

富士康股份將此次IPO的募投項目鎖定在了工業互聯網與智能製造這一領域,而智能製造是其中的重點。

招股書顯示,此次僅智能製造領域涉及的募投資金就達到了173億元,佔募集資金總額的63%;其餘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構建、雲計算、物聯網等項目也將幫助富士康股份實現智能工廠全面網絡化、雲端化、平臺化。

富士康A股上市,郭臺銘的苦心和野心

富士康A股上市,郭臺銘的苦心和野心

富士康A股上市,郭臺銘的苦心和野心

一系列項目的實施不僅會提高公司技術水平、研發實力和生產效率,也有助於緩解富士康股份所面臨的用工難以及人力成本上升等問題。事實上,僅2017年富士康股份的直接人工成本就已經達到了165.62億元,這一金額甚至超出了當年的淨利潤。

員工持股計劃不遠了?

富士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在6月7日的富士康大陸投資30週年論壇上透露,富士康上市後將會有員工持股激勵措施出爐。

郭臺銘表示:

“富士康選擇在A股上市的一個原因是,大陸員工很難拿到臺股股票。”

“工業富聯上市後,會馬上發行員工持股激勵計劃,激勵人才。未來富士康可能會考慮合夥人制度。”

兩大輿論問題待解

事實上,富士康在中國民眾的眼中幾乎已經從一個普通的大型企業升格為一個文化符號,這種文化符號的印象複雜而模糊。作為全球最大的代工企業,伴隨著iphone稱霸全球而成長,能符合喬布斯極端苛刻的品質要求,富士康的生產技術能力應當毋庸置疑。

但輿論關於富士康的兩個問題卻始終縈繞:

第一個問題是關於富士康是血汗工廠的負面評論,對企業形象打擊不小。

第二個問題則是關於富士康的產業地位,客觀上說富士康代工技術是中國整體生產技術快速進步的代表。但是在中興事件之後,對於核心技術,而非生產技術的迫切渴望,使得諸多輿論對富士康的評價並不客觀也不客氣。

不客觀是因為輿論認為,通過廉價勞動力來獲得發展的企業,並沒有利用龐大的體量而進一步努力研發出和美歐韓日匹敵的核心技術,依然依賴低端代工來獲得主要利潤,用流行語來說“沒有靈魂”。

不客氣則是因為要獲得更高的市盈率,意味著要有更核心的競爭力,但就目前來看,富士康似乎並不具備更高的天花板,至少在大眾和股民印象中是如此。

儘管富士康欲擺脫“代工”的稱謂,但是工業互聯網卻是基於其在製造商經驗的積累。多年來積累的生產經驗、大數據、技術專利,以及AI方面的投入,工業互聯網都是最佳方向。這讓富士康以及背後的鴻海集團在為人熟知的手機、電腦等硬件代工業務外,拓展了更大的業務空間。

雖然鴻海上市公司的新名字是“工業富聯”,但是大家依舊習慣用“富士康”來稱呼它。富士康自己也希望擺脫長期形成的文化符號,但品牌印象很難擺脫,大眾長期會使用富士康作為企業的代名詞。為了上市公司市值也好,為了未來也好,工業互聯網的概念都是必要的,但要真正提升品牌價值,富士康還需要更多的轉向消費者行業,打造終端品牌。

在富士康的30年慶典上,郭臺銘稱,今天的富士康需要的不僅僅是體質強健的工人,而是高級人才,幫助富士康完成由代工廠向智能製造科技型公司的轉型。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ID:jjbd21 記者:倪雨晴)、中國證券報、騰訊科技|編輯:Angel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