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6 唐詩中最經典的一個斷句,一千年來無人能續寫!

每天詩詞獵奇,關注讀書狗子!

說到“斷句”,大家最熟悉的莫過於北宋時期蘇麟的斷句: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據說這個斷句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

相傳北宋名相范仲淹曾鎮守杭州,他在杭州任職期間對收下官吏人才都有所推薦,不少人因為范仲淹的推薦而升了官。但有一個卻一直沒有得到提拔,此人就是蘇麟,擔任巡檢之職,長年在外。蘇麟著急之下寫了一封信給范仲淹以求自薦。信中只有這兩句詩:

近水樓臺先得月,

向陽花木易為春。

唐詩中最經典的一個斷句,一千年來無人能續寫!

范仲淹讀罷,會意一笑,很快就懂了蘇麟的句中深意。不久之後,蘇麟也獲得了提拔。這個故事也令蘇麟的斷句廣為傳播,再加上二句通俗易懂,深含哲理,自然也就成為膾炙人口的名句,傳唱至今。

但嚴格說起來,蘇麟的這兩句斷句有理卻少意,正如宋詩一般,多含理趣,缺少意境韻味。二句言盡意盡,少了回味。有理無境,意盡無味,彷彿農事諺語一般,也正因此,很少有詩人為此斷句續寫。

唐詩中最經典的一個斷句,一千年來無人能續寫!

相比之下,唐代的一個斷句就高明很多,以至於後世無數詩人都不敢為它續寫。且看唐代詩人孟浩然的斷句:

斷句

唐·孟浩然

微雲淡河漢,疏雨滴梧桐。

這個斷句同樣有個出處故事:孟浩然雖然隱居田園,但他一向是熱衷功名的,時長從襄陽前往長安參加當朝權貴的宴會活動,以期望能夠得到舉薦。而這一段句便是出於一次宴會,會上不乏投壺飲酒、聯句對詩的娛樂活動。

唐詩中最經典的一個斷句,一千年來無人能續寫!

所謂聯句,便是眾多詩人根據一個主題韻腳,按順序一人創作一句兩句形成一首完整的詩。但輪到孟浩然時,卻讓這次聯句戛然而止。《全唐詩》中這樣寫道:(浩然)閒遊秘省,秋月新霽,諸英華賦詩作會。浩然句曰:“微雲淡河漢,疏雨滴梧桐。”舉座嗟其清絕,鹹擱筆不復為繼。

當時參與聯句的也都是詩壇名家,卻無一人能接下此聯,無論如何寫,都覺狗尾續貂。這次聯句只得因此作罷半途而廢,孟浩然也因此詩名更盛。

唐詩中最經典的一個斷句,一千年來無人能續寫!

微雲、銀河、疏雨、梧桐,四種平常的意象,經詩人妙筆,僅用“淡”、“滴”二字就巧妙地連接在一起,組成一幅清幽秋夜圖。一寫視覺、一寫聽覺,將微雲將散未散、疏雨欲住未住的意境表現地意味雋永,細讀來仿若置身其境、有不盡之意!

話說孟浩然此句不僅讓當時的聯句活動半途而廢,也給後世詩家出了一大難題,千百年來,歷朝歷代無數詩人想將其續成全篇,卻無一句能配得上這警策之語。就彷彿宋之問的《靈隱寺》中“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一句一樣,有句而無篇!

除此之外,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贈張丞相》中也有兩個警策之句: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這兩句雖然不是斷句,但詩中其他句子卻都難以與它匹配!

唐詩中最經典的一個斷句,一千年來無人能續寫!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一個“微雲淡河漢,疏雨滴梧桐”將沉靜的意境描寫到極致,一句“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把開闊的氣象發揮到極致。詩聖杜甫在七言律詩中足稱為聖,而孟浩然也足以憑此在五言詩中稱聖稱王!

每天詩詞獵奇,關注讀書狗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