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農村有多少人買車是為了面子?

鄉農阿李


農村有多少人買車是為了面子?

在我們黑龍江綏化市農村,近年來由於農民收入的提高,確實有一些農村居民買了小汽車,總體來看,大家買車只是為了出行方便,使用方便,為了面子而買車的畢竟是少數。



下面我說一個真人真事,我姐家孩子今年32歲,在海倫市住,地地道道的農民,在一個鎮上承包了一個移動營業廳,在給農民安裝移動網線,東跑西顛的,需要一輛車,按道理來講,他家種植7、8墒地水稻,再加其他收入,每年收入都在10萬元以上,買個新車也是可以的,可是卻找人到鎮上二手車行,有臺2012年捷達要3萬塊錢,有臺2014年比亞迪F0要價1.2萬元,選來選去還是花10500買下了比亞迪F0,現在用著也挺好,天天開著到處跑。這只是其中一個,其實現在農村多數都是比較理性的。



當然,也有個別人確實為了面子買車,我家鄰居有一對40來歲的中年夫婦,由於沒啥特長,只是種點地,再加上打點零工,也就存了幾萬塊錢。就在去年過年的時候,到親戚家拜年,很多人在一起吃飯,當時就有一個他姨家的表弟,在飯桌上大談自己的車寶駿510多麼好,就感覺很沒面子,隨口就說自己也打算買臺車,大家先都愣了一下,後來就都打哈哈,因為他根本就沒有這個實力,都以為說笑話,可是沒過多久,買回來一臺哈佛H6,花的12萬多,有一半是借老丈人家的。後來聽說,買完車後兩口子外出打工了,車還在家裡放著呢。其實,像這種情況根本沒必要為了面子,借錢買車,遭罪的還是自己。



在本村一共有7臺小車,就有這臺哈佛H6是為了面子買的,其餘6臺有3臺是新結婚買的,有2臺是村長和村支書的,有一臺是電工的。通過這些情況,可以看出現在農村人買車大多數都是很理性的,根據自己的經濟情況,條件不允許就不買,條件允許就買,並不像網上傳的都是為了面子買車。大家那裡為面子買車的多嗎?說說看!


三農廣訊


我想農村人買車(家用轎車,不包括其它農用車輛),大部分可能是出於面子!🌝😘😍

其實在農村普通農家,買一臺家用轎車用處不大!也就是逢年過節時,走個親戚啥的,顯擺,顯擺!

農村人愛面子,天下人都知道!

有一家買車了,其它的人也跟著起鬨!

就好像誰家不買車,就丟大人了似的一一

我一個遠房表弟,就是個很要面子的人!

要面子要到什麼程度呢?

那一年表弟的孩子升學宴, 家裡殺了兩頭兩百多斤的大肥豬。這還不算,酒席上的全雞和全魚都是雙份的,其餘全是肉!

結果雞鴨魚肉剩得滿桌全是一一

造成了巨大的浪費!

前幾年,村裡人都跟風買車,表弟當然不能落後啊!

面子要緊得很啊!

結果拿出全部積蓄買了一臺本田系家庭嬌車。

自從買了這臺豐田橋車。兩口子就吵架!

怎麼呢?

因為每次加油都幾百元錢,媳婦兒不願拿錢,就吵架!

而且每年年檢,保險,修車又是幾千塊錢!

真的承擔不起了!

表弟搖頭嘆氣的說!🌚

後來表弟所興也不年檢了,也不上寶險,更不加油了!

一個僅出廠兩年的車就報廢到那了!😏😝🌚

那輛車放在表弟家小院最顯眼的地方,任憑風吹日曬雨淋一一

但表弟說:說什麼也不能把車賣了!這是面子上的事!

哈哈哈哈一一😃🍎😇😄😄😄


西海雍生l


其實吧,回答這個問題有點糾結,為什麼呢,我就以我自己的實際情況來解答吧。

本人今年60歲了,生有兩女一男,兩個女兒分別在幾年都出嫁了,只剩下兒子愁死了我們倆老傢伙。從他20歲就有人開始說媒,高不成低不就一直沒成,眼看奔30的人了也沒個動靜。1.75m的個頭,白白淨淨的也算說得過去吧,怎麼就尋不到媳婦呢?急得老伴又是找算卦先生又是燒香許願的。

皇天不服有心人,在去年過了春節,兒子終於訂婚了,女方也是通情達理,不要車也不要房,只圖一個女兒郎。訂婚時買衣服三金加上見面禮總共才花了5萬多快錢,比起鄰居們也是心滿意足了。到去年8月份他們倆從廣東回來要結婚,我和老伴商量要不要結孩子們買輛車,孩子倆說不要吧。當時我們想,村上鄰居孩子結婚都是又要房又要車的,咱要不買輛車也對不起兒媳婦。於是,就在兒子兒媳婦兒去縣城拍婚紗照的時候,我們老兩口就去縣城訂了一輛長安Cs55,第二天就把車提回來了。

要說農村買攀比心理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我們買車純屬對兒媳婦兒的一種溺愛。當然,大部分農村人買房買車並非自願,完全是為找媳婦不得不硬著頭皮買的。總不眼看著兒子單身吧,作為父母也是無奈之舉。


用戶也


這對於大多數的人來說:還是為了方便自己或者要謀生活!因為,農村人找個錢也很難,沒有固定的工資,找多少是多少,必須要有計劃的用。就拿我家來說吧:女婿打工每月只有1千多元的工資,2019年臘月,女兒結婚的那天晚上,女婿對我說:媽,作天回來我身上只有1塊5毛錢了!我看到女婿快要流淚了,我說:別說了別說了,媽媽是這樣窮過來的,你不說別人不知道的。後來,他們結婚我收得禮幣2萬多元,那時,家裡還欠債5萬元,我給了女兒2千元,其餘的還債了。女兒拿著2千元出去,想辦法做小生意(賣燃料.賣水),懷孕7個月後就休息了,1年多時間掙得7萬多元。2011元月生了孫女兒。可2012年3月份,我老公:腦瘤壓迫神經引起癲癇大發作,有時大叫一聲,有時摔倒在地!為方便老公看病,女婿買了一臺8萬元的車。


期待一雨過天晴


你好,很榮幸回答您的問題。不能否定在農村確實有很多人買車都是為了面子,首先,在農村攀比心理比較敏感,嫉妒心理比較強,實際上,鄰里鄉親,親人,朋友,很多人都見不得別人過的好,或者嫉妒他們有車有房,當起他們看到身邊的朋友或者隔壁鄰居買房或者買車以後,心裡就會滋生出一種要超過他們的這種架勢,有時候見到隔壁鄰居親戚朋友買車以後,表面上都是熱情相待,實際上,心裡那種嫉妒心理會逐漸逐漸的支撐出來,在農村買車的,有很多人都是按揭貸款買車,很多都是打腫臉充胖子,尤其是在農村的青少年特別多,看到別人買車或者有一輛小較車在公路邊跑來跑去,特別的羨慕妒忌恨,只要自己在考駕照的時候拿到駕照那一刻,就一定會想盡一切辦法,買一輛小車,哪怕是一輛二手車,農村鄉下很多的青少年都會認為自己有一輛小車開著車去朋友家,去外出遊玩,泡妹子.都會覺得比較有面子,我身邊都就有幾個這樣的普通朋友.家裡條件並不好見到身邊的朋友,有的買車了,就向父母索要錢才去買車,父母看到隔壁鄰居親戚朋友買車的也會有那一種嫉妒的心理,所以,哪怕再窮也好,都會拿出買車的那一部分首付款給自己的兒子,其實這些都是嫉妒心理在作怪嫉妒心裡太強,很多農村人買車以後基本上沒什麼多大的用處,一輛新車開一年下來很多都沒超過5000公里的,有的付的是首付款,按揭貸款的付了首付之後,之後的每個月的按揭貸款都沒錢還,有的雖然有一部小轎車但是身上連加油的幾百塊錢都沒有。在農村有很多到鄰里鄉親家去吃飯,本來路程都特別的近,一千米都都不到,不管是天晴打雷還是下雨,偏偏就是喜歡開著小車去吃飯,還有就是車裡面放著很大很大的DJ的聲音,去引起別人的注意讓別人都知道他買了小車然後覺得自己特別的有面子。還有的人呢?明明車子不是他的,他跟他朋友借的小車,然後去接一些朋友,然後是他借的車跟他的朋友說車是他自己的。農村雖然有一部分人買車是為了面子,但是也有很多人買車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是給自己圖一個方便,增添家庭的幸福感,給自己創業,自己的事業帶來更多的動力。以上就是我個人的觀點,希望大家留言關注。





鯽鯉殺手


不能否認,買車讓自己的出行很有面子,這個面子是由衷的,發自肺腑的,不管你是城裡人還是農村人,誰也不能否認這個事實。

話有說回來,農村人買車真的是為了面子麼?答案是否定的,應該說相當一部分人買車還是為了方便自己,因為面子買車的還是少數。畢竟面子不能解決吃飯問題,面子只能錦上添花。去年回老家過年,發現很多家庭都買了車,車型也是五花八門。總體還是以經濟適用型為主,有的還擺上貢品,圍著車燒紙祈福。從買車來看,農村生活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生活空間也不侷限於自家的一畝三分地,有了車代步可以更好出行,去旅遊見世面。可以到更遠的地方去做生意,也可以跑運輸,總之豐富了出行的方式,也鼓了自己的腰包。

隨著農村買車的增多,年輕人結婚彩禮也不再侷限性早年的電視,摩托車,而是換成了跟城裡人同步的金首飾,小轎車。經濟的發展,就是讓人民過上更好的日子,滿足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求,這是人民群眾的期待,理應滿足,但是畢竟農村經濟水平有差異,在滿足需求的時候也要量力而行,不要急功近利,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影響家庭和諧。





寧宇與麥豆


隨著社會的發展,小車在農村已基本普及了。這是城鄉差距逐步縮小的現象。

小車做為這些年農村新興的代步工具,走進農家小院,成為現代新家庭的標配,是改革開放以來農村面貌的充分起現。

但農家貧富有差別,能買上小車的也不一定都是有錢人。買車,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經濟富裕,若買就買輛好車,二十萬以上的,一能代步,二可顯擺,咱玩得起。另一種是迫於壓力或者說任務,人家有小車,咱也得有,兒子要談女朋友了,家裡不能沒有車,面子掛不住。買!買十萬或一下的車也行,這就解決了從無到有的問題,純粹的面子工程。

所以,汽車的擁有可以折射出一個家庭的經濟狀況和潛力。豪車、好車、普通車,還有買不起汽車而開電動車的,都是構成社會的一份子,他們都以各自的方式生活著。

今天街鎮逢集,有小車的一開,一家人走了。沒小車的,三四千元的三輪電摩,小橙子車廂一放,一家人也去了,沒誰笑話誰,都樂和著上街。——這是農村人的本分!

說起這個面子,的確是個難把持的玩意兒。好多人買車是為了面子,真是死愛面子活受罪!人家有咱也有,錢不夠咱借,結果車開回來一年下來後悔了。因為小車一年的費用得兩萬,若沒穩定收入就成了額外負擔了。

看來,面子真不是個東西!


嚴樹峰


關於這個問題,我認為,農村人買車有錢是基礎,其中包括有些人為面子買車。但是,真正統計為面子買車的人,估計,或許是零。

一,有錢買車的人,大有人在。

一個農村的能工巧匠,在城裡打工,每天收入近三百元。如果買一輛十萬元以下的轎車,一年的毛收入就足夠了。如果年輕夫妻都在外打工,一年的收入,可以買更高檔的轎車。這是買車的基礎,拉動消費的動力。

二,農村人消費很理智。

農村人買車,有些人為婚姻,有些人為了做生意等。這些人買車,有為面子的因素,但是,需求是鋼性的。例如,婚姻,女方提出買車,估計,男方借錢也必須滿足女方要求。也就是說,對面子的理解,也必須從實際出發。

另外,很多農村人消費很理智。看準一件事,就是買車已經不是擺譜,玩面子的條件。選擇理智消費,坐公交車出行。做綠色環保的順風人。


我愛幸福樹


我來說兩句。^_^並不是所有的人買車是為了面子。但也不可否認有很少一部分人買車的確是為了面子。首先現在的農村和以前也不一樣了,國家的道路村村通工程使得農村的道路再也不像以前那樣坑坑窪窪了,給車子的行駛有了極大的方便,再者隨著國家的發展以及農民的進程務工以及車輛價格的下降使得買車已經不在是一件遙不可及的事情,雖然這樣但車還是在農村家庭是一個很大的開支,那為什麼說買車還存在面子一說呢!?因為一個村裡住著都太熟悉了都是差不多年齡的一起長大的,其心裡都是這樣的你都買車了咱倆條件差不多所以我也得買不然面子上還真有點掛不住。我們村也有攀比大都比較理性,在車的選擇上追求的是個遮風擋雨就行,上到十五萬左右的雪弗蘭下到五千買到的二手QQ都有。總之能買的起的差不多都買了,基本不存在不理性的買的,因為我們村是你有我也有不一定比你好但我得有。


青漂老紀的雜七雜八


農村有多少人買車是為了面子?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

一,時代進步,代步工具也在進步。這是發展期勢,並非面子。80年代,在農村,一般都是用自行車來代步的,到90年代農村代步的就昰摩托車了,現在,在農村,代步的已經到了汽車這個地步,所以說,在農村,買車是代步的需要,並不全是為了面子。

二,從農村目前所買的車輛層次也能看出買車並不全是為了面子。就拿我村來說,奇瑞QQ,吉利金剛等國產也有,各種國產麵包車也有,大眾,豐田等合資車也有。購車層次各異,購車者一般都是根據自己經濟實力來購買的,並不存在是為了面子。

當然,人上一百,種種色色。在農村買車為了面子的不能說沒有,也有,但必竟是少數。大多數還都是因為家裡人代步要實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