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3 工資怎麼談,才會不吃虧?用這3招!

人在職場,大家最敏感也最關心的就是薪水問題了,很多人,尤其是年輕的應屆畢業生,在求職面試的過程中很難主動開口,與HR談薪水,但是,其實大家關於薪水的疑問卻又很多:

我成績一般,關鍵是沒經驗,不敢開口談工資!

學校沒名氣,我的薪水是不是得要低一點?

我不想做本專業的工作,跨專業找工作是不是工資特別低呀?

我做過學生會幹部,拿過獎學金,工資是不是可以要高一點?

工資怎麼談,才會不吃虧?用這3招!

應該怎麼和hr談工資呢?

要多少工資合適呢?

今天,我們一起來聊聊大家最關心的問題。

怎麼估算自己的工資

想要談薪水不吃虧,最重要的是學會正確的給自己估價,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價值,那麼你永遠無法機智的和HR談薪水。想要判斷好自己“值”多少錢,有下面幾種方法:

※ 查所在行業和任職職位的平均工資水平。

搜索工具:曝工資、分智等薪酬發佈機構、APP和網站。

※ 工作年限。

一般工作年限可以按照每年增加5-15%的複利增幅,可以進行換算。

※ 複合能力。

複合能力代表你的適用於工作的多項組合能力,比如說你是一個碼農,但是你懂設計,那麼你顯然可以適應更多工作,或是你是個銷售,而且你還懂品牌運營和市場營銷。你都可以要求公司為你多出來的那部分能力支付薪酬注意,當然,前提是這項能力對公司有用且公司在乎。

※ 公司和項目背景。

之前在什麼樣的公司工作過,獨立完成過什麼級別體量的項目。

※ 教育經歷和資源。

一般招聘應屆生和工作年限小於3年的職位時比較看重,超過這個年限的更重視下一個東西——資源。資源是指你在工作中積累的有利資源,包括人脈、項目經驗、銷售機會、資金來源,越有資源,價值越高。

在談薪水的問題上,我們必須弄明白一件事情:薪水與你的學歷、經驗等背景有關,也與公司的薪資水平有關,但是也僅僅是有關而已,並不起決定性作用,最終決定薪水高低的是崗位的稀缺性。

薪水高≠薪酬高

如果你不知道薪資只是薪酬體系中的一小部分,那你就永遠無法機智的和HR談薪水。

薪酬體系包括四大部分:

硬性的。工資、固定津貼、國家強制性保險,公司內部統一的福利項目和帶薪休假等。

彈性的。獎金、提成、特殊補貼等。

軟性的。培訓、進修、工作環境、班車、食堂、健身中心等。

隱性的。彈性上班時間、在家辦公、成長空間、帶著小孩上班等。

讓我們來做一個選擇:

情況一:月薪5K,五險一金,節假日加班二到三薪,帶薪年假7天(逐年遞增1天,至15天止),免費早午餐,另有公費旅遊、節假日福利、免費公車、子女教育費用報銷等等。

情況二:月薪6.5K,五險無公積金,無加班費,帶薪年假5天(無遞增),無其他福利。

你更喜歡哪一個?

在不參考公司發展前景、個人喜好等其他因素的情況下,我相信大部分人肯定是更偏好第一種,雖然錢少了1.5K,但是公司顯然更加正規,更重要的,完整的福利制度顯示出公司對於員工的人性關懷,這一點在充實員工的工作滿足感上更有價值。

工資怎麼談,才會不吃虧?用這3招!

如何與HR談薪水

談判之前

※ 談之前你要知道,每次跳槽,平均薪酬增長幅度至少要在15%,這個幅度的增長才能抵消因為跳槽而帶來的風險成本,如果低於這個數值,不要輕易跳槽。

※ 事先的調查,這個公司的口碑、薪酬水平、畢竟如今的媒介這麼發達,想了解一個公司的信息還是很容易的。

談判之中

※ 不要主動問對方類似於我值多少錢、這個崗位的工資預算是多少或者你薪水的大概範圍的問題,這首先暴露了你不懂得對方公司薪水定酬的弱勢,為了避免這一點,先問下對方的福利制度、節假日福利、加班費用等等擦邊問題,通過這些福利反推公司的實力狀況,然後自信的給出自己的價格。

※ HR是決定不了你的工資的,至於那個領導是否接受這個價格,就得看你的面試成果了。

談判之後

※ 別把蘋果都放在一個籃子裡,多嘗試幾個公司能夠讓你對於這個行業的整體薪酬更加熟悉。

※ 不要輕易接受對方的還價,你的價值應該不是輕易可以降低的,開始還價說明公司對你比較感興趣,好好把握機會,等到時機成熟再退讓。

※ HR給你一個數額或範圍後,不管是否符合你的需要,都不要立刻答應或拒絕,一定要給自己留下思考的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