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7 古埃及的藝術|看法老強權下的“超自然”藝術遺存

埃及是世界 古代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就出現了統一的王國,形成了一個等級森嚴的金字塔社會結構,國王被稱為法老,以宗教力量來統治國家。

這樣的社會背景下,藝術的主要用途就是歌頌王權,強調等級制度。他們相信“靈魂不滅”,所以當權者對於陵墓的建造和裝飾等喪葬行為也尤為重視,所以有人把埃及藝術稱之為“來世的藝術”

埃及的周邊的地理環境都是相當惡劣的海洋、沙漠、高原,這也導致了古代埃及處於一個封閉的狀態,形成了一個藝術孤島。

埃及藝術形式在3000間都基本保持著穩定不變的狀態。壯麗、宏偉、莊嚴、明確、穩定、嚴格按照規範來創造形象,在寫實的基礎上美化物象。

古王朝時期

埃及早期的王朝美術遺存是《納美爾雕版》,高63釐米的石板,展示納美爾王統一埃及的偉業。


古埃及的藝術|看法老強權下的“超自然”藝術遺存

娜美爾雕版


最早的法老陵墓建築是“馬斯塔巴”,並不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金字塔的形態。金字塔的前身馬斯塔巴,方形平頂單層的建築,四壁從下向上略微內傾。到了第三王朝(約公元前2681~前2661年)出現了“喬塞爾金字塔”是這一時期的一個傑出代表,在馬斯塔巴的基礎上,疊加逐層向上的階梯。這種形制被稱為階梯式金字塔。

又過了半個世紀,方錐形的金字塔誕生了,最偉大的金字塔群《吉薩金字塔群》(公元前2551~公元前2472)埋葬著第四王朝的三位法老。分別是胡夫金字塔/海夫拉金字塔,門卡烏拉金字塔。最高的胡夫金字塔有146米,雄偉恢弘,格外壯觀,尤其這些巨大的建築是建在平原之上的,法老希望得到的偉大、永恆神聖,金字塔做到了。


古埃及的藝術|看法老強權下的“超自然”藝術遺存

Giza pyramids 吉薩金字塔群


金字塔有著龐大的體量,給人造成一種威壓,光禿平原上的龐然大物,站在金字塔的腳下會感到自己的渺小。對稱穩定的形式,更讓人感覺堅不可摧。像座紀念碑一樣矗立在風沙之中,象徵著法老威嚴的地位,表現那個時代埃及人頑強的意志。

在海夫拉金字塔前有著《大獅身人面像》又叫斯芬克斯,面朝太陽昇起的方向,象徵著海夫拉,是埃及最大最古老的室外雕刻。雕像高20米,長達73米,由一整塊天然岩石雕刻而成。十分震撼,讓人心生敬畏。


古埃及的藝術|看法老強權下的“超自然”藝術遺存


獅身人面像守護的祭廟中,有海拉夫坐像。也是由一整塊岩石雕鑿而成的,整個雕塑按照埃及雕刻藝術程式處理,正面姿勢端坐,雙臂雙腿均勻對稱的擺放,看起來嚴整、僵化。就感受而言,古埃及人一切的藝術,都在尋求一種永恆、莊嚴、神聖的效果。

比較有代表性的還有《門卡烏拉夫妻像》,這是一尊雙人立像,手法仍然延續“正面律”的法則。在古埃及的美術中,從法老到貴族,對於普遍性的追求要遠遠高過個性的表達,一切雕塑形象的製作都必須遵從嚴格的規範。《拉荷泰普王子與妻子諾弗列特》就是貴族造像的代表,雖然不及法老的尊貴,材料選用普通的石灰石,同樣的肅穆與刻板。整個雕像處於一個莊重的靜止狀態。只是相較於法老造像,多了一絲寫實性。

古埃及的正面律簡而言之就是人像姿勢必須保持直立,雙臂要緊靠軀體,正面直對觀眾。人物的地位尊卑等級,決定其比例大小。重點刻畫頭部,其他部位簡略處理。面部輪廓寫實,有著理想化的修飾,表情莊嚴,對於感覺表現很少。雕像的眼睛非常有特色,大部分眼睛描黑的,還有的用水晶石英等材料鑲嵌,為求達到逼真的效果

到了第五王朝,出現了《書吏坐像》也稱書吏凱伊像,《卡阿佩爾像》又被稱為老村長像。這兩個個作品不同於法老與貴族的形象,沒有嚴格的採用正面律,形象貼近現實,在寫實性上要更勝一籌。


古埃及的藝術|看法老強權下的“超自然”藝術遺存

Seated Scribe 書記官坐像 約 2,600 BC


想要了解古王國時期埃及人的生活,浮雕和壁畫能為我們提供大量形象化的信息。在蒂的墓室中有大量的著色浮雕。這些浮雕與《納美爾雕版》構圖處理基本一致。另一個同時期的壁畫《梅杜姆的野鵝》採用同樣的構圖,展示了一群野鵝,生動鮮活。


古埃及的藝術|看法老強權下的“超自然”藝術遺存

The Meidum Geese 梅杜姆的野鵝 約 2,600 BC


浮雕壁畫的程式與雕塑基本一致:遵從正面律,人物的頭部位正側面,眼為正面,肩為正面,腰部以下為側面。橫帶狀的排列結構,用水平線來劃分畫面。根據人物的尊卑來安排比例大小與構圖位置,主人物體型要遠遠大於其他人,且位於畫面的中心。填充圖案或顏色,是畫面充實,不留空白。在用色上也有固定的程式,男人皮膚為褐色,女人多為淺褐色和淺黃色,頭髮為藍黑色,眼周為黑色。

中王國時期

古王國後期,地方勢力崛起,法老王國崩解,埃及進入了割據的狀態。直到公元前2040年左右,埃及法老圖荷太普二世重新統一埃及,埃及長達400多年的中王國美術由此展開。

經歷了漫長的戰亂,即便是法老再次統一。法老政權也在無法再現古法老王國時的神聖與威嚴。耗費巨大資源的金字塔作為法老陵墓,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由於盜墓猖獗,催生了一種新式的隱蔽的陵墓——崖鑿陵墓。現存的墓室壁畫有《飼養羚羊》,相對隨意而自由的繪製,形象生動的再現了飼養羚羊的生產活動,畫面自然活潑。還留下一些雕像殘片,這些雕像背離了古王國的刻板程式,著重表現個人特徵,由對神明的嚮往到了對人自身的個性表現。

新王國時期

在短暫的統一之後,埃及又陷入到了動亂之中。公元前1500年,雅赫摩斯一世重新同意埃及,建立了第十八王朝,埃及進入了新王國時期,持續了500年的新王國時期,將古埃及奴隸制社會推向頂峰,古埃及美術又得以再次輝煌。

在新王朝時期(公元前1570~1085),建築仍然是歷代法老關注的重點。金字塔已經不足以表達他們的理想,他們轉而去興建恢弘的神廟和祭廟建築。

首屈一指的當屬阿蒙大神廟,位於埃及卡納克,也叫卡納克神廟,是古埃及最大神廟,有著世界上最大的圓柱廳。雖經歲月侵襲,這個長140米,寬52米,有134根圓柱支撐的中間高兩側低的屋頂,仍然氣勢恢宏(雄偉壯觀)令人震驚。這些諸神佈滿浮雕,最高的達20米,直徑達3.7米,像是巨石叢林一般,給人威壓質感。


古埃及的藝術|看法老強權下的“超自然”藝術遺存

Pillars of Karnak Temple 卡納克神廟柱子


在埃及的盧克索有十九王朝時期的壯觀神廟阿蒙-穆特-孔蘇神廟,也叫盧克索神廟,最具新王國時期的建築特色。入口處有門樓和周柱式庭院,門樓前有兩個巨型法老像,以及直至蒼穹的方尖碑,方尖碑是古埃及所特有的,界面為正方形,頂端為錐形。

在祭廟建築中哈特謝普蘇特女王祭廟是傑出代表。先要經過在山腳下規整開闊的建築,逐級抬高的平臺,與高聳的山崖相互襯托,形成了一種自然與人工相結合的雄偉奇觀。

面對著越來越強大的神權,阿蒙和太普四世將自己的名字改成阿肯那頓,遷都阿肯那吞,開始了轟轟烈烈宗教改革。

在雕刻藝術上,重現了古王國時期的繁榮,出現了真人大小的雕像與巨型雕像,寫實的技巧在上一個臺階,人物的嘴角也學會了微笑。

埃赫那頓肖像是埃及歷史上出現的第一尊不怎麼俊美的王者像。和之類似的由《阿肯那頓一家》,顯示了阿馬爾納時期的風格(遷都到阿肯塔吞之後的統稱為阿馬爾納時期)。從這個浮雕可以看出,法老已經拜託了嚴肅刻板的模樣,顯的平和親切。不在用直線造型,增加了多變的曲線。

《奈菲爾提蒂像》是古埃及最美的女性雕像,也出自這一時期。

伴隨著阿肯那頓的卸任,他的宗教改革也就消散了。但是阿馬爾納的藝術風格卻保留了下來。融入到了新法老陵墓的雕像創作中。圖特安哈門與王后安赫赤娜門寶座上的裝飾浮雕就可以看出其中的聯繫。

在圖特哈門陵墓中發現的圖特哈門面具,展現了古埃及人在金工技藝中的偉大創造。把年輕的活力與法老的尊貴與權威很自然的融合在了一起。

同樣在新王國時期,墓室壁畫空前繁榮《涅巴蒙捕鳥圖》《三個女樂師》(又叫樂師與舞女)是最傑出的作品。《捕鳥圖》人物均按照最早的《納美爾雕版》程式創作,但卻生動的描繪可捕鳥場面洋溢的快樂。

公元前332年,希臘馬其頓王亞歷山大征服了埃及。他的後繼者建立了托勒密王朝之後,古埃及的歷史宣告結束。

總結

再埃及藝術中奴隸主是古埃及美術的主要服務對象,宗教與靈魂觀念為古埃及藝術罩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建築體量巨大,雄偉壯觀,有強烈的崇高感。雕塑樸素寫實,整體感強。有著觀念化、概念化、程式化的傾向,表現手法遵循正面律。繪畫上線條流暢,造型優美,有豐富的色彩,人物表現採用正側混合畫法,有著鮮明的特點,和獨特的感染力。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