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4 有“一代女皇”武则天为“榜样”,为何后世却再没有出过女皇帝?

武则天已经开了“女皇帝”的先例,为何后世再也没有出过女皇帝?

大家都知道,咱们中国是一个有着5千年历史积淀的文明古国,其中有长达2千多年的时间,我国都是处在封建社会时期。而在封建社会,华夏大地上曾崛起过无数个大大小小的王朝,诞生过近500位的皇帝,这些皇帝有的雄才大略,有的励精图治,也有的昏庸无能、残暴无道。但是,这近500位的皇帝,几乎都是男的。但是,却有一个皇帝,也是唯一一个皇帝,她是由女性担任的,她就是“一代女皇”武则天。

有“一代女皇”武则天为“榜样”,为何后世却再没有出过女皇帝?

我们都知道,在封建时代,女性的地位是非常低微的,“男尊女卑”的观念非常重。所以,不论是在朝堂,还是市井,往往很少能看到女性的身影,就连历史上的女性名人,也是非常少的。但是,即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武则天却依旧成为了万万人之上的皇帝,并且统治了唐朝15年的时间。

有“一代女皇”武则天为“榜样”,为何后世却再没有出过女皇帝?

但是,历史上能权倾朝野的女子,是非常多的。在唐朝之后,就有北宋刘太后、辽国萧太后、清朝慈禧太后等等。她们都是手握大权的女强人,权势极大,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并且还都做过“垂帘听政”的事情。

有“一代女皇”武则天为“榜样”,为何后世却再没有出过女皇帝?

但是,她们都已经以“垂帘听政”的方式来参与国家大事了,为什么始终没有跨出最关键的一步,像武则天一样成为女皇帝呢?要知道,在她们之前,就已经有武则天“珠玉在前”了。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大的”,有了武则天做“先例”,萧太后、慈禧太后为什么没有跟着学呢?

有“一代女皇”武则天为“榜样”,为何后世却再没有出过女皇帝?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为什么武则天能成为皇帝。虽然说,封建时代是一个“男尊女卑”观念非常重的时代,但是,在唐朝的时候,这个观念却没有那么严重。因为唐朝当时非常强大繁荣,是国际上的大都会,在文化上非常开放,所以,“男尊女卑”的观念在这个时期,便减弱了不少。

有“一代女皇”武则天为“榜样”,为何后世却再没有出过女皇帝?

据史料记载,唐朝的女性在社会上,还是有着较高的地位,女性可以像男性一样,外出游玩、读书,甚至是步入仕途,成为一名朝廷官员。因此,在唐朝的时候,涌现出来了不少女性文人墨客,以及历史名人。像女诗人薛涛、女舞蹈家公孙大娘、女书法家吴彩鸾、詹鸾等等。

有“一代女皇”武则天为“榜样”,为何后世却再没有出过女皇帝?

此外,唐朝的女性,还有着较高的人身自由,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丈夫。甚至是在丈夫死后,都是可以改嫁的,并且没有人会对此说三道四。所以,唐朝的“烈女节妇”是几个朝代中最少的,仅有51人。而宋朝有267人,明朝则有3600人,可见唐朝女子的社会地位还是很高的。

因此,武则天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以女性的身份成为皇帝,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问题。至少在文化道德方面,没有那么大的阻力。

有“一代女皇”武则天为“榜样”,为何后世却再没有出过女皇帝?

其次,虽然武则天当上了皇帝,也在位了15年的时间。但是,武则天最后真的有把江山留在自己的手中吗?答案是没有,武则天在临死之前,就将皇位还给了李家。而究其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没有继承人。

如果,武则天要把自己的皇位传给武家人,就会显得名不正言不顺,自己在死了之后,还如何能进入太庙之中?后代的武姓皇帝,在祭拜武则天的时候,岂不是变成了“侄子”祭拜“姑姑”了吗?

有“一代女皇”武则天为“榜样”,为何后世却再没有出过女皇帝?

因此,武则天这个违反“传统”的人,最后还是被“传统”所反。为了保住自己的身后名,武则天就必须要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也就是李家。所以,武则天最后还是选择了立李显为太子,这才解决了继承人,以及自己身后名的问题。

由此来看,就连武则天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即使后世的女子夺来了皇位,又能守住多久呢?因此,每一个有着“雄才大略”的女强人,在想要登基称帝的时候,就会想到武则天的境遇,便觉得做皇帝,也没有那么好,甚至非常不“划算”。

有“一代女皇”武则天为“榜样”,为何后世却再没有出过女皇帝?

还有一点,在唐朝灭亡之后,整个社会就又回到了严重的“男尊女卑”情况中了。女性的地位变得非常地下,失去了人身自由,以及选择丈夫的自主权。因此,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女性成为皇帝的可能也小了不少。

并且,有机会能成为皇帝的女子,几乎都已经大权在握了,他们没有必要再去冒那个风险,去夺取原本就有的荣华富贵,以及一个根本不需要的名头。

有“一代女皇”武则天为“榜样”,为何后世却再没有出过女皇帝?

因此,即便在清朝末年的时候,权倾朝野、总揽大权的慈禧太后,将2任皇帝玩弄于鼓掌之中,也没有要登基称帝的举动。因为她拥有的实际权力,以及远远超过了当时的皇帝。又何必去争那个位置呢?所以,慈禧非常聪明,自己低调得躲在幕后垂帘听政,掌控了清朝47年之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