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3 吃饭慢一点、排便快一点,但这两件非常重要的事你却一直做反了

有人说,现代人压力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吃饭快、排便慢。

吃饭时讲求速度,将时间一缩再缩,每顿饭都吃成“快餐”;排便时玩手机,把如厕时间当做放松,常常“超时”。

吃饭慢一点、排便快一点,但这两件非常重要的事你却一直做反了

但你知道吗,正确的做法恰恰相反:吃饭要慢一点,排便要快一点。

吃饭要慢一点

吃饭慢一点、排便快一点,但这两件非常重要的事你却一直做反了

吃饭快对身体的5种伤害


人的血糖值大概从开始吃饭15分钟后显著上升,30分钟达到峰值,此时大脑会反馈“我吃饱了”的信号给肠胃,使食欲降低,停止进食。


然而吃太快,大脑信号来不及反馈就已经吃了太多食物。吃饭快可能带来以下种伤害:


损伤消化系统


吃得太快会使大块食物进入胃,迫使胃加大蠕动力度,加重了胃肠消化负担,长此以往会导致胃病。


降低食物摄入安全性


唾液中的酶可以将一些有毒害的物质消解掉,但如果吞咽得太快,唾液就起不到相应的保护作用。


据统计,40%的癌症与食物中的亚硝酸类化合物、化学合成剂、防腐剂等致癌物质有关。而唾液在阻击这些坏物质的过程中,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便秘


咀嚼时大脑会作出反应,指示消化器官做好相应准备。吃饭太快就会打破这个过程,造成消化代谢功能的紊乱,引起便秘。


发胖


吃饭太快,可能造成进食量超出肠胃的承受能力,造成身体发胖。


日本冈山大学一项研究显示,在热量水平差别不大的情况下,吃饭速度快者与吃饭速度正常者相比,发胖风险高了4.4倍,吃饭快的男性比女性受影响更大。


与喜食油腻、吃太饱等其他进食习惯相比,吃饭过快更影响体重。随着年龄增长,基础代谢率逐步下降,人们越来越容易发胖。

引发慢病


长期进食过量会导致肥胖,进而导致高血脂、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等。

此外,长期过快和过量的进食还会引起血糖迅速升高,加重胰腺负担,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科学的吃饭节奏


为防止中年后发胖引起的高血压、糖尿病,从年轻时就应注意改掉吃饭快的不良习惯。


最好用15~20分钟吃早餐,半小时左右吃中晚餐。


吃饭快的人首先可以培养“慢慢咀嚼”的意识。口腔护理和肥胖治疗领域的专家们推荐一口饭嚼20次。


这看上去也许较难做到,但尝试转变意识,尽可能吃一口多嚼几次,就会有很大的改观。


这种进食好习惯对孩子更为重要,因为除肥胖之外,它还对下颌发育有影响。

排便要快一点


吃饭慢一点、排便快一点,但这两件非常重要的事你却一直做反了

排便时间长让全身受伤


许多人如厕玩手机、看报纸,少则十几分钟,多则半小时,常常是蹲到腿麻站不起来……


便秘


排便时看手机或报纸,会将注意力分散,一心二意容易让便意消失,导致排便困难,久而久之便成了便秘。

痔疮


便秘后,如厕就成了一件痛苦的事。想排却排不出,肛周静脉由于压力作用变得迂曲,导致痔疮。


不利于颈腰椎健康

如厕时,身体会不自觉前倾,颈椎受到的压力更大,导致颈椎前屈度发生变化,易引起颈椎间盘突出、颈椎不稳等。


尤其是蹲便,还会因腰椎缺乏足够支撑,导致原有弧度被改变,让椎间盘所受重力不断增大,时间久了可能会诱发腰椎间盘突出。


下肢静脉血栓


人体下肢静脉的血液回流,需要肌肉的收缩来辅助,当蹲厕所超过15分钟以上,肌肉长时间不动,收缩会相应变慢,导致静脉的血液流速减缓,容易出现腿部肿胀、发麻。


如果经常保持这种坏习惯,可能会形成下肢静脉血栓。


突然站立易发生危险

长时间排便,容易使血液向下流,突然站起来,导致脑部供血不足,这就是为什么久蹲后突然起立会出现头晕脑涨的原因。


一些原本病情控制很好的心脑血管病患者,由于在蹲厕所时间过长,导致血压升高、脑供血不足而诱发了急性心梗、脑中风甚至猝死。


5个习惯让排便通畅


便秘就像堵车一样,让人既痛苦又焦躁。养成下面5个好习惯,让排便通畅起来。


排便时要专心


上厕所最好不要带手机,专心排便。无论蹲厕、坐便,如厕时间不宜超过5分钟。

有便秘的人不宜超过10分钟,已经有痔疮的病人,应缩短排便时间,建议不超过3分钟。


养成排便习惯


固定时间排便,有助于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比如晨起后或早餐后如厕。


最好每天大便一次,有便意时及时如厕,避免久忍大便等。即使没有排出来,也要定时蹲厕所。


常做舒缓运动


运动量大时出汗较多,若不能及时补充水分,反而会加重便秘。建议多做散步、慢跑、瑜伽等舒缓运动。


避免长期精神紧张


生活节奏快、常熬夜加班、精神压力大……长期处于这种疲劳状态,使得交感神经兴奋,抑制了胃肠道蠕动,造成肠道传输缓慢,久而久之会导致便秘。


外出旅行时喝水


有些人在家排便正常,一出门好习惯就被打乱。喝大量的水有助于保持肠胃运动。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医学中心首席胃肠病学家阿尼什·谢斯博士解释,当人们旅行穿越不同时区时,会影响生理节奏,进而导致肠胃功能失调,造成便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