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 臘八節源於釋迦牟尼成道日,民間延續千年,歷代文人筆下有佳作

“臘八”一詞早在我國南北朝時期就已經形成,原本是佛教節日。中國農曆的十二月初八日,是佛祖釋迦牟尼的成道日,後來逐漸演變為民間節日。“臘八粥”也隨著“臘八節”,成為這一節日的標誌性食物。

“臘八節”延續了千年,成為我國北方非常重要的節目,有“過了臘八就是年”的說法。過臘月初八,“年味兒”就越來越濃,置辦年貨、安排回鄉行程也都進入議事日程。而對於難以返鄉過年的人來說,“臘八”則是憂傷和思鄉的開始,文人墨客筆下又多出了些許感嘆與惆悵。


臘八節源於釋迦牟尼成道日,民間延續千年,歷代文人筆下有佳作


凝寒迫清祀,

有酒宴嘉平。

宿心何所道,

藉此慰中情。

——《臘節》(北齊·魏收)


臘八節源於釋迦牟尼成道日,民間延續千年,歷代文人筆下有佳作


臘日常年暖尚遙,今年臘日凍全消。

侵凌雪色還萱草,漏洩春光有柳條。

縱酒欲謀良夜醉,還家初散紫宸朝。

口脂面藥隨恩澤,翠管銀嬰下九霄。

——《臘日》(唐·杜甫)


臘八節源於釋迦牟尼成道日,民間延續千年,歷代文人筆下有佳作


臘月風和意已春,時因散策過吾鄰。

草煙漠漠柴門裡,牛跡重重野水濱。

多病所須唯藥物,差科未動是閒人。

今朝佛粥更相饋,更覺江村節物新。

——《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宋·陸游)


臘八節源於釋迦牟尼成道日,民間延續千年,歷代文人筆下有佳作


野店殘冬,綠酒春濃。

念如今,此意誰同。

溪光不盡,山翠無窮。

有幾枝梅,幾竿竹,幾株松。

籃輿乘興,薄暮疏鍾。

望孤村,斜日匆匆。

夜窗雪陣,曉枕雲峰。

便擁漁蓑,頂漁笠,作漁翁。

——《行香子·臘八日與洪仲簡溪行其夜雪作》(宋代·汪莘)


臘八節源於釋迦牟尼成道日,民間延續千年,歷代文人筆下有佳作


衛霍元勳後,韋平外族賢。

吹笙只合在緱山。

閒駕綵鸞歸去、趁新年。

烘暖燒香閣,輕寒浴佛天。

他時一醉畫堂前。

莫忘故人憔悴、老江邊。

——《南歌子·黃州臘八日飲懷民小閣》(宋代·蘇軾)


臘八節源於釋迦牟尼成道日,民間延續千年,歷代文人筆下有佳作


臘月八日粥,傳自梵王國。

七寶美調和,五味香糝入。

——《臘八粥》清·李福


臘八節源於釋迦牟尼成道日,民間延續千年,歷代文人筆下有佳作


去歲還家逢臘日,今年臘日遠思家。

兄酬弟勸情如昨,物換星移事可嗟。

旅食一甌憐佛粥,鄉心萬里入梅花。

長宵歸夢分明極,社酒村燈笑語譁。

——《臘八日丁未,此日自成都到家》(清·張問陶)


臘八節源於釋迦牟尼成道日,民間延續千年,歷代文人筆下有佳作


不成歸計但飄搖,歲月惟應病榻消。

夢裡弟兄餘半面,天涯風雪是今宵。

死生隔絕一官誤,涕淚縱橫萬里遙。

尚擬手營除夕莫,願君同醉蜀城燒。

——《丙辰臘八夕夢仲弟》(清·趙崇慶)


臘八節源於釋迦牟尼成道日,民間延續千年,歷代文人筆下有佳作


臘八家家煮粥多,

大臣特派到雍和。

對慈亦是當今佛,

進奉熬成第二鍋。

——《臘八》(清·夏仁虎)


臘八節源於釋迦牟尼成道日,民間延續千年,歷代文人筆下有佳作


清水塘邊血作磷,正陽門外馬生塵。

只應水月無新恨,且喜雲山來故人。

晴臘無如今日好,閒遊同是再生身。

自傷白髮空流浪,一瓣香消淚滿巾。

——《臘八日水草菴即事》(清·顧夢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