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9 福州項目盤子均提前完成年度計劃投資

StartStop

StartStop

福州项目盘子均提前完成年度计划投资

東湖VR小鎮。福州日報記者 池遠攝

福州日報記者 蔣雅琛 餘少林

氣溫急轉直下,榕城寒意漸濃,而此時,重大項目的建設熱潮卻一浪高過一浪。歲末年終,各項目緊扣全年目標任務,搶抓施工黃金期,以百米衝刺的熱情和幹勁,將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學習成果,轉化為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的實際行動。

“今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全市上下齊心協力,深入開展‘三個年’專項行動和‘三個福州’建設,強化‘一企一議’服務企業和重大項目的長效機制,推動形成‘謀劃一批、簽約一批、開工一批、投產一批、增資一批’的項目滾動發展態勢。”市發改委(市重點辦)相關負責人說。

數據顯示,今年1月~11月,我市“五個一批”項目新增1996項,總投資7839億元;223項省重點項目完成投資751.8億元,佔年計劃投資的111.1%;13項省“重中之重”項目完成投資171.58億元,佔年計劃投資的103.7%;155項省“1820”重大項目完成投資673.6億元,佔年計劃投資的107.5%;1220項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3896億元,佔年計劃投資的100.5%。

福州项目盘子均提前完成年度计划投资

福建申馬新材料有限公司年產20萬噸環己酮項目正在衝刺。(項目方供圖)

衝刺跑!為產業強支撐

在可門港,一個又一個項目的接續,為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絕的活力。開工、建設、投產……日新月異的變化似乎讓這個沉睡千年的小漁港突破了時間維度,增添了生氣,愈發顯得年輕。

項目中,最惹人關注的莫過於“龍頭”申遠。位於可門港腹地,申遠是我市打造“142”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支撐。2017年,申遠一期建成投產,全球單產最大的己內酰胺工廠誕生,令世界為之一振。未來可期,二期項目投產後,這個“全球第一”還將擴能。

記者在申遠二期項目現場看到,工人們各司其職,吊裝、焊接、打磨……各項工序有條不紊。項目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申遠於2018年啟動二期年產40萬噸聚酰胺一體化項目,總投資106億元。“到目前為止,在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的支持下,項目建設進展順利。”截至2019年11月,申遠二期年產20萬噸己內酰胺生產線累計完成工程進度93%;處理生產廢水及汙水回用相關配套系統及設施累計完成工程進度100%;己內酰胺生產線相關配套輔助生產裝置累計完成工程進度98%。項目預計明年初陸續投產。

舞起申遠這一“龍頭”,串起一個新材料產業集群。

距申遠二期項目不遠,福建申馬新材料有限公司年產20萬噸環己酮項目正在衝刺,這是申遠的上游配套項目。現場負責人介紹,公司正在新建一套年產20萬噸環己酮裝置,一期項目投資10億元,目前已進入試車階段,預計明年1月正式開車生產,項目建成後預計年產值可達20億元。

“這個項目的投產意義重大,它標誌著恆申集團擁有完整的8道產業鏈,還能提高我國高品質環己酮的生產能力和產量,帶動地方乃至整個紡織行業的提升,將對國內紡織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產生深遠影響。”恆申控股集團董事長陳建龍說。

陳建龍介紹,申馬在項目建設中,政府給予了大力支持。“尤其在辦理證件過程中,政府在合法合理的範圍內開通了綠色通道加快審批,並且遇到建設報建問題,政府第一時間召開協調會,協調解決,為我們加快建設掃清了障礙。”

福州项目盘子均提前完成年度计划投资

濱海新城安置房一期外景。福州日報記者 池遠攝

衝刺跑!為產城拓空間

以項目建設帶動,濱海新城從白紙起步,從沙地壘起。這是我市落實“東進南下”戰略構想的重大實踐,從濱江城市到面江朝海,城市發展的框架逐步拉開。新城聚集“智慧”,為了迎接來自五湖四海的高精尖人才,濱海新城正加速完善公共配套。

走進福州三中濱海校區,記者看到,以紅色為主基調的建築大樓格外引人注目,校園內清新雅緻,綠樹、花草、水池與紅色建築相映成趣。

“在濱海新城開發建設指揮部大力支持下,在建發集團相關部門共同努力下,項目按進度順利推進。”項目負責人介紹,福州三中濱海校區項目用地237.8畝,總投資約11億元,學校1號、2號宿舍樓以及9號教學樓已於8月底完工並交付使用,其餘建築也都悉數完工,本月底驗收,年後將交付使用。

“項目如期完成,離不開各級各部門的配合和支持。”上述負責人告訴記者,濱海新城開發建設指揮部和長樂區相關部門促審批提質增效,施工許可證審批只用了120個工作日,比原來236個工作日節省了約一半時間。“濱海新城開發建設指揮部還協調加速推進萬沙路、馬漳路和漳東路等3條配套道路建設,確保學校順利開學。”

福州项目盘子均提前完成年度计划投资

海峽青少年活動中心外景。福州日報記者 池遠攝

一路向南,在海峽青少年活動中心項目,一座建築大樓已破土而出,工人正馬不停蹄地進行裝修掃尾工作,以及外圍道路、水、電、氣等配套建設。

“徵遷過程中,業主單位和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為項目順利推進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上述相關負責人介紹,項目進場前,徵地問題一直未能得到妥善解決,業主及政府方領導大力支持,與村民積極溝通,傾聽意見,解決他們的疑慮。在多方共同努力之下,徵地任務最終完成,項目得以順利進場。“項目已經於11月20日通過竣工預驗收,現在處於收尾階段,預計於今年底至明年初正式竣工交付。”

學有所教,病有所醫。昨日上午,雖寒風凜冽,濱海新城綜合醫院項目現場仍是一派火熱:塔吊揮舞著大臂,工人們加緊安裝外立面幕牆,不時傳來機器切割聲。

濱海新城綜合醫院一期項目包含門診樓、醫技樓、2棟病房樓、感染樓、倒班宿舍、教學科研樓及報告廳,可提供316間病房、1000張床位。

“隨著濱海新城綜合醫院從東南區域醫療中心升級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大樓內部平面功能佈局正在進行調整、優化和提升。”項目負責人表示,項目建成後將立足濱海新城,為公眾提供醫療、預防、保健、教學、培訓、科研及學術交流服務。

“我們正全力以赴加快項目建設。”項目負責人介紹,8棟大樓9月底全面封頂,預計本月底開始落架,明年3月底落架完成,明年底竣工。

福州项目盘子均提前完成年度计划投资

在建的濱海新城醫院。福州日報記者 池遠攝

衝刺跑!為交通舒筋骨

“要致富,先修路。”對於一座城市而言,交通不僅承載著運輸的功能,更是城市發展的大動脈。衝刺交通項目,是為了更方便百姓的生活,為了再加速發展的腳步。

近日,又一則令人振奮的好消息傳來!隨著莆炎高速福州段A6標段赤嶺大橋最後一片T梁成功架設,莆炎高速福州段實現全面貫通。

赤嶺大橋是莆炎高速福州段重點控制工程之一,其攻克難度不言而喻。據悉,大橋橫跨一座V形溝谷,地面海拔最高可達500多米,不僅山勢陡峭,而且施工場地狹小,材料運輸困難,掛籃施工難度及安全係數高。“比如我們建的一條施工便道,高約百米,是用剷車一點點挖填出來的,便道坡陡、彎多,基本呈45度角,很考驗司機的駕駛技術。”施工人員說。

莆炎高速福州段路線全長約42公里,按雙向6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項目起於永泰梧桐鎮潼關村附近,設潼關樞紐與福永高速對接,一路經潼關、梧桐、嵩口、長慶、蓋洋,在珠峰2號隧道與莆炎高速公路三明段銜接。項目建成後,從福州城區到永泰嵩口鎮,高速直達,耗時比此前縮短近半小時,為永泰旅遊業發展帶來新機遇。同時,這也是永泰縣和尤溪縣之間唯一的一條高速公路,將密切兩地聯繫和旅遊資源整合。項目預計於明年上半年建成。

福州项目盘子均提前完成年度计划投资

福州三中濱海校區遠景。福州日報記者 池遠攝

城際交通快馬加鞭,城區交通也是多點開花。

城區第二批治堵重大項目之一的工業北路延伸線工程南段(工業路—梅峰路)文林山隧道管幕施工已過半,明年春節前即可全面完成。由此,南段工程將進入大規模施工階段。

城區第三批治堵硬件建設項目之一,工業路(上浦路—楊橋路)提升改造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已獲批覆,建成後將有助於緩解西二環交通壓力。

“兩洪橋”建設也有新消息:妙峰山左線隧道已實現通車,原有的妙峰山隧道已封閉進行改擴建。“兩洪橋”是連接市區和閩侯上街的重要進出城通道,也是令市民頭疼的堵點。“兩洪橋”拓寬改造完成後,從市區到閩侯上街將實現雙向8車道無紅綠燈通行,大大緩解該路段交通壓力。

衝刺的榕城,滿是隻爭朝夕的拼勁,滿是決戰決勝的姿態。“為確保全年投資任務完成,我們將繼續深入各縣市區調研督導投資完成及項目推進情況,要求全力以赴抓項目、督進度、促投資、穩大局,堅持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市發改委(市重點辦)相關負責人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