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谁来解决看病贵、看病难?

(本文长度1732字,建议阅读4分钟)

尽管影片还没有正式上映,看过点映的朋友,都已经在朋友圈刷屏了:《我不是药神》,能让你笑着看了前半部分,然后再哭着看完后半部分。

程勇本是一个普通的药贩子,父亲病重,妻子离散,过得并不舒心。偶然一个叫吕受益的慢性白血病患者来找他。

吕受益需要长期服用抗癌特效药“格列宁”,然而,正规渠道的药物售价高达4万元,每月一盒的剂量,根本不是普通家庭能够负担。

与此同时,邻国印度在仿制药上面可以说是开挂一样:只管疗效,不管合法。毕竟抛开深不可测的研发成本,抗癌药价格自然也就更加平民化。

程勇拿到了印度药的独家代理,售价5000,也让一圈患者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患者们称他为“药神”。

可是好景不长,假药,应该说是这些没有获得引进审批资质、不合法的药,终究要被查封。

我不是药神,谁来解决看病贵、看病难?

一个老太太对警察说,“求求你们别查处这些药了。我吃了三年的'真药',结果房子也吃没了,家也吃垮了。这些不是假药,我需要靠这些药活下去。

药贩、患者、警方,一众人展开了追逐。

没有经历过重病的家庭很难明白,光医疗费用就足以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还不算可能的隐形开支,往往意味着至少两人辞职在家:一是患者休养;二是家属陪护,应对随时可能的并发症。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如果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这些家庭岌岌可危。

我不是药神,谁来解决看病贵、看病难?

01

有没有人可以保证这一辈子自己和家人不生病?

在我所认识的医生、营养学家,都没有这个底气。只能说我们一直在努力,通过健康管理,来有效可以降低发病率。

事实上,面对看病贵、看病难,我们还是有办法未雨绸缪,缓解这个难题。

我不是药神,谁来解决看病贵、看病难?

当我们在讨论,20万、30万的重疾保额时候,往往仅是一次性赔付,而在这些进口药面前,可能依旧捉襟见肘。

16年上市的中端医疗险(百万医疗)恰好弥补了这一空白,每年100-300万的报销额度,第二年不因上年度是否理赔,恢复报销额度。

此类产品价格也十分平民,每年几百元的保费,绝大多数家庭都消费得起,可以说是真正的在为普通家庭看病贵的问题寻找突破。

在条款方面,投保条件、续保规则、报销比例,是否涵盖自费药特需门诊额度是否足够?是否能够报销外购药?是不可忽视的地方。

由于存在“药占比”虚高的问题,以及医院药房库存量毕竟有限,很多三甲医院会选择开处方让患者院外购药。因此,无论是消费者还是代理人,在条款细节上一定要仔细阅读和了解清楚这方面的报销规则。

我不是药神,谁来解决看病贵、看病难?

虽然受缺乏历史数据经验影响,监管部门19号文件要求此类产品不得写入“终身额度”、“保证续保”等文字描述,但这些新开发的中端医疗险,依然是当前应对大病医疗费用最好的产品。

而一旦这类产品出现重大变动,至少还有重疾险作为最后的防线

在解决看病难这个问题上,保险公司同样也付出了许多努力。很多人都知道

协和医院、华西医院、瑞金医院等国内顶级公立医院一号难求,甚至很多患者动用人脉关系无果,更别说普通老百姓人群。

因此,不少保险公司都在布局就医绿色通道,含每年一次或者多次专家挂号,以及住院床位安排等服务。根据收到的消费者反馈来看,不少保险公司绿通响应都非常及时。

02

影片《我不是药神》并非杜撰,而是来源真实题材。“药侠”陆勇,因身患慢性白血病,在两年时间服用了60多万的药物后,开始从印度代购“格列宁”。

当有关部门对陆勇进行批捕的时候,竟意外得到百余名白血病患者联名上书,请求将陆勇无罪释放。这是一次法与情的撞击。

在“格列宁”价格昂贵的背后,折射出的是昂贵的药物研发成本。

我不是药神,谁来解决看病贵、看病难?

与“格列宁”同批的21种新药,耗资800多亿美元,更有顶级的科学家团队耗费数年、乃至数十年的时间,甚至很多科学家终其一生未能如愿。

当我们在抗议药物价格高,是因为医药代表的原因时候。却也忽略了药代把新药、好药带入医院,带向患者的作用。

而印度当局鉴于经济水平有限,当民众买不起高价的专利药时,

无论专利保护期是否结束,都允许该药品直接被仿制。

事实上,印度有关实验室也并不轻松。在知识产权日益重视的今天,以及05年起印度加入了WTO,仿制药的实验室无不面临监管和指控。

在影片的最后,我们也看到了国家在医改中作出的努力,制定了一系列诸如降关税、加快进口药审批和新药研发等政策,类似“格列宁”等进口药,目前已被多个省市纳入医保。

面对看病贵、看病难,社保和商业保险都还需要继续努力,共同为国计民生继续努力。

参考阅读:零关税进口抗癌药!能为患者带来什么?

Dr. Ain Zou,CTO,IFA,搬运一些有用的健康 + 保障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