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孩子總說要離家出走?這種不健康的“行為迴避”模式,父母要懂

前兩天看到這樣一則短視頻,視頻裡10歲的哥哥帶著7歲的妹妹離家出走。二人從家出發,一路朝著老家天水徒步行走,一路上車水馬龍,危險至極。

後被警方發現,並進行攔截。詢問其緣由才知道,原來是在家時,兩兄妹學習壓力大,時常被打罵。當被警方問到這些,孩子的淚水止不住地往外流淌。

孩子離家出走的消息頻頻發生,每當看到這些新聞我都有些悵然,到底是為什麼孩子要選擇離家出走呢?面對這件事情,我們到底是該將此事怪罪到孩子的不懂事上,還是埋怨父母的大意、不會教導,也許,兩方面均摻吧。

孩子總說要離家出走?這種不健康的“行為迴避”模式,父母要懂

我們不可否認,離家出走這種行為是一種惡性行為。但是,刨根問底,這只是孩子的規避性選擇,究其背後的原因所在,孩子為什麼會產生這種心理呢?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這種行為選擇呢?


☞為何兒童離家出走事件頻發

·過度苛求孩子

家長們有一個通病,那就是以成績衡量孩子,我們可以理解這種行為的根本目的,無非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在作祟,但是,過度的苛求會給本就不輕鬆的孩子帶上成績的枷鎖,孩子內心世界也會感到疑惑:“爸爸媽媽愛的究竟是分數還是我呢?”當這種心理產生,那麼必然會爆發極端行為:“既然爸爸媽媽不愛我了,那麼就離開好了。”

·忙於工作

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父母的陪伴可以給孩子帶來安全感和關懷,在充滿愛和關心的家庭內部,孩子可以更加健康的成長。

孩子總說要離家出走?這種不健康的“行為迴避”模式,父母要懂

而很多家庭內部,父母工作繁忙,對孩子疏於照顧,甚至經常性地敷衍和毀約,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在孩子眼裡卻是比天還高。長此以往,孩子內心便會產生規避感,離家出頭的念頭也會越來越強。

·夫妻感情不和睦

根據走訪調查,我們發現很多有離家出走念頭的孩子都離不開父母關係的不和睦。

孩子總說要離家出走?這種不健康的“行為迴避”模式,父母要懂

本質上而言,家庭關係是一個孩子對外交流的底氣,和睦家庭生活下的孩子一般性格會更加的開朗,面對挫折等問題也不會輕易的被打倒;而家庭關係一般,甚至是惡劣的孩子,其內心世界的陰暗面相對來說大得多,一旦發生問題,就容易引起思維模式的陰暗面,極容易走極端,離家出走就是一種逃避現實的行為選擇。


孩子離家出走的行為在心理學上被稱之為“行為迴避”

根據研究顯示,人們的心理行為表現與趨近和迴避這種最基本的行為模式密切相關,迴避行為實際上是指人們試圖阻止、逃離甚至減少與主觀上厭惡的負性刺激接觸的行為理念。

通常來講就是人們不想再次經歷失敗、錯誤、糾紛的時候,人們就會選擇迴避產生這種情緒的行為。而離家出走正是此種規避模式的開啟,也是一種不健康的行為選擇。

☞離家出走其實是一種不健康的“行為迴避”模式

·親子關係·

當孩子選擇了離家出走,從側面也映襯了親子關係的矛盾化。當孩子不再願意面對父母的時候,其行為選擇上就會傾向於不健康的行為迴避。

這種心理帶著孩子衝出家庭,甚至滿腦子熱血地橫衝直撞,這種行為所帶來的後果只會是孩子痛苦悲傷,家長悔不當初。

·人身安全·

對於離家出走這件事情,我們最需要擔心的就是孩子的人身安全問題,這種不健康的“行為迴避”模式,會給孩子引來巨大的危害。

孩子總說要離家出走?這種不健康的“行為迴避”模式,父母要懂

孩子年齡小,對社會的瞭解不過爾爾,辨別是非的能力也少之又少,這樣大咧咧地出門,只會給那些不法分子有機可乘,輕則被勒索,重則被拐賣。但無論是哪兒種,都是我們所不希望看到的事情。

·自殺·

自殺念頭的生出其實並不突然,每個人都有陰暗的一面,只不過大多數人可以剋制的住這種思維的產生。

但是,對於一個意志不堅定的孩子,還是一個選擇了離家出走這種極端行為的孩子,我們不能忽視他是否還會產生輕生念頭,這都是不定性的存在。

孩子總說要離家出走?這種不健康的“行為迴避”模式,父母要懂

家長不能忽視這個問題的存在,更要即使進行控制,防止真的爆發問題,自己卻無能為力。

由此可見,“行為規避”並不是一種好的存在方式,對於這種不健康的行為選擇一定要進行修改,不僅是孩子思維的扭轉,也是父母思維的轉換,也就是說,孩子、父母都需要改變。


☞孩子的“行為迴避”模式要更改,父母教育方式更要改

◆◆培養興趣感

父母想要孩子好好學習的心,我們都理解,但是一定要注意端正態度,要明白學習並不因長級或是得一文憑而終止,當然也並不會因為一次成績而規定終生。

最重要的是培養孩子的興趣,無論是學習上的還是其他方面,只有培養了孩子的興趣,才能讓孩子充滿熱情。

孩子總說要離家出走?這種不健康的“行為迴避”模式,父母要懂

◆◆參與生活

“愛因斯坦式青年”梅布得老師極力主張父母在孩子學校生活的參與度,他認為父母積極參與孩子校園生活的行為能夠給孩子帶來愛和幫助,也能夠給予他們極大的信心和熱情。

父母需要端正自己的陪伴態度,日常多和孩子友好相處,理解孩子的情緒和想法,並且進行積極地溝通。

◆◆說到做到

很多選擇逃避行為的孩子都是基於父母的失信於人,很多父母喜歡用工作忙來搪塞孩子,從而不使孩子繼續打擾自己。

但是,一次失信是小事,次次失信就是大事了,只給孩子畫餅,卻不給孩子充飢,這種行為必然會引發孩子的不滿情緒。

孩子總說要離家出走?這種不健康的“行為迴避”模式,父母要懂

​最後,面對孩子的離家出走行為,父母千萬不要在找回孩子以後大吼大叫,應該及時瞭解原因,如果是自己的錯誤就立馬採取道歉行為,並尋求孩子的原諒。責罵行為萬萬不可取,否則只會導致更加嚴重的後果。

今日話題:你和孩子的相處模式是如何的呢?你家孩子是否離家出走過?你又是如何做的?歡迎在留言下方留言評論告訴我們,您的建議是最我們最大的肯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