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吉利能自己研发发动机不?

梁祥仕


发动机是心脏,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想回顾下某个知名的媒体大咖在评测中聊起了“吉利1.3T缸内直喷发动机NVH做的奔驰GLC还安静”,然而,吉利在当时并没有提供缸内自喷技术,权且当个引子吧。

在2017年上半年的时候,吉利曾发布了全新的iNTEC技术品牌,在彼时吉利发布的iNTEC技术品牌架构内,包括了动力(GPOWER)、安全(GSAFETY)、联网(GNETLINK)、环保(GBLUE)以及智能驾驶(GPILOT)五个发展方向。

您不知道或者不记得是正常的,因为在那一轮的传播热度过后,这个iNTEC技术品牌就没怎么再出现过,在这样一个每天都有爆炸性新闻出现的当下,其实我也记不住了。

那么,吉利的发动机技术到底怎么样呢,是不是自己研发的呢?

吉利最新的GPOWER动力技术单纯的从宣传的角度来看的话,技术着实不错,然而从实际使用的情况来看的话,还是需要一定的积累的。从何说起呢?那就从一开始说起吧。

在平台篇我们已经讲到过,吉利的早期发展离不开丰田,的确,丰田精益化的设计生产流程让丰田旗下的车型都具备了非常优秀的工程可行性。这对于创业初期的吉利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利好——往往是不需要太多复杂的工艺,就能把丰田的产品仿制个八九不离十。平台如此,发动机同样如此。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本世纪初,吉利赖以生存的动力是源自于丰田的8A系列发动机。而丰田的8A动力也是除了三菱的4G系列之外最受本土品牌所青睐的动力了。彼时的吉利美日就直接搭载了这台丰田的8A发动机。

不过,随后丰田起诉吉利商标以及动力侵权的事情也是在业界闹的沸沸扬扬,间接的影响就是使得吉利已经不能够继续使用丰田的8A动力了。

所以,对于丰田5A以及8A系列发动机的仿制也就从这个时候开始了,在2003年,吉利首款1.3L发动机MR479Q正式面世,而这台发动机就是源自于对丰田8A发动机的仿制。不过,吉利的仿制品相比于原装的丰田8A发动机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而这些差距又大多体现在工艺方面的差别上。

比如说耐用性显然和8A发动机不是一个量级的。但是,由于MR479Q的诞生,吉利先解决了发动机有无的问题。在经过了两年多的生产准备之后,在2005年5月,吉利的这台MR479Q才正式实现了装车。至于为什么会拖两年,根据我的经验来看,问题应该出现在缸体铸造的品控上。

然后就到了2006年8月,吉利又正式推出了被称为我国首款CVVT发动机JL4G18,而这台发动机的来源,也同样可以在丰田上找到源头,这台发动就是丰田的1ZZ-FE发动机。

在2001年这台发动机正式在卡罗拉上出现,得益于VVT-i可变气门正时技术的运用,这台发动机的表现是很轻快并且很经济的。所以,自然而然的,吉利也就在这台发动机上动起了心思,一番测绘之后,JL4G18也就诞生了。

这可以说是吉利历史上的一个大事件,因为有了这个基础,随后吉利通过调整活塞行程,改变气门正时等等的方式,又衍生除了JL4G15发动机。是的,也就是现在作为主力出现在吉利的产品阵营内的那台1.5L自然吸气发动机。

目前搭载这一动力的车型包括吉利金刚、吉利远景、吉利帝豪、吉利远景X3等入门级的车型,如果再考虑到JL4G18发动机的装车情况的话,那么这个范围还可以扩大到吉利帝豪GL、吉利帝豪GS等车型。

目前在吉利的产品架构下,依旧是以十几年前的老发动机技术作为主要支撑的。当然了,用这台老发动机的优势也是很明显的,至少不会有什么大规模的质量问题。

随后推出的吉利1.3T涡轮增压发动机则是赶上了本土品牌扎堆推出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时代,几乎在同时,比亚迪也推出了自己的1.5L涡轮增压动力。

而这台内部代号为JLB1413T的涡轮增压发动机据说是吉利自主正向研发的产品,而坊间也有传闻说这台发动机的技术是源自于三菱。从其铸铁缸体的情况来看,已经不可能和此前推出的自然吸气系列有太大的关系了。

这台发动机之所以采用铸铁的缸体,倒不是因为此前官方通稿里说到的为了成本考虑,而是因为在使用了增压技术之后,发动机缸压过大,以吉利的缸体铸造技术,铝制缸体无法满足强度要求。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其确实是仿制了三菱技术,因为三菱的同款动力就是铸铁的结构。

在这里要注意的是,吉利的这台1.3L涡轮增压发动机并没有采用缸内直喷技术,这也让某位媒体大咖被实力打脸。

而事实上,在几年之前,本土品牌所推出的涡轮增压动力和二十年前在日系车上流行的涡轮增压技术是一致的,只不过是增加了一个涡轮增压器而已。直喷技术是在最近几年才逐渐出现在本土品牌上的,而吉利的产品能够到直喷的水平,已经是博越的时代了。

至于吉利如何突破直喷技术,这里边还有一些很有意思的故事。据消息人士透露,吉利是用“特殊”的方式挖了另外一家公司的“墙角”——动力部门的技术大咖被招至吉利。

而眼下最新一代的吉利新一代直喷小排量涡轮增压动力技术,是在去年的上海国际车展上才正式亮相的。距离真正的大规模装车,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至少那台在彼时被大量关注的1.0TD三缸发动机就还要等上一段时间。

而即将在今年亮相的1.4L涡轮增压动力也不会提供直喷的版本,这同样是处于耐用性的考虑。毕竟,实际装车匹配和在发布会上作一点宣传,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实事求是地讲,吉利目前主打的动力技术,依旧是停留在一个口头先进的层面上。更何况,作为一套成功的动力系统,仅仅凭借账面数据的表现并不能说明问题,发动机输出的平顺性以及和变速箱的匹配,才是最重要的。从发动机技术的角度来看,吉利也同样还有路要走呢。


车文驿


吉利汽车早期虽然没有自主研发发动机的能力但现在已经具备这种能力。最为成熟的就是被广泛应用到吉利远景,吉利帝豪上的这台1.5L DVVT全铝发动机。


这款发动机被广大用户用实际行动去验证了它的质量,没有过度的优点但也没有太大的设计缺陷,性能始终保持在稳定状态。如果关注吉利论坛的车友会发现有很多车友会在这台发动机上或者方向盘上立烟或者立硬币来验证它的运转平稳性能,所以从这一点上足以表明这款发动机还是相当不错的。
现阶段吉利所能研发的发动机也从自吸发动机完美的过渡到了增压发动机,据说还研发成功的一款3缸增压发动机。所以,现阶段吉利已具备发动机自主研发和生产的能力。


骑士分享


现在吉利的发动机主要有:

熊猫等车型上搭载的1.0L三缸

A级轿车上搭载的1.5L 1.8L

GL 缤瑞 博越 博瑞上搭载的 1.0T三缸 1.3T 1.4T 1.5T三缸 1.8T 2.0L 2.4L 3.5V6

单从机型上看比较驳杂,但起码也还是通过了从无到有的过程,在老机型上可以非常明显的找到他的国外爸爸,从一开始造成吉利就看上了丰田,开始发动机也是从丰田买的8A机头,但之后丰田单方面提价李书福气得半死,开始仿造通过几年的努力也有了一些成效,之后搞出了自己的几款小排量自吸发动机都是借鉴丰田,但借鉴丰田得到了一个非常好的习惯就是先进性不足但稳定性有余,这么多年吉利的发动机基本没出过什么大的毛病,但这些机头的缺点也很明显由于技术久远油耗普遍偏高,动力性偏弱,但作为几万块钱的汽车购买人群也买不到什么先进的机头,皮实耐用才是这些人的需求所以帝豪之类的廉价车型销量一直不错。

到了涡轮时代之后日系品牌发力较晚,像丰田自己的涡轮机都不是非常好用那自然要换一个学习榜样了,这个时候盯上了大众的EA888

这款机型也为吉利立下汗马功劳,搭载在博瑞博越上,总体上优缺点都很明显,优点由于有双平衡轴震动抑制的很好,动力中规中矩油耗比较高,随着仿制事业的逐步升级,明星机型越来越复杂一味地仿制已经没有太多前途,这个时候集团内部还有一条大腿,吉利开始了新一代发动机技术的开发,集中表现在1.0T 1.5T 两款三缸机

随着技术不断积累,加之国六+油耗大限的到来低价位车型发动机小型化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吉利的这个1.0T发动机也达到了100KW的升功率,这是非常强大的,国际上升功率到100KW的机头也不多,1.5T的三缸机也有88KW的升功率,但这个机头实际是沃尔沃DRIVE-E系列的三缸版,应该来说耐用性也会不错,就是不管是燃油还是还是机油都喝得比较精细,吉利自己品牌的倒是可以喝92,据说是改了点火角,到了这个新一代的发动机吉利就基本能跟上合资品牌的发动机技术,但现在市场对三缸机的接受程度比较差,不好卖是个很大的麻烦,毕竟三缸抖动是不可避免的东西,不过这个1.5T的动力是非常不错的,其余的那些2.4L 3.5L机头注定是要淘汰的也都是仿制的丰田的机子3.5仿制的2GR不知道在知识产权上怎么过关的但不重要,吉利这个企业起码还是国内为数不多的能够生产比较齐全排量的企业,具体效果不论,精神还是值得鼓励。

未来这个企业肯定是1.5T这个机头担任主要的攻坚任务,应该也会演化出115KW跟130KW,132KW几个版本,包括将来的混动(48V PHEV CHS)

抖动是他需要面对的问题,从实际体验看这个机型抖动主要集中在低速情况下,所以吉利的思路应该是加电,未来这个发动机配48V还有与丰田合作的深混才是终极形态,现在出现的属于阉割版

纯手打如有错别字请见谅,如有错误地方请纠正


网黄说车


抱着特别心态来答题,不求高阅读,想到哪里写到哪里。本身也是做发动机研发的,像国内完全自主的研发发动机企业,只能说从理论上可以做到了,从工程角度来说还有很多问题,一台发动机(特别是汽油机)不可能完全自主研发,有些东西被国外垄断。


1.ECU、TCU和BCU等产品。

控制系统这一块的主要系统被德尔福、联合电子、博士3家企业垄断了大半,国内的汽车厂商甚至国外的部分都没办法自己标定和生产,要不就是标定不好,没办法上市投产。单是这一块就难倒好多厂家,就像中兴一样,万一某天不给你供了,你就傻了。

2.自身数据库薄弱


没有东西是凭空产生的,必须基于一些基础上来做改动,那么发动机产品数据库就非常重要。以前的发动机都是照抄外国的产品,然后再请国外公司把专利部分花钱改一下,就是自家的产品了。现在国内企业已经开始自己组建数据库,但由于起步晚、投入大、见效慢等原因,小一点的厂家几乎不做,只剩下大企业才有能力做。所以汽车发动机完全自身产品化能力一直止步不前。

3.国家政策不再支持

国家对传统汽车已经不再支持,而是寄希望于在新能源车上能与国外抗衡,甚至超越国外水平,如同高铁等。但实际上呢?全靠补贴和国家政策扶持的项目真的能和国外抗衡吗?这就小孩,没学会爬就要让他走一样,不管吹得再厉害,基础始终是不稳的,最终牺牲的还是普通人的利益。

回到正题,吉利是可以研发发动机的,但关键零部件基本靠国外技术是没办法的事实,研发和使用完全是两回事。


深蓝月华


请自行百度,中国方程式赛车的发动机来自哪里?


浪人甲


吉利能自己研发发动机吗?我想现在发动机还用研发吗?什么样的排量发动机都有,不管是自吸还是窝轮,说某某公司研发的发动机怎么怎么好,那是吹牛逼。现在最关键的是你有没有能力量产,成本能不能控制住,前几天我在电视上看到的:国产V6发动机的生产,就缸体。生产十个只有两.三个合格。成本太高。计算下来,还不如买,所以V6发动机不是不能生产。中国的航空,战斗机的发动机都可以生产,何况汽车发动机。但航空和战斗机的发动机可以不计成本,汽车你行吗?


西北风77448


这问题是跪久了不敢站起来的人才问的,吉利十几年前就用自己的发动机,还推出过一款什么cvvt发动机(是不是这四个字母记不清了)在中央台做广告,称这款发动机当时`世界先进,中国领先'。这是十几年前的事了,相信现在的吉利发动机会更加先进。

奇瑞长城比亚迪都有自己研发的很好的发动机变速器。以后不要再提这样愚蠢的问题了。


佳木逢春


山寨不可怕,可怕山寨后不努力。吉利加油


朱松涛8


发动机研发不是设计设计尺寸这么简单,加工工艺要求的相当严格,产品一旦研发成功,加之后期优化,能覆盖很多产品。吉利肯定有研发自己的发动机,但是肯定不会作为自己战略品牌的核心件使用,一般都是走小众车试试,一旦反响不好也不至于砸招牌,不太相信吉利的加工工艺,走国外外包路线快省事。



肥肥185


这个问题问得我不知该如何回答,因为谁都知道吉利可以,并且一直在研发。

发动机技术到了现在不再是垄断技术,随着中国材料技术越来越强大,基本的条件完全可以满足。

但是还是有制约发动机技术的坎,那就是国外专利技术,只有避开这些专利研发出的发动机才完完全全属于吉利。

中国落后这么多年要想迎头赶上真正是很难,不是研发不出好的发动机,而是研发不出好且不一样的发动机难。

没有关键的数据或许难以表诉的清晰,只是希望大家能多少了解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