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專家”“教授”這個詞是怎麼一步步變成“磚家”“叫獸”的?

白話大白話


人們從敬畏仰視,到不屑與蔑視,不是人們的無畏與無知,而是氾濫的運用,造就了垃圾遍地的必然結果!

所謂專家,必為某領域擁有超深造詣的學者,非一般人不能望其項背。出口必達意,伸手必成事。是為業界少有的人才,屬於鳳毛麟角之類的存在。

所以,過去的專家人們信賴敬畏。而今,專家遍地,信口開河,胡說八道,毀盡三觀,已令人不齒卻還在那裡胡說八道。這是什麼樣的存在?什麼樣的狗屁專家?

我不知道過去的專家是如何認定的,但是,他們的才學真的是令人欽佩的。我也不知道現在的專家都是哪裡冒出來的,遍地都是。就比如,一個縣鄉醫院都能冒出一堆的專家,他們是從哪裡冒出來的奇葩?當專家爛的遍地都是,當裝逼裝的連一點點的逼格都沒有的時候,就是專家淪落到磚家的開始。同理教獸也是如此!而最終將真正稱得上專家教授的才子們也給埋沒的不要不要的,就是這個道理。


行雲流水


為什麼有些專家,變成讓百姓嘲諷的磚家呢,自古以來,平民百姓對具有真才實學,而且憂國憂民的知識分子是由衷抱著崇敬態度的。乃至今天,被冠以“磚家“稱號的,也畢竟是極少數。導致這樣的下場,不是人們憑空捏造的,而是一些滿腹經綸,學富五車的人,並非把所學知識造福國家,造福人民,造福社會,並非德才兼備,腳踏實地,實事求是,一心為民,而是整天高談闊經,甚至違心地作出一些離經叛道的言行,與百姓疾苦與訴求背道而馳地越走越遠,他們的言行全都站在如何樹立自己聲望的角度上,全為謀私利創造條件,以小義失大義,以小利失大體的作派,完全喪失了明大義識大體的智者風範,令百姓反胃,猶如搬起磚頭砸自己的腳一樣,故被冠以"磚家"的光榮稱號,就不奇怪了,活該的!


悠然出南山


磚家說:“禁摩不方便出行你可以買橋車代步

磚家說:“提高個稅起徵點不能體現低收入群體的納稅人光榮感!”

磚家說“中國國民的素質太低下……”

叫獸說“窮人的兄弟沒錢娶老婆,可以合娶一個老婆”

叫獸說“窮人上不起學是因為學費太低……”

磚家說“空氣質量不好,是農村燒柴火灶造成的”

磚家說“房子是富人的,窮人就應該買不起……”

―――所有這些雷人言語笑死,氣死老百姓!就象古代白痴晉惠帝所說“沒飯吃,為什麼不吃肉粥?”

一切脫離群眾生活的雷人言語卻出現在專家教授之口!試問人民群眾都是傻子嗎?聽多了這些雷人語調,自然說雷人言語的人磚家叫獸這稱呼再合適不過了。

……

不想再說下去了!再說俺也成磚家了!




左木8


我講三個小故事。

多年前,我帶一個親戚去縣城醫院看病,門診醫生讓病人去透視,看到透視單,醫生說:肋膜炎。說著就去開處方。

因為我母親曾患過敗血症,這位親戚的症狀極為相似,就編了個謊,提醒醫生說:昨天在鄉里醫院,醫生說是敗血症,讓俺來縣裡看……

我還未說完,他把透視單向桌上一拍說:是儀器查的準,還是他說的準?

說著又要開處方。

因為敗血症多由瘡引起,我就說:醫生,病人胸前有瘡。

醫生不耐煩地說:有瘡,你到外科去看。

來到外科,醫生查看胸部說:這瘡已經好了。

為了引起他重視,我又扯謊說:內科醫生說是敗血症。

醫生看了我一眼說:你就住下吧。

說著,就開了住院單。

因為曾有一個人因敗血症誤疹,耽誤了最佳時間,結果死了。我也怕這位親戚被耽誤,就想在住院部故技重演。

剛要開口,住院部醫生制止說:你什麼也別說,不要干擾診斷。

他認真地在身上看了一遍,也不要求做任何檢查,掀起病人後背衣服,對身邊的助手說:你看,後背上全是出血點,這是典型的濃毒敗血症。

我心裡長出了一口氣。

經過對症下藥,病人很快就康復了。

第二個故事講的是我的親屬,經常腰疼,疼起來用頭撞牆、嘔吐。在鄉鎮醫院就疹無效,就到市裡一家有名醫院去看,門診上開了一大堆單子,檢查結果無異常。

我託親戚請來專家,專家問了問情況,就讓病人趴在病床上,他用一隻手放在病人一側腰上,然後用另一隻手猛擊,只聽病人像蜂子蜇似的哎呦一聲。

專家說:起來吧,左腎結石,有蠶豆大小,去手朮吧,小手朮。

見我疑問的目光,他說,不信,你拍個片子。

拍片的結果和專家診斷絲毫不差。

第三個故事講的是我的一位鄰居,前幾年因頭昏嘔吐被送到市醫院搶救,掛了專家號。

經過一系列儀器檢查,花了幾千塊,專家診斷為輕微腦出血。

病人說:專家,我吃飯時,好像有草棒擋著,不好受。

專家指著桌上病歷、影像圖片說:你病根在心腦血管上,其他都是次要的。

二年之後,這位鄰居查出食道癌,已到晚期。

我曾問過朋友,如今職稱是如何評定的。

他笑著說:這很複雜,各行各業也不同。一般先看學歷,大多數還要看發表多少論文,出了幾本專著。

我問:現在有錢就不可以發表論文和專著了嗎?

他笑而不答。

古有公開賣官帽的先例,如今已轉入地下,經過反腐,多已凋零。但出售專家、教授帽子行業似乎方興未艾。比如,收費出文,收費出書等等,如果是一些盜版也還罷了,偏偏都是些名頭嚇人的雜誌權威!這就令人不解了。

再說,幾篇論文和幾本專著,就能代表能力?

是不是由於這些專家的的專著都是搬別人的,就像搬磚,所以有了磚家的雅號,就不得而知了。

真專家救人命,假專家害人命!

醫學如此,其他行業又如何呢?。


遙山清風明月


第一,現在磚家叫獸不是真正學術能力專家教授職稱,弄點關係出點錢財隨便發個偽磚家教授職稱,學術,道德完全不合格,不是磚家叫獸是什麼?

第二,這些拿著不合職稱文憑的專家教授,走的是經濟利益化,接受某些利益集團收買,為某些集團代言,不經任何調究,沒有任何依據,不惜失真失實的胡亂發表建議欺騙世人,這些拿著假文憑,欺世盜名圖財害命的偽人,能不是人的心中的敗類磚家叫獸嗎!

有些專家教授發表的建議甚至小學生都胡弄不過,以前只要是專家教授發表的東西,大家總能佩服深信,可是時間這個好東西證實了大家都被愚弄了,而這些所謂專家教授們還繼續掩耳盜鈐,繼續為害社會。一個謊言我們可以忽略諒解,一次次的愚弄社會,社會能不醒悟嗎,說句實在的,大家都醒悟了,還是那些磚家叫獸代言的東西,我們都變逆向思維了,磚家說的,叫獸說的與實際剛好是相反的,現在大家只是網絡噴噴,只怕將來磚家叫獸都不敢出門了!

這社會最恨的是欺世盜名偽磚家,偽叫獸為禍社會!


思索完善自我


我認為這是企圖改變人們對知識的渴望和對知識分子的尊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對知識和知識分子採用鄙視的態度,那麼這個國家和這個民族就會墮落成一個最沒有希望、最沒有未來的國家和民族。為什麼大清帝國從一個經濟繁榮的國家變成一個飽受外敵屈辱的國家,就是因為當時的社會對知識,尤其是外來的知識採取拒絕接受的態度,對知識分子採取歧視的態度。魯迅先生筆下的孔乙己就是一個飽受歧視的文人。如今中國的強大,技術不斷創新和發展,就是因為那些專家教授努力的結果,沒有那些專家教授,中國只能用服裝出口換取他國的高科技產品。當年曾經有這樣一句話,我們需要出口上億件服裝才能換來一架波音飛機。因此,改變對知識的渴望和對知識分子的尊重將是十分危險的。


熱點話題不怕噴


“專家教授”被罵成“磚家叫獸”的原因主要有:

第一類 活該被罵的

①大量存在的偽專家。

他們專業水平不足,甚至嚴重不足,但卻被現有制度評定為專家,其水平和言論已達到可笑程度。

②專家中一少部分敗類投靠山頭,為利益妄言,妖言惑眾,其言論毫無邏輯和底線,只為把水搞渾。是吃了洋狗糧後,為鬼辦事的。

第二類 冤枉背鍋的倒黴專家

①部分國民科學素養不足。網絡上網特與暴民橫行於世的今天,有時專家言論沒問題,卻被有心人有意挑撥後群起攻之的,尤其在一些利益敏感話題上。屬於自身的攻防不夠,慘遭踐踏的倒黴蛋。

② 外延構成錯位。一部分職業官員及御用文人本人留戀或被媒體冠以“專家”頭銜,導致民眾和輿論以專家的職業道德標準去要求這些人,自然滿眼毛病。其實有時專家也很冤。

第三類 客觀因素的志窮專家

①還有一部分專家是窮書生。倉廩不實,人窮志短,夾縫生存,缺乏風骨。容易受到外部內部的壓力影響,在作為與行為上也容易失真與偏激。

② 專家群體普遍缺乏安全感。擔心因言獲罪,不能順應民眾期待行使傳統知識分子為國建言建策之義務。

估計值得我們大家愛戴的與尊敬的真正埋頭苦幹的專家只有整個專家群體裡的三成不到。

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也就出現在專家群體上了。

在社會上有那麼多不良專家與偽專家的各種各樣的言論誤導著無辜百姓。

當群眾百姓們知道是被所謂專家誤導後也就出現了辱罵專家是磚家教授是叫獸了。


一睡千世紀


現在的“專家”“教授”太多了,滿屏幕都是,都是些誇誇其談,自以為是,各說各話,這個專家說應該要這樣…………那個教授說應該那樣…………其實基本都是紙上談兵,沒有經過實際調查研究,脫離實際胡謅一通。也不不乏沽名釣譽者……

如今的專家教授是魚目混珠,泥石俱下,使人難以辯別。所以把專家,教授這兩個高知,權威,受人尊重的職業給沾汙了!唉,誰之過。



東龍十八子


說一個親身經歷:在北京住了十多年時間,有個小病小災經常去望京醫院去看醫生。有一次掛了個普通號,看病的醫生是個女的,五十多歲的樣子,她問了問症狀,給我開了化驗單。北京的醫院人滿為患,掛號,收費,看病,檢驗都排長隊。上午沒排上,只好等下午。化驗完後醫生告訴我,明天取結果。第二天,我拿著單子去找大夫,回答是重新掛號。我只好到掛號窗口重新排隊,好不容易排到了,裡面人說:今天沒有普通號,於是我只好多花錢掛了專家號。可到了門診一看,還是昨天那個女醫生。從那時開始我不再相信專家,因為專家好多都是冒充的,是為了多創收而以假亂真的。


日月星辰160276521


專家、教授,本來是對有德、有能者的尊稱。但是,當我們的評價體系唯一地建立在有學位、懂外語、有論文的基礎之上,當我們的教育建立在培養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之上時,便自然地產生了許多紙上談兵、不切實際的“專家”、“教授”,甚至是“大師”了。

我有一個朋友,在科技第一線工作了近二十多年,工作經驗豐富,實踐能力很強,我升高職考外語時恰好遇到他,他說他已經考了三年了,今年如果考不過,就不想再考了。後來也依然沒有考及格,因此也就不了了之。然而,年輕的、有碩士、博士的,實際工作中都還需要他指導,卻可以很輕鬆就升上高職。我不明白的是,他是搞自然保護的,與我們不同,跟國外的交往不是很多,為什麼非要外語過關、論文達數呢?更何況像中醫、或者地方工作的其他科技工作者,難道實際經驗和貢獻都沒有外語、論文重要?

其實,我們這樣一個大國,方方面面的人才都是需要的。國家級、省級的、或者全球性科技企業的科技工作者,在學術、業務、技術上需要走在前列,懂外語、發論文自然是應當的,但不應當一刀切。

學有專長、業有專攻,生物有多樣性才豐富多彩,學術也應當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才會健康發展。尺有所長,寸有所短,不是理論水平高,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就強;也不是能解決問題的,理論水平就高。不能以一種模式取代一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