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4 中國社科院鍾春平:中國不應被“產能過剩”這個偽命題拖累

中國社科院鍾春平:中國不應被“產能過剩”這個偽命題拖累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楊霄/文 朱哲/攝影

“‘產能過剩’不成立,中國不應被這個偽命題拖累。”這是12月13日在“張培剛先生《農業與工業化》出版70週年學術分享會”上,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教授鍾春平所表達的觀點。

他認為,產能是中國工業化發展的重要成果,也代表了中國製造在全球經濟市場的競爭力。事實上,“產能過剩”這個流行話題並不成立,產能利用率沒有足夠的說服力,其或源於“計劃經濟”思維。

| “產能過剩”無科學依據,產業創新、技術迭代才是根本

中國是不是因工業產能過剩,才選擇了“去產能”?

鍾春平給出了否定答案。在他看來,這是兩個不同維度的問題,不可混為一談。產能是工業化的重要特徵,強大的產能是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標誌,也是當前生活水平的基礎。所謂的“產能過剩”命題,從國際層面看,很少有國家將產能過剩視為一個很重要的命題。

首先,在政策層面,主要國家有產能利用率的統計指標,部分國家產能利用率也很低,但並沒有所謂的“產能過剩”治理的政策主張,事實上也不存在所謂的國際標準;其次,在研究層面,國際學術界並沒有將產能過剩作為一個關鍵議題加以研究。“我們的研究表明,產能利用率本身也經不起推敲,事實上也沒有實際意義,因而,我們對產能過剩、產能利用率的整體看法都是否定的。”

“中國不該被‘產能過剩’這一偽命題拖累。”鍾春平認為,不要以為產能是個壞事情。相反,公眾應對中國強大的產能持有積極正面的看法。產能不僅是中國工業化發展進程的重要成果,也代表了中國製造在全球經濟市場的競爭力。中國製造會保持相對合理的產能總量。從短期看,應該強調產業總需求管理;從長期看,應更加強調產業持續創新,不斷進行技術上的改進和提升。

| 昔日中國四次努力工業化,印證市場驅動才是根本動力

從歷史層面看,一百多年以來,中國一直在進行工業化努力,大抵可分為四次,包括,晚晴時期洋務運動,重要代表張之洞在湖北發起的工業建設;上世紀20年代前後民國時期的工業化努力;上世紀60年代新中國“大鍊鋼鐵”;以及2000年後飛速發展的工業化。

鍾春平稱,客觀來看,前三次都不甚成功。但2000年之後,中國工業化水平快速提升,很多產業領域的產能、產量都超過世界一半的水平。比如,在20世紀60年代,中國曾夢寐以求的鋼鐵。

為什麼中國的工業化會在2000年後發生大轉折?

鍾春平認為“張培剛發展經濟學”中早就有預言,在這部經典名著中就概括了制度變化、企業家才能(創新)推動、農業領域大變革對工業化起飛提供了三項關鍵驅動因素。

他分析,制度變化體現在2000年中國加入WTO,我國此後對經濟管理制度進行了一系列性調整,為工業化快速發展解決了束縛。此後,在國際競爭大格局中,各類經濟主體、特別是企業家才能開始發揮作用,民營企業創新能力急速提升,直接推動了過往二十年中國製造的飛速成長。與此同時,農業農村經濟改革深化,如農業稅費減免,對農戶管制減少,為工業化發展提供從充足的支撐。

“張培剛先生強調市場才是驅動力,四次工業化努力的成敗大體說明,很多時候‘欲速則不達”,人為拉動未必能奏效,而市場驅動卻能不經意間實現目標。”鍾春平稱,張培剛的發展經濟學鉅著《農業與工業化》,是對發達國家歷史經驗所做歸納總結,同時,也對中國第四次工業化成功實現做了很好的預見及解釋。這部經典鉅著給了學術界清晰的指引,也能幫助很多人面對“熱門話題”時保持獨立判斷、用嚴謹的態度駕馭問題研究及政策選擇。

責編: 裴熔熔 | 審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

End

中国社科院钟春平:中国不应被“产能过剩”这个伪命题拖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