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三国赵云为什么一辈子没有被重用?

O亮剑O


关于赵云为什么不受重用,这种说法本身也许就不够严谨。因为刘备别的本事不大,识人用人的本事还是有的,否则怎么可能在乱世中开创蜀汉基业。赵云也并非不受重用,而是跟关羽、张飞比起来,没有那么显著罢了。

众所周知,三国是最不缺人才的时代,北方的曹操集团是人才济济,南方的孙吴也不赖。有一种说法,正是这个原因,所以诸葛亮最终选择了刘备。其实,刘备集团虽然没有曹操和孙吴那样谋士如林、猛将如雨,但至少武将方面也没有太差,更是有关羽、张飞、黄忠、马超等猛将。论资排辈,赵云的确很难排进前四。所以,当刘备进位汉中王时,封了前右左后将军,分别由关张马黄担任,唯独没有赵云。正因如此,罗贯中或许出于演义小说的需要,所以将赵云封为五虎将之一,而且名列第三,顺序为关张赵马黄。所以,现在一般认为赵云为什么没有受重用,差不多都是从这里看出来的。

其实,赵云除了与刘备的关系无法跟关张相比之外,其本身也并非帅才。刘备敢于让关羽坐镇荆州,正是因为关羽可以独当一面(虽然他失败了),但赵云并不可以,其最多只具将才。此外,马超世代镇守西凉,唯独赵云并非出身于世家大族,可以说是起于卒伍。赵云早年追随公孙瓒,后来跟随刘备,“为先主主骑”,开始加入刘备集团。主骑即管理骑兵,并非什么了不起的武职。直到长板之役,救回后主,赵云才被封为牙门将军,但也地位不高。刘备称帝后,欲起兵伐吴,赵云苦谏,刘备不听,命其前往江州,看守东征军队的后路。也许有人说这段可以看出没有重用赵云,但赵云并没有因此被贬任何官职,且刘备很快伐吴失败就去世,由诸葛亮掌政了。最终,赵云死后被封为顺平侯。蜀汉政权追谥封侯的不过十几人,赵云能得此殊遇,可见其地位。


国家人文历史


很高兴为题主解答

个人见解

因为,赵云单骑救阿斗后,就算是死也要保护刘禅,而被刘备看出了他骁勇善战,甚是感动,一度之下刘禅将阿斗抛开,为了是笼络人心,让赵云这样的大将,巩固自己的江山,生怕他这样的高管跳槽之类的。

但是,他这种做法风险实在太大,要是当时赵云没吧阿斗接住,摔死、摔傻了怎么办,怎么继承刘备的事业,怎么匡扶汉室,虽然,后来阿斗也没什么作为。

那刘备当时怎么保证赵云能接住呢,他的技巧,就是往赵云的方向抛,使用的力度小,让赵云能轻易接住,这样就笼络祝赵云的人心了,保护好阿斗了,一举两得。

刘备又害怕赵云的实力超过自己,自立门户或者跳槽,所以对这名大将有所顾虑,才没有将其重用,用些计谋将其安顿人心。


有你们的支持,我会做的更好。

不妨关注、收藏、转发,操作三连一波。

有问题欢迎在下方留言,小编第一时间为你解答。

你皮任你皮,把你当瓜皮,你卡任你卡,我有胡丽亚↑


电竞胡丽亚


楼上诸君都分析了子龙各项参数,小弟初来,新手涂鸦,道听途说一番,勿怪!

有这么一说,子龙晚年洗澡时,感叹一身完好无伤,感叹一身大小战役无数,刀山火海千军万马七进七出,未曾受过伤,全身皮肤光滑无伤!

各位看官可见过有胡子的赵云,风流倜傥,外表俊郎,有谁知道子龙妻子?

纵观刘氏集团,子龙一直是保镖角色,保护刘总,保护诸多刘夫人,不高兴还搞不好弄死一两个!除了子龙其他人都不适合这个保镖角色!

从老刘见到子龙开始,拉着人家手就不放,还经常大被同眠!

锦囊妙计,你孔明凭什么给人家娘儿们的东西,人家接受吗?哎!人家就真接受!你说气不气人!

所有子龙看似不被重用,其实比关张马黄都重,自己女人谁能比得了!

综上所述,纯属野闻,诸君饭后娱乐!


ThreeCC


题主这个问题其实并不准确,赵云并非没有得到重用,赵云一直是刘备非常信赖的一员大将。

现在网上确实有些人认为赵云没有得到刘备的重用。这种看法主要是因为在刘备入川以后,原本刘备集团里仅次于关羽、张飞,身为军方第三人的赵云,从牙门将军提升到了翊军将军,此后长期未动。直到刘备临死前,赵云才得到又一次提升,被任命为征南将军,出任中护军一职。而在此期间,原本职位低于赵云的黄忠和魏延却突飞猛进,追上了赵云。

在入川以后,黄忠和魏延因功分别被升为讨虏将军和牙门将军,黄忠和赵云都是杂号将军,职位齐平,而魏延则顶替了赵云原来的职位,紧随其后。汉中之战后,黄忠被提升为后将军,和关羽、张飞、马超并列,超过了赵云,而魏延也升为镇远将军,和赵云同为杂号将军,职位上已经和他并列。

此外加上在这段时间里陆续加入刘备集团的原益州官员和马超等人都被封了不低的官职,比如马超被封为左将军,许靖被任命为镇军将军等等。赵云如果单纯从职位上来说,在刘备集团里相对地位确实下降了。确实给人赵云此时已经不受刘备重视的感觉。

然而这个变化,其实主要是刘备集团的组成逐步多样化的结果。在赤壁之战以后,刘备陆续吞并了荆州、益州和汉中,其属下除了原来的元老外,也增加了不少原来荆州、益州的官员。

像黄忠原本就是荆州的本土武将,而马超是从张鲁手下投奔而来。刘备为了收拢人心,势必要对这些新依附的人加以提升,以示重视,好招揽人心。在这种情况下,原来跟随刘备的元老们势必要做出一些牺牲。

除了赵云外,我们还可以看到诸葛亮在刘备夺取益州以后被任命为军师将军,之后直到刘备称帝,诸葛亮也一直是军师将军,没有直接予以提升。刘备没有急着提升诸葛亮和赵云的职位并非是不重用他们,而是他们是刘备所信赖的人,刘备才能相信即使暂时不加以封赏,他们也绝不会背叛,所以暂时停止他们职位的提升,好安抚那些刚投奔自己的人。

但是实际上马超等人虽然被委以高位,却没有什么实权。如果从实权上来说,军师将军诸葛的、翊军将军赵云比左将军马超要高出不少。

在刘备临死前,赵云就立即被委以重任,出任了中护军一职。中护军不仅统领禁军,还负责低级武官的选拔工作,可以说是当时最重要的官职之一。刘备这个任命也有托孤的意思在其中。

刘备能在临死前如此放心的使用赵云,说明他对赵云的信赖程度,又怎么能说他不重视赵云呢。


不沉的经远


首先,刘备对赵云是信任的,一直让他当保镖,在荆州时管理后宫,刘备入蜀后统领御林军。

在人格魅力上,赵云是相当完美的。他不贪财,刘备进攻成都时对部下说:“城内所有的财物,都是你们的!”城破后,士兵们将官仓哄抢一空。刘备又将抢夺百姓的金银也分了,关羽、张飞、诸葛亮、法正各分到黄金五百斤、白银一千斤、钱五千万、锦缎一万匹。赵云反对:“益州百姓刚经历战乱,要让他们安居乐业,然后才能征发兵役赋税。”刘备才停止抢劫。

赵云也不好色。赵云当桂阳太守,前任赵范为取讨好赵云,想把自己美丽的嫂子献给赵云,但赵云为了刘备的事业,果断拒绝了。他爱兵如子,深得部下爱戴。

赵云也有自己的政治主张,刘备伐吴,赵云就是坚定的反对派,刘备非常生气。

面对这样一个完美的人,刘备自然是比较矛盾的。可能在刘备看来,以赵云的口碑,若托孤于他,数种岂不都听他的?否则,以赵云老成持重,应该是托孤重臣的。


九州历史


说赵云不受重用?看完就不要说了

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为了小说家的写作需要,添加了许多故事情节。而由小说《三国演义》而拍摄出来的影视剧,其添油加醋渲染的情节片段就更多了,这也是拍摄者为了迎合观众体验而需要的。



《三国》电视剧里的赵云表现得很英勇,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两次救“阿斗”的战例。

用事实说话,才能正确理解历史问题。

我们来看看正史《三国志》中,说到赵子龙救幼主,轻描淡写就几句话。就说——刘备和曹操打仗,刘备败了,顾不上老婆和孩子,四处奔逃,而赵子龙护着刘备的老婆和孩子,跑出来了。很明显,事实是——赵子龙护着刘备家属,成功跑出来了,而不是赵子龙单枪匹马七进七出,闯曹军阵营救出了阿斗。所以说,关于赵子龙在长坂坡救阿斗的战例是小说、电视剧神话出来的。



再来说说赵子龙第二次救阿斗,史书《三国志》的记载是,赵云有过这一段,但是带着兵来截堵孙尚香的,而且赵云是和张飞合伙一起来的,孙尚香也迫于无奈把阿斗交还他们领回去了。这次赵云算是兵不血刃夺回了阿斗,等于没干什么惊天动地的大战一场,而且还有张飞一半的功劳。所以赵云的功劳在这次又被《三国演义》神话了一遍。



说到赵云一生没败绩,其实,也不是的。诸葛亮六出祁山,九伐中原,其中有一回,即失街亭那一回。诸葛亮采用疑兵之计,让赵云从斜谷道出击,顶住魏国曹真军营。可没想到,赵子龙大意了,却被曹真偷袭成功,赵子龙这次兵败了,诸葛亮的疑兵之计自然也破了。虽然说赵子龙此次是在兵少的情况下败给了曹真,但败了就是败了,不应该说赵云没打过败战。

在后期,刘备封赵云为“掌内事”。意思就是内府总管,专门管理刘备家里的事,同时也是刘备的贴身保镖。这就跟打仗没什么关系了,所以赵云战场立功的机会少。



当然,赵云的官职不高,还跟赵云的身世与前期际遇有关。相比关羽、张飞,那是刘备桃园三结义的拜把子兄弟,赵云自然是攀不上的;

相比黄忠、马超等

黄忠那可是东汉末期第一老将。



马超的身世背景十分优越,出生于西北军团世家,他投靠刘备时给刘备同时带来了几万兵马,他个人也是勇猛无比。



比不上也是很正常的

而刘备临死前说过赵云不可重用?这是无中生有的

我看了许多记载,发现刘备在白帝城永安宫临终托孤时从未说过什么赵云不可重用之类的遗言

当然,说赵云不受刘备重用也是站不住脚的,要不然刘备又怎么会让赵云做自己的贴身保镖和管家呢?

很多人为赵云不得“重用”而或愤愤不平,或曲解粉饰,其实大可不必。

若子龙将军一生是为这些功名俗物而征战,若子龙将军在意的是这些个人权禄,

他会放弃当时最强大的军阀袁绍,一心追随实力弱小的刘备,与其颠簸流离,对其不离不弃么?

他会在同僚们志得意满,坐等论功行赏时,出来泼冷水犯众怒么?他会在君主一怒兴师、百官默然时,甘冒被贬官削职的风险出言谏阻么?

并非赵云不懂人情世故,而是大丈夫有所不为,英雄无改当日初衷。

此文是从我自己的文章搬运过来的,原创


遇见一只巨怪


赵云并非未被重用,这就好比说典韦、许褚不被曹操重用一样,而且赵云比典韦、许褚等人更加受重用,赵云不仅多为侍卫统领的同时还独自领军参加过攻取西川、镇守桂阳、都督江州等等一些列的战役,甚至刘备东吴娶妻带的也是赵云,征伐东吴虽然没带赵云,但是留守接应的也是赵云,这是何等的信任和重用?所以赵云不被重用大多是断章取义,认为刘备为汉中王的时候赵云只是一个杂号将军,这并不足以说明什么。

要说真正不被重用的是马超,马超到时官职和爵位都是最高的,但实际权力却寥寥。反观赵云后来是被任命为中护军的,这个官职除了护卫中军的亲军统帅之外,还拥有独立开府的权力的,有权选拔中下级的武官的,实权比前后左右将军要大的多。要知道周瑜、司马师都长期担任过这个职位的,很长一段时间周瑜身为中护军和张昭共同辅佐孙策、孙权的,你能说周瑜和后来司马家的天下司马师还不受重用吗?

重用的方式不一样,无论是刘备还是诸葛亮时期都非常信任赵云

赵云是刘备的心腹,其忠心程度是毋庸置疑的,因此是护卫刘备的最佳人选。更何况赵云也是蜀汉乃至三国之中都出名的胆大心细之人,负责护卫刘备家小也是非常适合的。

因此赵云才有单骑救主和截江救阿斗的故事流传下来,虽然真实的版本并没有三国演义中的那样夸张,但却是确有其事。

博望坡之战,赵云生擒了小时候的好友夏侯兰,为此向刘备求情免夏侯兰一死,刘备不仅答应,还了解到夏侯兰熟悉军法,任命夏侯兰为军正。

长坂坡之战,刘备抛弃家小只带了关羽、张飞、诸葛亮、赵云等数十骑先走,赵云一看丢了阿斗,立马来不及打报告就回去寻找。这被有心人看到了,立马就给刘备打小报告了,说赵云北上投曹操了,刘备实际上没摔孩子,但摔手机(戟)了,当时就拿手戟砸那个打小报告的人说赵云不可能干这种事。后来虽然过程不详,但赵云却不仅是保护了阿斗,连带甘夫人一起被带回。

赤壁之战后,刘备乘机攻荆南四郡,赵云被任命为桂阳太守,这时期的刘备也就四个郡,刘关张一人守一个之外,也就赵云了,这难道不是信任和重用的表现?

刘备和东吴联姻,孙尚香带来了很多军士,多有骄纵不法之事,刘备以赵云威严整齐为留营司马,掌管内务军事。这也是后来赵云能和张飞截江救阿斗的缘故。

刘备在蜀和刘璋闹翻了之后,派遣张飞、赵云和诸葛亮入蜀支援,在攻克江州之后,张飞领一路,赵云领一路完成对成都的包围。

刘璋最终投降也不光是马超的威名所致,是成都已经被刘备包围,内外交困之下,刘璋顺势而为罢了。入主成都之后,有人建议将成都的田地和房屋分给有功的将士,赵云反对表示匈奴未灭,何以为家,应该等天下平定之后在求田问舍,这时候应该将土地和房屋分给益州的百姓,好收取民心。个人觉得,这或许才是赵云虽然实权不小,但爵位和官职比较低的原因之一,赵云太君子,得罪人不少,所以刘备为了照顾集体,不让赵云太显眼,但在实际权力上赵云一直都不低。

汉中之战,文臣谋士以法正、黄权为主,武将赵云、黄忠、魏延为主,其中赵云是节制黄忠和魏延的。定军山一战黄忠大出风头,但实际上曹操亲自来争夺汉中是赵云主导的汉水之战,让曹操无功而返,决定退兵的根本原因。

事后,刘备更是来看望战场和慰劳赵云,称赞赵云“一身是胆”,要知道黄忠斩杀夏侯渊,刘备反而不合时宜是说不如斩杀张郃,可见情谊深浅高下立判。

汉中之战后,刘备集团关羽、张飞、魏延都成了封疆大吏,各自镇守一方,唯独赵云似乎不被重用。但实际上赵云是成都守备司令,是中央军的大员,比之关羽等人的地方军更为重要。

刘备伐吴,赵云力谏阻止,刘备不听,却依旧任命赵云都督江州,这也是吴蜀之间的咽喉位置。要知道秦宓谏言的时候,刘备是直接要杀了秦宓的,诸葛亮求情之后也被关在大牢里。

刘备被陆逊火烧连营之后,根本不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料事如神摆下八阵图阻挡东吴追兵,而是赵云整军备战和曹丕方面的压力这才让东吴退兵的。

诸葛亮时期赵云则是蜀汉头号大将,不存在不被重用的情况,无论是南中之战,还是北伐曹魏,只要分兵,赵云必定是一路主帅。

有人说街亭为何不派赵云,因为诸葛亮将更困难的任务交给了赵云,也只有赵云的稳重和胆大以及名望能担任佯攻吸引曹魏主力的任务。事实也证明了赵云的优秀,在诸军惨败之下,唯独赵云亲自殿后,损失最小。

之所以很多人认为赵云不被重用的原因不外乎官职

的确赵云升职和表现似乎都不如同时代的老兄弟关羽、张飞、诸葛亮,也不如后起之秀魏延、黄忠。甚至连法正、孟达、李严似乎都更受刘备重用。

实际上这是蜀汉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特征决定的。三国之中无不存在这强烈的派系斗争,曹操、刘备、孙权一生都在和士族集团斗争,最终还是士族领袖司马家族获取胜利,也就是说三国最终还是倒在了袁绍们的手里。

关羽、张飞、赵云三位是元老派系或者说是涿州武将派系的代表,很多时候不得不委屈赵云,谁叫赵云最懂事呢?要是委屈了关羽或者张飞,那个能忍得住?

汉中太守的人选就比较诡秘,张飞要守巴西,关羽守荆州,赵云应该是不二人选,但最终却是魏延。其实这个位置,很多人都眼巴巴的看着,如果继续选赵云,那么刘备轻视荆州集团和益州集团的以及东州集团的表现就难得人心。

魏延虽然是荆州出身,但和关羽一个样子,和其他人关系都不好,属于三不沾,这下谁都不选也就不存在偏袒谁不偏袒谁的问题了。

但赵云的中护军应该是不久后就封了的,至于具体是什么时候,不得而知,刘禅继位是时候,赵云就是中护军的身份都督江州,后来这个位置是陈到、李严、罗宪的。托孤选李严也是平衡一下东州集团和荆州集团之间的关系,而益州本土集团实际上是一直被打压状态的,这也是外来士族不得不面临的问题。就好比江东打压本土士族,一直是孙权不遗余力进行的事情一样,权利就那么多,原本本地士族就根深蒂固,作为统治者不得不即争取又不遗余力打压,然后发觉更多新人刘备之如魏延,诸葛亮之如姜维,孙权四大都督只有陆逊是江东士族。


尘子渝


在小说里,赵云倍受重用。

赵云位列五虎将,而且排位在马超、黄忠之前。赵云一生中的最辉煌战绩是“长坂坡救主”,他在百万军中如入无人之境。刘备甚至为他摔阿斗,并说:“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民间也流传着顺口溜: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由此可见,人们视赵云为仅次于吕布的勇将。

在正史里,赵云也是受重用的,只是不如小说里那般风光。

赵云确实救过阿斗,却不是在百万军中冲杀出一条血路,而是绕过曹军大部队。期间,还发生了一件趣事。某个部下跟刘备汇报“赵云叛变投敌了”,刘备大怒,拿起手戟掷向那个部下,说:“子龙不弃我也。”刘备对赵云之信任,毋庸置疑。

正史记载赵云“身长八尺,姿颜雄伟”,是个魁梧帅哥。

有一次,敌众我寡,赵云且战且退。等退回营寨中,赵云下令“大开门,偃旗息鼓”。敌军怀疑有埋伏,不敢再靠近,引兵而去。恰在此时,赵云一声令下,矢如雨下。敌军惊骇,自相践踏,堕入水中,溺死者无数。刘备忍不住为赵云点赞:“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还有一次,蜀军打了大胜仗,准备瓜分战利品。赵云进谏:“匈奴未灭,无用家为。等天下安定,再享福吧。”其热血与无私,可见一斑。

其实啊,受不受重用,要看跟谁比。倘若跟一般人比,赵云无疑是受重用的。倘若跟关羽、张飞、诸葛亮、马超等大牛比,赵云确实不怎么受重用。

关、张自不必说,他俩最早加入创业团队,与刘备“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且他俩武艺超群,“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并有国士之风”。而正史记载赵云、黄忠是“强挚壮猛,并作爪牙”,与关、张相比,确实略逊一筹。

诸葛亮呢?当时,刘备阵营已经有关、张、赵等虎将,唯独缺个军师。况且,以诸葛亮之才,甭管加入哪个阵营,他都是一颗耀眼明星。

而马超呢?他是西凉军阀马腾之子。他投靠刘备,其意义好比“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对于自带团队的一方诸侯,刘备自然不敢怠慢。况且,马超本人也是个狠角色。诸葛亮称赞他“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可以与张飞“并驱争先”。

如此看来,赵云的职场竞争力,确实不如关、张、诸葛亮和马超啊!

解答|太史栩

图片 | 电影《三国之见龙卸甲》


反调青年


先不说刘禅,先主刘备自打与赵云再次重逢之后,就已经把他当作心腹之心腹。

赵云到邺城见到刘备,二人同床眠卧。刘备秘密派谴赵云招募兵士数百,对外宣称是左将军刘备的部曲,而此事袁绍并不知情。挖袁绍墙角!这是“不重用”?

赵云与夏侯惇、于禁战于博望坡,生擒夏侯兰,刘备用之于军正。这是“不重用”??

危急之下,刘备丢下妻子和孩子,仅带着张飞、诸葛亮、赵云等数十骑向逃跑……这是“不重用”???

赵云跟随刘备平定荆州四郡。刘备任命赵云为偏将军,并取代投降的赵范,兼任桂阳太守。这是“不重用”????

刘备便领兵三万入益州,留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人留守荆州,任命赵云为留营司马,管理军事事务(相当于武汉卫戍区司令,公安就是武汉)。此时孙夫人放纵骄横,她从东吴带来的侍卫和官吏,也多有不法的行为。刘备知晓后特命赵云掌管内事。这是“不重用”?????

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刘备与刘璋决裂,从葭萌进攻刘璋,并召诸葛亮等人入蜀支援。诸葛亮与赵云、张飞等率军溯江西上,一路平定郡县。在攻克江州后,兵分两路,赵云率军由外水深入,攻取江阳、犍为等郡。至次年于成都南面,完成对刘璋的包围。刘备攻下成都之后,任命赵云为翊军将军。蜀汉一大半是赵云打下来的,包括成都。这是“不重用”?…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3月,曹操亲自率领大军来争夺汉中,并运送大量的军粮到北山下,有数千万袋,黄忠认为可趁机夺取这些军粮,赵云于是授予黄忠兵力去取北山。我在重申一遍,黄忠是赵云的部将!!!(黄忠初期是刘备的部将,后期就是赵云的部将。因为,刘备已经把汉中之战的指挥权,全权交给了赵云)这是“不重用”?……

先主不听,遂东征,留云督江州。先主失利于秭归,云进兵至永安,吴军已退。夷陵之战,刘备是前敌总指挥,赵云是后备军总司令,二人在夷陵之战期间地位是平等的!此时的刘备手中已经没有军队了,能打仗的军队都在赵云手里。毫无疑问,这是刘备得安排。这是“不重用”?…………

建兴元年,为中护军、征南将军,封永昌侯,迁镇东将军。刘禅刚刚继位,这一切都是按照他爸爸刘备得意见来任命得。刘备当然知道,只要赵云还在,任何人都休想觊觎刘禅的皇位!(问号不够用了……)

在后汉三国时期,有俩镇东将军非常有名,想必大家都知道,一个是赵镇东,赵云;还有一个就是曹镇东,曹操。


公明淏


在电视剧《三国演义》里面,提及刘备的手下名将时,首屈一指的当属勇猛威武的五虎上将。刘备在平定益州之后,开始对底下将领进行册封,先后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册封“五虎上将”。

但是这个被《三国演义》导演吹嘘得神乎其神的“五虎上将”在历史上被没有存在过,或者说“四虎上将”更合适。 其实在历史上,并没有所谓的“五虎上将”,刘备确实曾册封过手下大将,但是被赐予尊贵称号的大将却只有关羽、张飞、马超、黄忠。那个侠肝义胆、忠心不二的常山赵子龙被没有被赐予多么崇高的地位。

据《三国志·赵云传》载:“成都既定,以云为翊军将军”。在夺取成都之后,刘备授予了赵云“翊军将军”的称号。所谓的“翊军将军”在古代指的便是杂牌将军。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四人,据《三国志·蜀书六》载:“二十四年,先主为汉中王,拜羽为前将军,假节钺···先主为汉中王,拜飞为右将军、假节···先主为汉中王,拜超为左将军,假节···先主为汉中王,欲用忠为后将军。”

在古代前后左右四个方位的将军可以算得上的地位崇高了。但是曾经七进七出救阿斗,为刘备立下汗马功劳的赵云却不及年老力衰的黄忠,可以说的莫大的讽刺。

其实刘备在官员任免上还是有着过人之处的,在刘备看来赵云确实的勇猛有力、对自己也是忠心不二。于是在赵云的使用上,刘备更倾向于把赵云定位为一个私人护卫、保镖,而非一个外出、独当一面的大将军(就像曹操拥有勇猛的典韦作为护卫长那样)。

刘备临死前托孤,交代赵云若是谁有不臣之心,直接杀了就行,这个时候大家才看明白,原来不是刘备不放心他,其实是太放心了。刘备不愿意把赵云推倒风口浪尖上,想把赵云炼成自己最后的保命符,所以一直不敢重用,直到临死之前才拿出来保护阿斗,可见其心思深沉。

也正是刘备给赵云这样的定位,让赵云后期没有机会建立卓越的功勋,没有战功赵云自然得不到提升,只能永远的成为一个护卫长。 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四人能够成为独当一面的前后左右四大将军,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他们在实战中积累了丰富的战斗经验。战争不仅仅是单枪匹马的决斗,更是运筹帷幄的决策。要论勇猛、武力,赵云丝毫不在这四人之下,甚至还比老将军黄忠更厉害。

在《三国志·赵云传》中便有这样的记载:“忠过期不还,云将数十骑轻行出围,迎视忠等。值曹公扬兵大出,云为公前锋所击,方战,其大众至,势偪,遂前突其陈,且斗且卻。公军败,已复合,云陷敌,还趣围”。在黄忠陷入敌人的陷阱之后,赵云与十几个骑兵突入重围,大败曹军最终救出了老黄忠。 但是即便是赵云有着以一当千的气概,也弥补不了他在战争中决策的短板。

在刘备入川的建立基业的时候,这时候朝中可以分为三大集团,刘备集团,荆州集团,益州集团。刘备集团和荆州集团在随刘备入川的时候,刘备对他们说,如果能够打下益州,我就是赏赐你们房屋钱财和农田,果然益州拿下,刘备也实现了自己的诺言,把钱财和房屋赏赐那些有功的将士们。

赵云也有这些赏赐,但是自己却制止了刘备,而且对刘备说:我们刚经历了战争的烟火,这些东西应该留给那些受到战争摧残的益州百姓,让他们安居乐业,这样主公也能够得到百姓的民心,刘备于是听从了赵云的建议,但是赵云也得罪了那些应该得到奖赏却没有奖赏的旧日同僚和荆州集团。

对于当时而言,这两个山头的势力是非常强大的,赵云难免会得罪人,这可能也是赵云受到排挤的重要原因之一,就连当时刚出山的诸葛亮也不敢随随便便和他们抗衡,毕竟自己资历浅。

在刘禅登基以后,益州集团开始把持朝政,对于当时赵云的善举,得到益州士族的尊敬。刘禅在景耀四年(公元261年)追谥关张黄马等人谥号,赵云没有,在益州集团的坚持下,才追谥了赵云。

这也是蜀国后期无大将的情况下,诸葛亮才勉强让赵云去做统帅(当然也有诸葛亮保护赵云的考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