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7 英吉利海峽上德國最堅固堡壘,諾曼底登陸也不得不因此跳過此地

對二戰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個關注,未來這個小小的頭條號會成為頭條裡面二戰資料最詳細的資料庫。

1941年9月,已經將戰略重心轉移到東線的納粹德國並沒有忘記自己所佔領的海峽島嶼,為了將這裡建設成為進可以作為攻略英國的前沿基地,退可防禦來自大西洋方向的軍事反攻的堡壘,在納粹高層親自批示之下,1.6萬名蘇聯戰俘、猶太人、各類異己分子、抵抗組織成員被運送到這裡充當奴工,在德國人的槍口之下興建各類軍用設施。此時納粹德國的野心已經遠遠超越了自身實力,而這種狀況的直接後果就是德國無論是人力還是物力,在戰爭期間永遠都是一個緊缺的狀態,為了彌補專業建築工人的不足,納粹德國還在西歐地區的佔領區以支付工資為條件招募了一些專門的技工,來加快島上軍事設施的施工進度,這也就給了一些抵抗組織成員打入敵人內部,刺探島嶼之上真實軍事狀況創造了條件。

英吉利海峽上德國最堅固堡壘,諾曼底登陸也不得不因此跳過此地

德國人在海峽島嶼上修建的醫院,直到今天仍然十分堅固

作為納粹德國“大西洋牆”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德國人對海峽群島上軍用設施的建設可謂是不遺餘力。在納粹黨魁的親自幹預之下,僅1942年,海峽島嶼就被投入了全年修建大西洋牆全部物資的1/12以及10%的鋼筋和混凝土。而1944年,海峽島嶼全年挖掘隧道所產生的土方(24.4萬立方米),要比從挪威到法國與西班牙邊界漫長海岸線上大西洋牆所取出的土方(22.5萬立方米)總量還要多,密佈在島嶼上的堡壘被縱橫交錯的隧道和鐵路線相互連接,海峽島嶼被德國人建設成為大西洋沿岸最牢不可破的堡壘。

英吉利海峽上德國最堅固堡壘,諾曼底登陸也不得不因此跳過此地

德國在佔領海峽島嶼期間所修建的堅固碉堡

1944年6月6日,盟軍登陸諾曼底,開闢了歐洲第二戰場,備受壓迫的島民們原本以為很快會迎來解放,然而事與願違,由於海峽島嶼的防禦過於強大,該地區被盟軍刻意的繞過,伴隨著歐洲大陸上大片德佔區的解放,海峽島嶼孤懸海上,被切斷了與外界的一切連接通道,島上逐漸的陷入了饑荒之中。至8月份,熬不住的德國人為了減輕供給壓力,通過瑞士紅十字會轉交給英國一份由德國外交部發出的請求,大意就是要求英國人允許島上非兵役年齡的居民撤離,疑惑的英國人經過仔細的評估,最終拒絕了德國人的請求,而時任的英國首相丘吉爾還留下這樣一句意味深長的話“讓他們饑荒好了,這樣他們就可以在腐爛之中享受閒暇時光了。”英國方面對德國請求的拒絕雖然充滿爭議,但德國人的行為也的確值得懷疑,僅僅過了1個月,一艘打著白旗的美國非武裝船隻,就試探性的接近海峽島嶼對島上守軍予以勸降,但自持城堅溝深的德國人最終還是拒絕了美國人的建議。在經歷了接近三個月的饑荒之後,交戰雙方最終達成了協議,允許一艘隸屬於瑞士,裝載量為500噸的貨輪運送救援物資給海峽島嶼,至1945年5月9日島上守軍正式投降,苦苦煎熬的島民們總計才接受到了2500噸的物資。

英吉利海峽上德國最堅固堡壘,諾曼底登陸也不得不因此跳過此地

正在商討投降事宜的德英雙方代表

海峽島嶼重回英國懷抱的過程,如同當年德國人佔領這片島嶼的過程一樣的平靜,德國守軍於1945年5月8日接到了投降的通知,9日開始,英國僅僅派了幾艘軍艦,在5月20日,就完成了對這些島嶼的接收工作。而對於島上的居民來講,噩夢真的結束了。


歡迎大家持續關注二戰資料局的頭條號,更多二戰資料持續歸納、整理和放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