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 每16人就有一个佩刀武士,人数多达189.2万人,为何最后叛乱了?

日本冷兵器,是许多人所熟悉的,但是,许多人对日本冷兵器的知晓,却往往仅限于日本的所谓武士刀,其实历史同样悠久,和中国一衣带水的日本,虽然其古代战争的规模远不及对岸大陆的中国相比,而且在武器制造方面深受中华文明的影响,但并不妨碍日本发展出自己独具特色的刀剑文化。如果说1994年上映的好莱坞史诗性动作大片《勇敢的心》是对英国中世纪冷兵器的完美展示,那么于2003年上映的,由美日合拍的动作大片《最后的武士》,则是对日本冷兵器的一次集中展示,如果说电影《勇敢的心》中骑兵冲锋的场景气势恢宏,那么《最后的武士》中的冷热兵器交锋的场景更容易使人有时空交错的悲凉感。



每16人就有一个佩刀武士,人数多达189.2万人,为何最后叛乱了?


相对于中世纪欧洲武士盔甲的壮美,电影所呈现的东瀛武士的兵器盔甲同样令人惊艳。有意思的是,细心观察《勇敢的心》中恢弘的战斗场景,以及《最后的武士》中的冷热兵器交锋的场景,也许会发现共同的动作韵律美,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他们都是由美国著名的摄影师爱德华·兹维克来掌镜的。除了这两部作品,其他如诗如画的经典名片,如《燃情岁月》、《香草天空》、《细细的红线》等,也出自其手。同样无法忽视的是,《最后的武士》这部合拍的电影,之所以服装精美,是因为其服饰和《魔戒三部曲:王者归来》的服饰是由一个人负责的,甚至外景地都和指环王一样,《最后的武士》中那个风光优美的武士村,并没有在日本,而是新西兰。

在考虑写关于日本题材的冷兵器电影时,笔者曾经在日本电影大师黑泽明的《影武者》、《蜘蛛巢城》以及《最后的武士》、《七武士》、《黄昏清兵卫》等几部电影中徘徊,但最终选择了并不纯粹的日式影片《最后的武士》,原因很简单,黑泽明的电影虽然故事经典,但在冷兵器的展示方面,却和国内的许多导演一样,注重其意,不注重细节,而《最后的武士》则堪称是对日本冷兵器教科书般展示的影视作品。

每16人就有一个佩刀武士,人数多达189.2万人,为何最后叛乱了?

时代背景

每一个故事都会有一个时代背景,如果说《勇敢的心》是以1314年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二世的军队和苏格兰国王罗伯特的军队在苏格兰班诺克本的斯特灵城堡外进行的一场决定性的战斗为背景的话,那么《最后的武士》的时代背景同样是忽视的,《最后的武士》中描述的战斗,其真实背景,就是发生于1877年,即明治十年的西南战争,此时的中国,洋务运动已经进行了16载,成绩堪称斐然,但已经进行了10年之久的明治维新,此时居然还是危机重重——在倒幕运动中扮演主力的下层武士,在“革命”成功后,不但没有获得相应的好处,反而面临另一个问题,那便是一系列的特权废除。

每16人就有一个佩刀武士,人数多达189.2万人,为何最后叛乱了?

首先,明治政府取消了士农工商以及贱民的封建世袭身份,关于此点,可以用黑泽明经典电影《七武士》中有两条可以作为例证,其一是片中的菊千代,由于出身是农民,所以他不得不通过伪造家谱的方式来证明自己是一个武士,这可以证明日本的各个行业在当时是世袭的;其二,则是胜四郎和志乃发生关系后,被父亲暴打,原因很简单,不同阶层尽管可以通婚,但往往是类似权钱交易这种,比如武士和商人的通婚,双方互相获得好处,而农民和武士通婚,显然可能性很小。

每16人就有一个佩刀武士,人数多达189.2万人,为何最后叛乱了?

其次,则是取消武士阶层的特权,而随后明治政府实行的“征兵令”(1872年)和“废刀令”(1876年)以及取消武士俸禄的“金禄制”(即取消武士原本从领主那里获得的家禄,改为赎买的方式,政府一次性给予一笔金钱,往往是相当于几年的家禄,然后剩下的部分,则变成公债,政府分期还清),这种办法,旨在使得武士变成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而武士原本是不善于经营的,再加上废刀令,即禁止在穿着正式礼服以外携带武器,这使得原本就贫困潦倒的武士摘下来身份和地位象征的佩刀,不得再以此傲视社会,等于从根本上断绝了武士的生路。

当然,明治政府这么做也是有原因的,虽然下级武士是明治维新成功的重要原因,但明治政府在接过幕府的权力,特别是实行废藩置县后,原本由领主,即将军和大名给武士秩禄(武士从领主那里领取的数量不等的家禄以及赏典禄,这些是武士赖以生存的根本,也是武士和领主维系主从关系的纽带,这项制度是从幕府时期的丰臣秀吉颁布,即有名的“刀狩令”,武士禁止从事生产活动,只能依靠领主来获取收入,同样,农民不得带刀),现在由明治政府承接了下来,而新生的明治政府囊中羞涩,光每年付给武士的家禄就占到了政府每年收入的30%,这该是一笔多么庞大的负担。原因很简单,武士的俸禄其实并不高,有日本学者曾经估计,所有武士的平均俸禄仅仅相当于农民的收入,因此武士家庭一方面要限制其人口,另一方面也很崇尚节俭,事实上,日本的农民也是很贫苦的,看过电影《七武士》的读者肯定对影片中山村农民清苦,自己种稻米,却只能吃稗的场景所震撼。武士的俸禄是不高,但是,人数却十分众多,明治初年,日本社会中每16个人就有一个是佩刀武士,人数多达189.2万人(严格意义上,武士是不从事任何生产的,只是到了幕府末期,许多武士被迫兼职从事生产活动,比如电影《黄昏清兵卫》中的主人公清兵卫,就因为欠债太多被迫从事制作虫笼的手艺),而在日本著名的萨、长、土、肥四个最著名的大藩中,萨摩藩的武士人数居然是全藩人数的四分之一。

每16人就有一个佩刀武士,人数多达189.2万人,为何最后叛乱了?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日本的武士掀起了一系列的抵抗运动,而这些运动都被镇压了。而最大的叛乱,就是西南战争,即萨摩藩发动的针对明治政府的叛乱,而领袖人物,居然是明治三杰之一的西乡隆盛,说来很有意思,西乡也出身下级武士,当年和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三人并称三杰,其中西乡、大久出自萨摩藩,木户出自长州藩,这两藩就是反抗幕府的核心力量。但西乡和其他二人在维新成功后的政策取向上发生了矛盾:大久等主张取消武士阶层。下级武士出身的西乡很同情下级武士,于是想出了通过对外战争来战役国内矛盾的办法,而大久等人则是希望进行内政改革,如上的对藩镇,即诸侯和武士(士族)的改革,就是他们的政策之一。眼看着自己的抱负被大久等更大多数的人所反对,1873年,西乡辞职回到了鹿儿岛,即萨摩藩所在地,随即,被下级武士视为精神领袖的西乡的大批追随者,也纷纷从明治政府或者军队中辞职,一度令政府军心不稳,西乡回乡后,还开办了步兵学校和炮兵学校,原本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即对外战争而准备。

每16人就有一个佩刀武士,人数多达189.2万人,为何最后叛乱了?

但藩镇以及下级武士和明治政府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虽然西乡不愿意和政府对抗,但在政府和地方的摩擦中,尤其是和西乡的学校的矛盾中,西乡不得不率领由诸侯和士族组成的部队,奋起反抗政府,而电影《最后的武士》中的森胜元,其原型就是西乡,而大村的原型,应该就是大久保利通,其实西乡和大久原本是很好的朋友,并没有像电影中表述的那样。同时,真实的西南战争也不是胜元率领武士拿着武士刀和刀枪对抗,因为历史上首次大规模的火枪运用的战争,就发生在日本,而且是在距现在差不多400年前的日本战国时期,距离西南战争,也已经发生了200多年的“长筱之战”,看过电影《影子武士》的读者已经会对其中织田信长采取三段击的办法,用3000火枪手击败战果时期甲斐之虎的武田胜赖军的场面,印象深刻。

每16人就有一个佩刀武士,人数多达189.2万人,为何最后叛乱了?

西南战争历时7个月,最终以西乡的失败而告终,但绝对不是因为没有使用火器,只是因为失败的战争策略导致的。不过,电影虽然不甚符合事实,但其中冷兵器的精美,却无疑为我们打开了另外一扇窗口,那就是了解日本冷兵器的窗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