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有人認為美國一旦從阿富汗撤軍,阿富汗將成為俄羅斯的勢力範圍,是什麼原因?對此你怎麼看?

幸福地帶2


又是有人,也不知道是什麼人。美國從阿富汗撤軍之後,阿富汗也不會成為俄羅斯的勢力範圍。當前阿富汗問題的主要矛盾並不是美俄之間的地緣政治衝突,而是阿富汗日益複雜的國內政治安全形勢與阿富汗本國及域外力量解決問題的能力不足之間的矛盾。

大國爭奪不是當前的主要問題。俄羅斯在阿富汗的主要目標是防止極端主義和毒品擴散滲透進中亞,這是一個防衛性的目標,俄羅斯不是蘇聯,沒有能力在阿富汗推行進攻性的政策。把美國擠出阿富汗不是俄羅斯的目標。

至於美國,其阿富汗政策是存在矛盾的,不捨得推翻塔利班後贏得的地緣利益,但也不願意消耗戰略資源,政策搖擺隨之成為常態,但不論怎麼搖擺,從阿富汗全部撤退並不是目前美國的戰略選擇。美國只是把在阿富汗的戰略目標調低了而已。


葉海林


謝好友幸福地帶2之邀

塔利班是被美國和俄羅斯在聯合國一至定性為"恐怖組織“,美國己經與恐怖組織塔利班在卡塔爾舉行和平談判,以尋求結束十八年的阿富汗戰爭,據透露還談出了一些小成果。而俄羅斯也曾邀請塔利班與美國在莫斯科舉行和平談判,被美國以俄羅斯目的不純為藉口回絕了。

而作為塔利班組織也樂於參與美俄兩國組織的和平談判,以洗白自己的"恐怖組織“的身份,為將來的執政作必要的準備。

塔利班1996年推翻原阿富汗政府上臺執政,是穆斯林遜尼派原教旨主義者,主張建立極端純潔的穆斯林。執政後只有巴基斯坦,沙特和卡塔爾承認塔利班政權,與美國俄羅斯不相往來。

9.11事件後,美國的目標直指塔利班推翻了其政權佔領了阿富汗,美國與塔利班這場戰爭己經打了十八年,美國和阿富汗都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那麼一旦美國從阿富汗撒軍,塔利班將很快推翻美國扶植的阿富汗政府。塔利班重新執政,阿富汗會不會成為俄羅斯的勢力範圍,答案應該是否定的,塔利班組織的興起,是因為蘇聯入侵阿富汗,造成了大量的難民形難民營,塔利班學生運動就是從阿富汗難民營興起,十年的蘇聯入侵阿富汗戰爭,十八年的美國入侵戰爭,這種記憶猶新是抹了去的,塔利班不會與美國和俄羅斯任何一方為伍。

塔利班會尋求與大國沙特印度等國發展關係,美國和沙特深度介入與塔利班的和平談判,就是要由沙特控制塔利班,不能成為俄羅斯或伊朗的勢力範圍。其實,美國不會輕易放棄阿富汗一走了之,再打個十年美國也不會全面以阿富汗撒軍,因為阿富汗對於美國全球戰略非常重要。

謝謝各位





快樂老張


不管有人怎麼看,美國從阿富汗撤軍,阿富汗將成為俄羅斯的勢力範圍,我看是不可能的。

美軍因為反恐,發動了阿富汗戰爭,花費了不少軍費,死傷了2300名士兵,針對阿富汗塔利班武裝的戰爭打了17年,至如今塔利班武裝依然活躍在阿富汗的廣發山區和農村,並且在農民中具有巨大的影響力。


目前俄羅斯對於阿富汗的任務,主要是防止恐怖主義分子入侵俄羅斯;對於從阿富汗經過的毒品,一定要做好應對。

儘管1979年蘇聯武裝入侵阿富汗,但是一致受到阿富汗的大力抵抗!其中的塔利班武裝也是與蘇軍對抗的主要力量。

如果美國真的從阿富汗撤軍7000人,美軍支持的阿富汗政府一定會垮臺,阿富汗內戰為了爭奪權力的鬥爭也許會很激烈,但是失去外界干預的阿富汗也許會很快恢復平靜。但是俄羅斯軍隊不可能控制阿富汗。因為:

第一,美國跳動烏克蘭問題,發動歐盟和北約,制裁圍堵俄羅斯,搞得俄羅斯焦頭爛額,疲於應付。

第二,中東地區是美俄博弈的重點。

一方面敘利亞戰場使得俄羅斯如臨大敵。另一方面,美國對伊朗發動的圍追堵截讓俄羅斯如履深淵。

第三,阿富汗目前不是俄羅斯能夠顧及的地方。但是俄羅斯一定會在這個方面上加強防範,防止恐怖分子入侵導致恐怖事件發生;防止販毒分子通過阿富汗境內到達俄羅斯,對俄羅斯社會治安完成惡劣影響!


錦繡中華一捧土


持有這種觀點的人,只看到了阿富汗地緣戰略位置的重要性,沒有看到阿富汗作為 “大國墳墓”的一面。


不容否認,阿富汗的地緣戰略位置確實很重要,西臨伊朗,北接中亞及俄羅斯,東部與中國接壤,南部與巴基斯坦為鄰。歷史上,阿富汗多番遭遇外來侵略,主要原因還是阿富汗作為東西方交流的樞紐,地緣戰略位置太重要了。進入近代後,無論是俄國要南下印度洋,還是英國要防範俄國南下,都要控制阿富汗。大英帝國為此三次出兵阿富汗,俄國也是虎視眈眈,到了1979年直接出兵。9.11事件後,美國禁不住地緣誘惑,想突入歐亞大國的核心地帶,於是出兵阿富汗,並藉機進入中亞。上述事實充分展示了阿富汗的重要性,以及地緣戰略吸引力。


然而,地緣戰略重要不代表著就是地緣戰略槓桿,有時也可能是地緣陷阱,阿富汗就是如此。無論是大英帝國還是蘇聯,還是如今的美國,可以說都在阿富汗吃盡了苦頭,美國至今仍進退失據。2001年阿富汗戰爭以來美國在阿富汗的戰略演變表明,阿富汗雖然地緣位置重要,看著是一個香餑餑,但實際上卻是一個不可征服或佔有的國家,是一個地緣戰略陷阱。

那麼,可以試想一下,即便是未來某一天美軍撤出了阿富汗,俄羅斯人會再次回到阿富汗嗎?答案顯然是不會,因為俄羅斯不是傻子,已經在阿富汗吃過一次虧了,也看到了美國的教訓,因此絕不會再重蹈覆轍。也就是說,俄羅斯未來即便是繼續介入阿富汗問題,但主要目的應該是維護自己及中亞國家的安全,而不是掌控阿富汗這樣一個地緣戰略陷阱。畢竟,美國都搞不定的事,其他國家能搞定的可能性也不大,鬧不好可能比美國還慘。


西域都護


原因很簡單:俄羅斯在全球範圍內,與美國本來就是競爭關係啊!

美國不會撤離阿富汗,更不會撤離敘利亞!美國的能源需求因為頁岩氣革命性貢獻已經不需要中東了,但是中東的石油需要美元結算權,這些是不會讓對手俄羅斯入局搶佔的。而未來如果OPEC被俄羅斯控制,美國就失去太大了!因此,美國才要組建MESA(中東版北約),目的就在於此

很多人分析了,這裡補充幾點:

1.可以肯定的是:美國是不會撤離阿富汗的。至於特朗普說的撤軍,反正敘利亞的撤軍已經“返回原點”了,至於阿富汗,就更不可能了。

2.原因很簡單:如果美國撤出阿富汗,則俄羅斯必然會進入阿富汗。就在美國現在沒有撤離阿富汗的此刻,俄羅斯已經入局阿富汗,拉著塔利班與阿富汗政府在談判了。這個時候,如果美國撤出,未來的阿富汗就真成了俄羅斯的實力範圍了。

3.大家看看地圖,如果俄羅斯主導阿富汗局勢,則伊朗間接得到了喘息的機會,畢竟美軍在阿富汗待著,就會向西擠壓伊朗,同時在伊拉克、敘利亞霍霍,待著以色列就相當於東西夾擊伊朗。

4.在將裡海周邊國家簽署“裡海公約”後,直接將美國排除在外,這對於美國來說本來就是一個非常不好的苗頭,如果再撤軍阿富汗,則會讓美國在未來遏制伊朗,在中東的影響力都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5.因此,美國不會撤離阿富汗,更不會撤離敘利亞!美國的能源需求因為頁岩氣革命性貢獻已經不需要中東了,但是中東的石油需要美元結算權,這些是不會讓對手俄羅斯入局搶佔的。而未來如果OPEC被俄羅斯控制,美國就失去太大了!因此,美國才要組建MESA(中東版北約),目的就在於此。


英武


首先從結論來講,這種可能近乎於零。

目前阿富汗政府是當年反塔利班的部落武裝“北方聯盟”組成的,而“北方聯盟”早在蘇聯入侵阿富汗時期就是反抗蘇軍的“姆加哈帝”(聖戰者),與蘇聯人是不共戴天的仇人;而現在阿富汗的第二大勢力塔利班武裝更是蘇侵阿戰爭時期反抗蘇軍的先鋒力量,此前一直受美國中央情報局與某國軍方情報局資助,目前被認為是某國在阿富汗的代理人。

由此可見,阿富汗目前的兩大勢力與俄羅斯人的關係都不好,即使美軍撤軍,無論是塔利班還是阿富汗政府都不大可能願意依靠俄羅斯;況且蘇侵阿戰爭的失敗的傷疤對於俄羅斯來說依然很疼,再次直接出兵接管被美軍放棄的阿富汗並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也許還會演變成第二次侵阿戰爭。眾所周知,上次侵阿戰爭是俄國人心中百年痛楚,比美國人的越戰痛楚還過分,因為戰爭結束後不久蘇聯就解體了。

況且,目前的俄羅斯已經不再謀求蘇聯時代的印度洋出海口的遠大目標,也就不需要將勢力深入阿富汗這樣一個不毛之地去。俄羅斯能保住在敘利亞的一個小港口作為地中海補給港已經可以了,就目前其海軍實力來說,也夠用了。


DS軍美


俄羅斯不是蘇聯,俄羅斯不是蘇聯,俄羅斯不是蘇聯,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這種說法,還是把俄羅斯當做蘇聯了,以為俄羅斯會重現蘇聯的戰略,以政治經濟軍事手段控制阿富汗,作為跳板跨越興都庫什山脈,對巴基斯坦施加影響,並滲透至南亞次大陸,實現蘇聯的印度洋戰略。



但是俄羅斯有很大的區別。巔峰時期的蘇聯,有華約集團十幾個僕從國,有全世界最龐大的常規軍隊及核武庫,在東歐地區駐紮幾十萬軍隊與北約集團長期對峙。並在中東、東亞、太平洋、歐洲等地與美國進行全面博弈,可以說地球上每一寸土地,都是美蘇爭奪的對象。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失去了三分之一的土地,和二分之一的人口,華約集團的解散使俄羅斯失去了盟國。經濟凋敝導致國內問題頻發,獨立勢力此起彼伏使俄羅斯有分裂的危險。北約的逐步東擴使俄羅斯失去了傳統勢力範圍。



在2000年後,趁著國際油價的大幅度漲價,俄羅斯國內經濟得以緩和,使得普京有精力有能力擊敗分裂勢力,遏制北約進攻的勢頭。但是就算是被稱為沙皇的普京,也無法阻攔前蘇聯區域投入歐美的懷抱。格魯吉亞的反目成仇,烏克蘭一心脫離俄羅斯勢力範圍,普京就算在戰場上擊敗烏克蘭和格魯吉亞,也無法阻攔兩國脫離俄羅斯的勢力範圍。



所以,從蘇聯解體至今,俄羅斯的整體安全環境並沒有實質性的改善,始終是在美國和北約集團的壓制下,普京雖然在國際上頻頻放出狠話,其實不是進攻前的豪言壯語,而是俄羅斯雖大,背後就是莫斯科的悲情,所以現在的俄羅斯是沒有實力再重現蘇聯時期的戰略的。

現在的俄羅斯,某種程度上是需要減少戰線的,將資源傾斜至重點區域,比如東歐地區,防止再次發生顏色革命,避免進一步失去傳統勢力範圍。而普京撤回駐敘利亞俄軍,與日本在北方四島問題上進行談判,也正是這一戰略的體現。



在這種大背景下,俄羅斯實際上既無能力也沒意圖再次對阿富汗有更多的想法的。而且由於阿富汗獨特的地理人文環境,使近代佔領阿富汗的國家都是耗費巨大卻收效甚微,最後都不得不黯然離場,落得一地雞毛。

阿富汗以山地為主,境內沒有多少資源可以變現,歷史上英、蘇、美對阿富汗的佔領,其戰略目的都是以阿富汗為跳板或者基地,實現其他方面的戰略目的。比如,英國入侵阿富汗,是為了防備沙皇俄國對於南亞地區的滲透。蘇聯佔領阿富汗是為了實現印度洋戰略,美國佔領阿富汗是為了反恐和遏制中俄。



在這種戰略下,都需要將阿富汗建立成一個穩定的基地,才能實現戰略目的。但是恰恰是這個目標,是很難實現的。阿富汗山地為主的地理環境,使得英美蘇三國都陷入無窮無盡的低烈度戰爭,使得阿富汗有了帝國墳場的美名。

所以,從自身實力和國際環境,以及經略阿富汗的難度,俄羅斯重新前蘇聯的戰略的可能性是很低的。現實中,中亞國家受東亞影響是比較大的,無論是以反恐為名形成的合作組織,還是以經濟為名形成的倡議,都顯示俄羅斯對中亞地區的影響力在逐漸式微。


L夕惕若看世界


我認為可能性不大。

可以先看一下地圖,與前蘇聯不同,俄羅斯並不與阿富汗接壤,而周邊的國家裡,都沒有俄羅斯的軍事基地,也很難想象其中會有哪國可能為俄羅斯再次入侵阿富汗開放領土領空。這樣一來,當前並不強盛的俄羅斯要跨過幾個國家干預控制阿富汗,難度可想而知。

前幾天,當有人提及如果美國從阿富汗撤軍,俄羅斯會向阿富汗派遣軍隊嗎?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謝爾蓋·里亞布科夫當即答覆:

【我認為這完全可以排除。我們認為沒有任何理由考慮需要邁出這一步。我們與阿富汗政府在安全領域一直進行合作,且正在強化這種合作,選擇適當的形式,進入此前在這種合作中未涉足的領域。】

而這位副外長提到的合作,應該就是指的俄羅斯提出通過和平談判解決爭端的“莫斯科模式”,俄羅斯認為,武力是不能解決阿富汗問題的,美國的反恐作戰導致了越反越恐的局面,因此,俄羅斯主持了2018年11月9日在莫斯科召開的“莫斯科模式”阿富汗問題磋商會議。促成了包括塔利班在內的衝突各方參與到和平談判的進程中來,同時,也建議中國、巴基斯坦,乃至伊朗或其他國家參與阿富汗局勢的協調。

綜上,我個人認為,既使“莫斯科模式”得以順利推進並最終成功,也只能有限地增強俄羅斯在阿富汗乃至整個地區的外交影響力,而要達成“勢力範圍”的效果,則沒有可能性。


住進風景


你咋不說成了卡扎菲的勢力範圍,我認為這樣的說法完全站不住腳,美國想對一個地方施加影響,難道必須得向那個地方駐軍嗎?或者說駐了軍就一定能成為他的勢力範圍嗎?我認為這兩者之間是沒有必然聯繫的,阿富汗不一定會因為美軍的撤離成為俄羅斯的勢力範圍,我認為主要原因是:俄羅斯駕馭不了阿富汗。


俄羅斯需要在中東地區拓展空間,但不謀求對阿富汗這樣戰亂頻繁的國家進行控制。從01年到現在,18年了。美軍如今在阿富汗仍然沒有牢牢地穩定局面,這個帝國墳場的外號真的不是吹的。儘管俄羅斯軍力強,但是要想控制阿富汗光有大棒是不夠的,軟實力、經濟實力都需要考慮進去。

另外,阿富汗很多精英接受的是美國教育,訓練也用美國教官,俄羅斯想要撼動這樣的局面怕是很難!




以上僅是我的個人觀點,有不正確的地方還懇請您批評指正!


迷彩營地


美國自本世紀初,以反恐為由發動了阿富汗戰爭,至今都無法從阿富汗脫身。美國大兵在阿富汗投入的兵力最多但成果最小,而傷亡卻最大。美國早就打算從阿富汗撤軍,無奈塔利班把美國的腿牢牢的控制住了,現在再想撤軍,從目前的形勢來看暫無可能。

自從美國去年退出伊朗核協議以來,就一直想對伊朗圖謀不軌,伊朗自巴列維倒臺以來美國一直就想對伊朗動武,無奈,伊朗國內反美情緒高漲美國無從下手,自退出伊核協議之後,美國又有對伊朗動武之意阿富汗在這時非但不能撤軍,還有增兵的可能性。美國一時半會兒是不能從阿富汗撤軍的。

至於俄羅斯是不會再插足阿富汗戰事的,現在的俄羅斯和以前的蘇聯紅軍想比還是差了一大節。現在普京就在敘利亞和烏克蘭方面已經陷的很深要想脫身還得需要做很大努力,至於阿富汗方向他的印度洋戰略連紙上談兵都顧不上,別說對阿富汗有什麼想法了,就是現在美國撤出阿富汗,俄羅斯也絕對不會對阿富汗有什麼非份之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