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 看病难,看病气

肯定很多人看着这个标题,感觉切中下怀才点进来的。确实,我有作为病人和患者家属的就诊体验,也有作为临床工作者,对医院体系、医患关系认知的一些认识。本文分别从患者和医生的角度浅谈下自己对于就诊问题的理解,希望通过自己通俗的解释,双方都能有些思维上的一些改变,从细节处改变,从而缓和下医患关系。也许很多人感觉在现在的医疗环境中,我这是“蚍蜉撼大树”的行为,那我也不会难过,至少我从客观的角度用自我认为最朴实的语言描述了最真实的患者就医的处境,以下演绎门诊就诊的情景。

看病难,看病气

“看病气”,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看一次病,感觉憋了一肚子气,因为看次病从挂号排队到就诊,等待是个漫长的过程。好不容易排上了,再遇到已经看了三四十个病人脾气有些暴躁的医生,询问了下病情,就果断的给你开出一系列的检查单,还没来得及问各项检查的目的,医生寥寥几句,就把你打发了,让你做完检查再过来,然后你就对医生的决断有所疑问的出去了。

医生也是一肚子气,一上午很多门诊老师要保证看完五六十个在候诊厅等待的病人,排上的人嫌跟医生沟通的时间短,没排上的的嫌等待的时间长,很多门诊还没有专门的人维持秩序,门诊大夫就被围的里三层、外三层,再碰上对自己诊疗不信任,依从性差的病人,医生心情就更低落了,但是医学的诊疗思路要求冷静、深刻、逻辑性,医生们还是要根据经验,压抑着情绪坐诊到最后一个病人离开。

看病难,看病气

针对医疗资源有限、就诊流量大的不可改变的医疗客观条件,我们也许从心态上做些调整,掌握些沟通技巧,心灵就不那么容易受伤,“气性”也没那么大了。

首先,去门诊就诊的患者,要客观的认清全国的医院就诊情况,看病的人多,医生有限,要排好长的队,还可能碰到脾气不太好的大夫。然后要明确自己的就诊目的,要通过自己的沟通技巧争取最大程度的实现,明确自己的健康问题。就像,医生给你开检查单,你有不懂的地方,就谦逊的说“大夫,我不是学医的,对我的病情严重程度也不了解,很担心,看您也确实很辛苦,我想着重问您下这个…”。想必这时候大多数门诊老师,就算口干舌燥,也一般不会拨了你的面子。毕竟患者的理解也是治愈医生疲劳的一剂良药。对于有些患者同时会挂好几个医生的号的患者,站在很多医生的角度,是种医疗资源的浪费,因为很多情况下,一个医生就能解决你的问题,你占用了其他病人的资源。但是也不是没有例外,有些比较难诊断的或者之前咨询过医生,得出不一样结论的病例,可以把自己的情况如实的跟大夫解释下,免去医生对你的误解。

看病难,看病气

图虫创意

作为刚刚上临床 两年的住院医师,我们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医患沟通课程,有自己初到职场经历的感悟还有带教老师的经验灌输。我的理解就是,首先医生是人,不是神,是有喜怒哀乐的,但是站在医生的立场,又要求尽量对每个病人都有同理心,表现出自己最大的耐心和温度,所以当医生们感觉自己的耐心超过自己生理极限的时候,就要祈祷,遇到的患者都是依从性比较好的患者。

看病难,看病气

图虫创意

当然大多数患者都是好患者,大多数医生都是好医生,但是群体中都有少数例外,有故意挑衅生事的“患者”,有整天都极不耐烦的“医生”,那么这个时候,双方都可以通过正常的渠道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信,当患者和医生都有了一定的同理心,虽然医疗大环境(看病人多,医生少)没变,医患双方的感受也许会好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