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5 湖南永州祁陽縣新農村建設及古建築保護和利用現狀

湖南永州祁陽縣新農村建設及古建築保護和利用現狀

祁劇科班舊址

發祥於祁陽的祁劇,經過多年的傳承演變,現已發展成為一種集唱、做、念、打於一身,具有高、昆、彈三大聲腔的大劇種,不僅比京劇歷史還早400年,同時也是湖湘文化的著名標籤。經過有關專家學者嚴謹考證,認定“白水鎮竹山村是祁劇發源地之一,祁劇最早科班舊址在竹山”,填補了祁劇研究的一項空白。但是今年的洪水使得祁劇科班舊址大受傷害,洪水深越兩米,木結構被泡在水中,大大減低了使用壽命,在災後,相關部門一定要採取必要措施對其進行修繕。

竹山村村委會及祁劇博物館

祁陽李家大院

李家大院始建於明弘治十一年(1498),歷經80餘年陸續營建至萬曆十年(1583)才全部建成,是目前祁陽乃至永州年代久遠、保存完好、規模最大的古民居。新農村建設在保護上有一點點失誤,就是在李家大院正門口修建了一個現代化的籃球場,在保護古建築的方面上沒有劃好核心區域,如下圖,給人一種不好的感觸。

金洞管理區曬北灘水庫大壩

曬北灘電站地處湖南省永州市祁陽縣境內,位於湘江一級支流白水上游河段,壩址上距曬北灘鄉政府約2.5km。白水河為湘江中游一級支流,流域地處南嶺山脈陽明山北麓,位於東經110°41′~112°23′、北緯25°59′~26°29′之間,東為宜水,東南為幹流源頭與舂陵水支流分界,南為新田河及瀟水支流舂水,西、西南與瀟水及其支流浮江毗鄰,西北與北面為湘江干流。白水河干流發源於桂陽縣的大土嶺,經常寧縣蒲竹進入祁陽縣境,大致是西南~東北向,流經祁陽縣曬北灘、金洞等至白水鎮匯入湘江,幹流全長117km,落差653m,流域面積1810平方公里,河口多年平均流量為44.3立方米/秒。曬北灘電站的開發目標是以發電為主,兼顧防洪、灌溉等綜合利用,壩址位於白水乾流上游,壩址集雨面積324平方公里。

本次暴雨對大壩的影響也是研究的課題,在暴雨期間,它曾洩洪一次。在暴雨後,水位劇烈增加,大壩的穩定性以及抗壓能力是保障下游居民人身財產安全的重要保障,對防洪減災有著壓軸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