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8 堅持每日一刷

堅持每日一刷

1

中國繪畫是以莊子哲學為精神宗旨的。其最高境界是在人與對象的雙重自然狀態下實現物我渾融的境界。《莊子·田子方》載,宋元君招試畫師,應試者皆________,唯有一後到者,“解衣盤礴贏”,任性自然地投身於畫作。宋元君稱此人為“真畫者”。所謂“真畫者”,是突破規範束縛而進入自由率真的創作狀態的畫家。

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 循規拘禮

B 循規蹈矩

C 墨守成規

D 按部就班

正確答案是: A

答案解析:

第一步,空格處所填成語形容“一般的應試者”與後文“唯有一後到者”形成鮮明對比,後到者“解衣盤礴”,即袒胸露臂席地盤坐,說明他作畫時儀態不拘泥於禮節。因此,空格處強調一般應試者拘泥禮節。A項“循規拘禮”中的“拘禮”指拘泥於禮法或禮節,符合語境。

第二步,對比其它選項。B項“循規蹈矩”和C項“墨守成規”強調遵循規矩;D項“按部就班”強調規章和流程,與語境“拘泥於禮法”不相符合,三項均排除。因此,選擇A選項。

2

雖然虛擬博物館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但博物館管理人員依然相信這對實體博物館而言是機遇,而非衝擊。“比如舉世聞名的藝術作品《蒙娜麗莎》,一些3D複製品可能將畫作精細到連臉部細紋都能看得一清二楚,但大家還是________地湧入盧浮宮。因為即使複製出一模一樣的《蒙娜麗莎》,博物館裡那種神聖、莊嚴的感覺還是無法複製。”管理人員如是說。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 欣喜若狂

B 情有獨鍾

C 歡呼雀躍

D 如痴如狂

正確答案是: D

答案解析:

第一步,根據“博物館……的感覺還是無法複製”可知,因此該空應體現“人們對於到博物館中參觀非常迷戀,堅持要去實體博物館”這層含義。“欣喜若狂”僅表達興奮的程度,“歡呼雀躍”強調人們高興的行為狀態,均無法與“人們堅持要去實體博物館參觀”的痴迷和狂熱相配,排除A項和C項。

第二步,原文有“虛擬博物館對實體博物館而言是機遇,而非衝擊”的論述,這意味著已經有人選擇在線欣賞虛擬博物館了。“情有獨鍾”側重點在只專情於一種事物,如果填入空線處則會形成“人們只想進入實體博物館參觀,線上虛擬博物館卻無人問津”之意,這與文中“虛擬博物館如雨後春筍般湧現”透露出的線上虛擬博物館也很受人們歡迎的深層次含義相悖,排除B項。“如痴如狂”意指為某物傾倒,剛好能夠匹配原文中人們“湧入”博物館的熱烈場景。因此,選擇D選項。

3

20世紀90年代,有人________傳統書信將被新興的通信方式取代。然而我們驚奇地發現,傳統的紙質書信依然健康發展,與電子通信方式________,在當下生活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 坦言 並駕齊驅

B 預言 並行不悖

C 斷言 相向而行

D 妄言 背道而馳

正確答案是: B

答案解析:

解法一:

第一步,第一空根據後文的“將”可知,該空應體現“將來”這一含義。A項“坦言”指坦率地說;C項“斷言”強調短時間內得出主觀判斷,D項“妄言”指謊言、謬說,這三個詞均不能體現“將來”的含義,排除。B項“預言”指對未來事件的預測,符合語境。鎖定答案B項。

第二步,驗證第二空。前文講新興的通訊方式有可能“取代”傳統書信,然後用“然而”轉折,故該空強調的是沒有被“取代”,即二者同時發展。B項“並行不悖”是指可同時進行,符合文段語意。因此,選擇B選項。

解法二:

第一步,從第二空入手。根據第二步的分析。該空應體現“二者同時發展”的含義。C項“相向而行”和D項“背道而馳”都強調行進方向相反,與文意不符,排除C項和D項。

第二步,根據解法一中第一步的分析,排除A項。因此,選擇B選項。

4

汛期惡劣的環境,也讓查找堤壩滲漏部位和滲漏入、出水口極為困難。而如能及時對管湧滲漏進行快速________,確定其具體位置、形狀,採取相應有效措施,就能夠________洪災中可能發生的潰壩風險。

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 防堵 迴避

B 封堵 避免

C 監測 避讓

D 檢測 規避

正確答案是: D

答案解析:

第一步,第一空根據後文“確定其具體位置、形狀”可知,該空應體現“用指定的方法和技術對管湧滲漏進行定位和測試”之意,填入“檢測”“監測”合適。A項“防堵”和B項“封堵”均強調“阻擋”,如果是先進行了封堵,再確定滲漏的位置和形狀,邏輯相矛盾,A項和B項排除。

第二步,第二空與“風險”搭配。“避讓”指躲避、讓開,多搭配“車輛、行人”等相對具體的事物,“風險”相對抽象,此處不搭配;且文段中強調防患於未然,而不是等風險來了才去躲避。“規避”指設法避免,與“風險”為常用搭配。因此,選擇D選項。

5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________的民生福祉。當前,我國資源約束________,環境汙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問題十分嚴峻。人民群眾對清新空氣、乾淨飲水、安全食品、優美環境的要求越來越強烈。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 普遍 不力

B 重要 緊張

C 普惠 趨緊

D 關鍵 不夠

正確答案是: C

答案解析:

第一步,第一空應體現“民生福祉”“公平的公共產品”之意,“福祉”指福氣、幸福,“公平”即“大家平等”,“公共”即共同擁有,所以該空應體現出其惠及社會民眾的“普遍性”與“重要性”。A項“普遍”未涉及“重要性”;B項“重要”、D項“關鍵”未涉及“普遍性”,排除。鎖定答案C項。

第二步,驗證第二空。根據後文的“汙染嚴重,問題嚴峻”“人們……的要求越來越強烈”可知,當前的資源約束是逐漸加重的。A項和D項均沒有“日趨緊張”的意思,C項“趨緊”有趨勢變化的含義,符合語義。因此,選擇C選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