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1 三國一隱藏猛將,力敵周瑜,擊退諸葛亮,卻因四字預言被害

文|南城太守

三國故事公眾號的讀者大家好,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位隱藏於三國的猛將——

牛金

三國裡面名不經傳的高手不少:

比如幾乎殺死馬超的閻行;

一出箭必取上將性命的狙擊手馬忠;射死關羽、黃忠的那位東吳小將;

正面擊敗呂布的山陽人李進;

……

今天說的這位牛金,也是一位猛男,而且正史上確有記載。


三國一隱藏猛將,力敵周瑜,擊退諸葛亮,卻因四字預言被害

新三國牛金


牛金第一次出場:以三百戰周瑜三千

是在周瑜攻打江陵的時候,他當時是曹仁的部將,曹仁命他以三百人出城挑戰周瑜的先鋒部隊——由甘寧所率數千兵馬。

瑜將數萬眾來攻,前鋒數千人始至,仁登城望之,乃募得三百人,遣部曲將牛金逆與挑戰。賊多,金眾少,遂為所圍。——《三國志曹仁傳》

周瑜剛剛於赤壁擊敗曹操,兵威正盛,而牛金卻敢以寡兵和他對壘,不可不謂之勇也。

三國正史上真正敢在兵力懸殊的情況下出戰的不多,牛金可能比不上大戰逍遙津的張遼和以三千兵抵禦諸葛亮三萬的郝昭。

但是這份膽魄和勇氣是不可否認的。


三國一隱藏猛將,力敵周瑜,擊退諸葛亮,卻因四字預言被害

新三國牛金


牛金第二次出場:擊退諸葛亮

在諸葛亮第四次北伐的時候,當時牛金為司馬懿的部下。

將牛金輕騎餌之,兵才接而亮退,追至祁山。亮屯滷城,據南北二山,斷水為重圍。帝攻拔其圍,亮宵遁。追擊,破之,俘斬萬計。——《晉書-帝紀第一》

牛金率領輕騎兵做誘餌,主要是為了誘敵深入,把蜀軍引到平原地帶,以更適合曹魏的騎兵作戰。

沒想到,兩兵相接,武器都還沒焐熱,諸葛亮就往祁山撤退。

一方面可能是諸葛亮畏其勇,不想與他正面交鋒;

可是牛金帶的是輕騎兵啊,身上裝甲少,主要是善於靈活作戰。而且既然是做誘餌,那騎兵數量肯定不多,諸葛亮率領至少五萬的軍隊何至於一交戰就退。

所以筆者認為諸葛亮也想誘敵深入,因為蜀兵是更適合山地作戰的。

無當飛軍能翻身越嶺,擅長射箭。另外山地也有利於諸葛連弩的使用。(後人考證:諸葛連弩雖然可以多箭連發,但是射程短)


三國一隱藏猛將,力敵周瑜,擊退諸葛亮,卻因四字預言被害

新三國牛金


牛金第三次出場:擊退馬岱

公元235年(青龍三年),蜀漢將領馬岱入寇,司馬懿命牛金擊破蜀軍,斬首千餘級。武都氐王苻雙、強端帥其屬六千餘人來降。——《晉書》

這一段三國志是沒有記載的。

這個時候諸葛亮已經去世了,姜維北伐是在公元238年才開始的。

按照《晉書》的記載,這還是一次馬岱北伐。

後來牛金還跟隨司馬懿征討遼東公孫淵,這一路走來南征百戰是屢立戰功。

可是牛金最終卻死一個四個字的預言——牛繼馬後。

當時有一本流傳很廣的讖書叫《玄石圖》,上面記有“牛繼馬後”的預言。

三國一隱藏猛將,力敵周瑜,擊退諸葛亮,卻因四字預言被害

玄石圖


“馬”、“牛”分別指代什麼,當時眾說紛紜。

隨著司馬懿的權勢日漸增長,民間有種說法開始流行,認為“馬”便是指司馬氏,將來會奪取曹家的江山。

但對於“牛”指代何物,民間則沒有共識。

司馬懿在明帝朝備受猜忌,此時的他,關注更多的是如何保全家族性命,即使看到“牛繼馬後”這則讖語,大約也是置之一笑。

然而隨著地位的鞏固和權勢更盛,司馬懿忽有所觸,想起“牛繼馬後”的預言,心裡十分忌諱。

按照他的理解,將來取代司馬家的很可能便是牛姓某人,而放眼望去,在朝廷內外牛姓名望最高之人,則非後將軍牛金莫屬。

他怕牛金將來會對子孫不利,就派人請他赴宴,酒中下毒,牛金為人坦蕩,沒有提防之心,“飲之即斃”,就這樣稀裡糊塗地送了命。

事後,司馬懿自認為牛金已死,子孫再無被取代的隱患,殊不知讖語最終還是得到應驗。

三國一隱藏猛將,力敵周瑜,擊退諸葛亮,卻因四字預言被害

夏侯光姬


原來司馬懿的孫媳婦夏侯光姬(琅琊王司馬覲的王妃)生性放蕩,竟然揹著王爺跟一名牛姓小吏私通,最終還生下了私生子。

而這個私生子,正是後來的東晉元帝司馬睿。

“牛繼馬後”的說法在大量史書上都有記載,除了《晉書》 和《魏書》 兩大正史外,《鶴林玉露》《容齋隨筆》《賓退錄》等書也有相關描述。

作為一代“隱藏”名將,牛金征戰一生,最終卻因為一句莫須有的讖語遇害,絕對屬於小概率的悲劇事件。

而司馬懿在剷除牛金後,卻依然未能阻止讖語得以應驗,也只能說天意如此、造化弄人。

寫在最後:喜歡三國和歷史的朋友,歡迎關注筆者的公眾號「三國故事」,有些很精彩,有些很逗比,感興趣的可以訂閱一發,多謝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