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3 新冠病毒是“中国制造”?德国《明镜》周刊这次有点过分了

在武汉爆发的肺炎疫情,受到了中国举国上下的高度关注。而在地球另一边的德国,社会各界也在以各种方式表达着对疫情的关注:本将于两个月后退休的德国吕贝克大学罗尔夫·希尔根费尔德教授(Prof.Dr.Rolf Hilgenfeld),在疫情肆虐之时依然来到了中国,并应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的请求向对方发去了研究合作建议书;作为武汉的友好城市,杜伊斯堡市向武汉捐赠了16万只医用手套和5.18万只医用口罩;而埃森市的伯乐高级文理中学的学生们,则用中文合唱了一首《让世界充满爱》,为武汉加油。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人员的国际流动日益频繁,一个国家爆发疫情,其他国家很难独善其身。截止2020年2月2日,德国已经先后出现10例新冠病毒肺炎患者,未来还有可能继续增加。但就在这时,德国的主流刊物,著名的《明镜》周刊却冒天下之大不韪,推出了一期涉嫌辱华的杂志封面:

新冠病毒是“中国制造”?德国《明镜》周刊这次有点过分了

封面图片中的文字是:新型冠状病毒 中国制造 当全球化成为致命危险。

中国人民大学德国研究中心和欧洲研究中心研究员孟虹指出,这张图片是由一张其他德国媒体曾使用过的照片整合制作而成。照片中的年轻中国人,身着红色防雨衣,佩戴防护口罩,使用苹果手机。《明镜》周刊将图片加上象征中国的红框,配以“全球化”、“病毒”和“中国制造”这些字语。这样的表达虽然吸引了一部分读者的眼球,但在中国乃至世界全力抗击疫情的同时,却几近滑向了媒体伦理的边缘。

中国驻德国大使馆在第一时间立即表明立场:“我们将继续把在湖北武汉的所有中外人员的生命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制造恐慌、相互指责、甚至种族歧视毫无益处,我们对此表示鄙视。全球性挑战需要全球共同应对。希望德有关媒体也与各方一起共同承担起责任来。”

新冠病毒是“中国制造”?德国《明镜》周刊这次有点过分了

厦门大学德语系教师、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博士方帆指出,几十年来,“中国制造”向外求发展,成世界工业链条不可或缺的一环,向内为生存,给几亿人民带来脱贫的希望、向上的力量。而新冠病毒并非中国制造的产品。从非典、季节性流感、中东呼吸症到埃博拉,流行病从来都是世界性难题,人类与流行病的战争从来没有停止过,中国人民也是此次新冠病毒的受害者。而此时,《明镜周刊》在中国人民全力抗击新冠病毒的时候为这一突发性公共卫生危机事件贴上“中国制造”的标签,无疑是在中德两国人民的友谊中间制造了一堵冰冷的高墙。

中国文旅部文化参赞贾建新告诉记者,《明镜》周刊的封面“极大地损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极大地侮辱了中国疫区民众和医务人员,同时也极大地误导了德国的读者和媒体。”他表示,希望《明镜》周刊能够如实报道中国人民抗击新冠病毒的实际情况,还德国读者和德国媒体一个真相,承担起德国“第一大”新闻周刊的责任来。

涉嫌辱华封面,伤害的不仅仅是中国人民的感情,大量德国读者在看到这一期杂志封面之后,也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愤慨:

新冠病毒是“中国制造”?德国《明镜》周刊这次有点过分了

刚二月初,《明镜》周刊的年度最恶心封面就出炉了!恭喜啦,明镜!

新冠病毒是“中国制造”?德国《明镜》周刊这次有点过分了

可耻之至!作为一家主流媒体难道不应该澄清谣言消除大众恐慌吗?明镜这种对患者毫无同情的做法让人失望至极。选这样的一张照片作为封面并且配上这样的标题来博取杂志销量的行为令人作呕。把疾病往国籍上扯,还能再不入流点儿吗?

新冠病毒是“中国制造”?德国《明镜》周刊这次有点过分了

我不明白,客观平实地报道,让读者自己去思考就不行吗?明镜周刊这一期的封面不仅打脸德国“第一大”周刊,而且封面图与纯大写字母的标题让人看到了全德国销量最高的日报《图片报》(以低俗八卦著称的德国刊物,编者按)的影子。取关取关!

新冠病毒是“中国制造”?德国《明镜》周刊这次有点过分了

这封面就是在贩卖焦虑制造恐慌啊!什么时候《明镜》走八卦小报的路数了?哎,曾几何时它还是个严肃的政治媒体呢。不过,那大概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了吧。

其实,这篇文稿的具体内容总体还算是比较谨慎客观的,文章以多元视角分析阐述了武汉疫情的发展过程以及中国政府的危机管理措施,其中有些问题确实值得关注和思考。但是,为了博人眼球,就在封面图片上大做文章,制造恐慌,哗众取宠,这就丧失了一个媒体最基本的底线,其结果无非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作者:关山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