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尼康宽容度高、佳能色彩好,你觉得哪个更重要?

小鱼大鱼看世界


先说我的观点:在后期如此强大的今天,单纯的强调宽容度和颜色都是没有意义的。每个相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特点。

总体来说,尼康的宽容度的确高,比如D850和Z7这样的机器,宽容度堪比中画幅。比如下面的这个案例:

我在葡萄牙南部海边拍摄的一个图片,尼康全画幅微单Z7,16-35 F4镜头,raw格式。太阳已经从海平面升起,光比很大。我们凭肉眼就可以看到,正对着我们的天边高光没有细节了,出现了死白;同时岩石呈剪影状态。

我们看看直方图的分布和ACR软件的高光、阴影警告:

在直方图中,像素都堆积在了二边,说明了照片存在大光比,二个高光部分有溢出。

高感部分的警告,也说明了这一点。

在Photoshop ACR中,对付这种大光比最有用的工具就是高光和阴影工具。然后是白色和黑色工具。大家可以把白色和黑色,看作是高光阴影的“后备队”。

针对这个图片,我们来向左拉动高光,来恢复高光过曝部分的细节;然后向右拉动阴影,提升暗部的细节:

看看,画面有了改善了,高光和暗部的细节都得到了有效恢复。

在此基础上,我再调整一下整体的曝光和对比度:

画面进一步的改善。没完,水面有点太蓝了,颜色也有些平淡,再调整一下白平衡和饱和度,再来点清晰度。

看看现在的效果咋样了,绝对的大片范儿了。

看看直方图的分布,很合理!

但单张尼康的RAW宽容度和多张佳能RAW包围曝光来比呢?包围曝光可以极大的扩充画面中记录高光和暗部的能力。

再说颜色,RAW格式,对色彩的调整真的是太方便了,而且对画质的影像极小。我再来说明一个案例:

颜色是无法量化的,一种颜色的确定和表现,都是通过色相、饱和度和明度三者之间的关系来决定的。如何来理解和在后期中活学活用呢?

三者之间的关系,我们这样来理解,会容易些:

色相:就是颜色的相貌,是一个颜色的本质体现;

饱和度:一种颜色的浓烈,艳丽程度;

明度:这种颜色的明亮度。

大幅度的曝光和颜色的调整,我都建议在raw格式下完成。而Photoshop ACR是处理RAW的好工具。在Photoshop的ACR中,有专门针对色相、饱和度和明度来调整的选项:

我们通过一个案例来说明:

这是一张在冰岛拍摄的青苔和溪水的照片。尼康D800E,70-200 F4镜头,曝光时间15秒。我要把这张图片从初秋,变成深秋的感觉。而初秋和深秋最大的不同,就是绿色和黄色之间的转换。

我先通过色相来调整。先改变绿色的相貌,让它变成黄色,把滑块向左移动,去绿加黄。

画面中已经变成了深秋的感觉了。黄色多了很多。

然后在调整黄的相关颜色的饱和度和明度:

看看最终的样子:

通过色相、饱和度和明度来调整画面中的色彩,还是很实用的!

至于其中的调整力度,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表现出自己心中的色彩。

所以,颜色的调整也不是问题。

我通过这二个案例希望和大家说明的是,在后期如此强大的今天,单纯的强调宽容度和颜色都是没有意义的。每个相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特点。

前期和后期的结合,用好手中的相机才是最重要的。


网际飞侠


尼康的宽容确实是佳能、索尼等相机不能比的,记得有一次拍完才发现镜头盖没摘,还好宽容度高后期拉回来了…


天生灬神经质


尼康和佳能,真是一对老冤家。对于真正会拍照的人来说,其实用哪个都是无所谓的了。而且,对于新华社或者很多媒体机构来说,用相机的人往往没有决定购买相机的权力。


对于大多数人和大多数拍摄题材来说,直出比宽容度更重要

以上这个沈阳故宫的照片,佳能的宽容度也是完全够用的了


对于很多影楼、摄影工作室来说,用相机的人,往往也没有权力决定购买哪个相机。


因此,对于媒体、影楼、摄影工作室的很多从业人员,其实有什么用什么,这个是最正常最普遍的情况。

更何况,现在是2019年了,即便是最廉价的佳能200D或者尼康D5000系列,也都有很高的成像质量了,对于A3尺寸的打印或者杂志跨页印刷,都是可以轻松满足的了,对于影楼和摄影工作室的海报打印或者相册制作,也都是可以轻松胜任的了。


关于这个究竟该购买什么相机的问题,我还是具体给大家一些建议:


一、买相机和用相机,是两码事

用相机,其实无所谓用什么相机的了。有什么用什么,既然用了,就要发挥出最大的潜力,发挥摄影师的主观能动性。


二、买相机,就要考虑很多现实的因素,尤其是性价比的因素

a,如果不是靠摄影赚钱,也没啥闲钱,这个必须要考虑性价比,性价比是第一位的。

b,如果是靠摄影赚钱的,这个,你如果没有一个好相机好镜头,你就接不到好业务,所以,借钱也要买好相机好镜头。

c,如果你是土豪,有的是钱,那也是不需要考虑性价比的。


三、关于直出的问题

a,总体而言,佳能的直出,确实比尼康更节省后期ps的时间。

b,当然,如果你愿意折腾ps,那么也是无所谓直出的。

c,只是,如果你的ps不能赚钱,那还是建议你尽量少用ps,尽量减少ps的使用时间。

d,对于风光大片来说,确实是无所谓直出的,因为几乎所有的风光大片,都是要用raw格式,都是要ps的。

e,对于人像摄影来说,直出确实很重要。而且,即便是影楼和摄影工作室,数量巨大的照片,每张照片能够节省一点时间就是一点时间。


g,对于视频来说,这个直出就更重要了。不仅直出很重要,而且,凡是可以在前期拍摄时搞定的,尽量不要留给后期。因为视频的后期实在是太麻烦或者太费电脑,而且关键是视频的后期空间往往很小,除非你用视频RAW格式,可是问题是,你用得起视频RAW格式吗?


比如说,拍照片,完全可以对白平衡或者色温无所谓,对于曝光补偿也无所谓,反正RAW格式可以解决一切。

但是,摄像的话,必须要调整白平衡色温,甚至调整白平衡偏移,或者手动白平衡。对于曝光补偿,1/3或者1/2的曝光补偿也要当场即时设置,而不能留给后期。


四、关于宽容度的问题

佳能确实有些机型,宽容度很一般,比如说佳能6D2,比如说佳能EOSM的所有微单。

但是,佳能目前的主流机型,宽容度都是够用的,13.5挡,没啥大问题。比如说200D,800d,77d,80d,5D4。

如果你在乎宽容度,就不要买佳能6D2,也不要买佳能EOS M的微单。


当然,如果你非常非常在乎宽容度,那么,佳能确实是不如尼康的。

一般来说,只有风光摄影发烧友,才会觉得佳能的宽容度不够用。

你真的是风光摄影发烧友吗?

你每次都愿意带着三脚架出门吗?

你愿意对RAW格式做细致的ps处理吗?

如果都是的,那么你就是风光摄影发烧友了,那么,你应该优先考虑尼康。


好吧,其实佳能的主流机型,拍摄风光大片,也是没啥问题的了。只是,不如尼康那么好用罢了,尼康可以做到的,佳能也可以做到,只是佳能要麻烦一些,尤其是抓拍风景的时候,因为抓拍的时候,没有那么多时间,佳能确实不如尼康。


综上所述,佳能和尼康,我个人觉得,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能还是佳能更适合一些,佳能比较人性化,佳能的直出色彩好更适合大多数人。

尼康的宽容度更高,只适合极少数的风光摄影发烧友。


光线摄影学院


这又是一个“关公战秦琼”式的提问:

首先揪一个小错误,“宽容度”是胶片时代的概念。意思是该型号的胶片可以在测光失误多少ev的情况下,冲洗出成像正常的照片。例如一款胶片的宽容度是-2EV、+1EV,就是说它欠曝宽容度是2档,过曝宽容度是1档。

而在数码时代,衡量一款相机记录暗部与高光细节的能力参数则叫“动态范围”(Dynamic Range)。

1、尼康动态范围高的说法,必须针对具体机型。

事实上,尼康只有采用索尼传感器的几款后期机型宽容度高,而早期的产品以及速度机,动态范围相比佳能并没有优势。

最简单的打脸反例:两家的顶级单反,D5的动态范围就不如1DXII,而衡量色彩表现性能的色位深方面,D5又反而比1DX2强。

2、佳能色彩好?

我个人认为色彩好坏是摄影师的主观评判,而且色彩会受到灯光、镜头、机身型号、后期处理的影响。所以武断的下一个结论,佳能色彩好,尼康色彩差,也完全是扯淡!

同样可以举个反例:你用佳能的3000D搭配腾龙的18-400来跟我尼康D5挂105E定焦比色彩,孰优孰劣?


最后讲一些个人意见:

a、开口就说色彩可以后期随便调的,你们倒是调几张胶片色调给我看看啊?

(说色彩后期随便调的人,99%都是菜鸟,可能部分高手,但我反正是没见过。)

b、在十年前,摄影圈公认佳能相机的出片后期空间比较大。但这里所谓的“后期空间”是指佳能相机出片的中间调层次比较“耐拉”(曲线)。而在D800之后,一堆媒体跟器材党却搞起了欠曝5EV比拉亮的手法,究竟有几张图片拉亮5EV还能看的?

所以纠结这类问题真的没啥意义!


从耗子胖成猪


都重要。佳能的5d4 1dx2 EOS r这三台机身宽容度是可以的,残幅里的80d也不算低。都比尼康或索尼的宽容度低一点,低的这点宽容度在实际使用中根本区分不出来,可以忽略。至于色彩,佳能的屏幕是有加成的。刚拍摄完的照片在佳能那块油润的屏幕里确实好看,现场就能满足妹子。人像色彩算是佳能看家本领,所谓佳能红尼康黄也是存在的,分机器。相机的参数是死的,使用感受是活的,挑选机器还是跟着自己的感受来,不必纠结于参数。


谦哥


在买相机时我列了个表:佳能5d4、尼康D850、750、索尼A7M3、宾得K'1、松下S1R、半画幅的富士ⅩT3、佳能90D,最后经过权衡我选择了尼康D750全画幅我主要用于拍摄:风光、风景、夜景、星空、云海、花草树木,我是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量力而行的,对于网络上评价的佳能人像、尼康风景对我来说并不重要也有网友说拍摄作品的好坏关键是相机后面那个人头。


版纳公象1


首先,色彩可以任意调整,宽容度却不能,在技术上哪一个重要内行人都明白。

尼康由于色彩还原相对真实,对于崇尚嫩白肤色的亚洲黄皮肤人种的女性,很不讨喜。但宽容度的优势,让尼康在风光摄影领域优势凸现。此外,由于尼康重视还原真实的设计理念,为摄影师的个人后期创作预留了足够空间,所以更适合专业人士。也正是因为还原真实和高宽容度更适合复杂的光影环境(还有分辨率等其他一些因素在此不便展开),所以天文、地理、军事等科技领域的影像资料拍摄,基本都选用尼康相机。而佳能更加重视亚洲女性等大众化的审美需求,这也是为什么佳能相机的销量在民用消费领域一直大于尼康的主要原因。影楼之所以使用加能品牌的居多,也是因为更容易满足女性客户的审美需求。

最后补充一点,事实上,截止目前,两家相机的上述差异在逐渐缩小,甚至相互融合。

以上仅是个人的一点粗浅认识,并不完整,谨供参考。


山月纪991


可以问“宽容度和色彩,你觉得哪个重要?”,为什么非要带上“佳能,尼康”?

如果你其实知道宽容度是传感器技术水平决定的,那为什么不带上索尼?如果要说色彩,为什么不提富士?

各大品牌的相机都有大量的用户,如果要大家评点,所有相机都存在问题和不足。

我最早用尼康,后来转佳能,再后来灭门佳能用大法。我的好友也有反着来的。我们谁也不会说谁对谁错。乐融融一起玩,一起拍,一起吃喝玩乐。

佳能销量好,招黑是必然的。《流浪地球》也因为票房大热而招黑,一个道理。

其实,构成相机销量的主力是菜鸟,对于菜鸟来说,你提什么“宽容度”,有实际意思吗?

再说了,理论上的所谓“尼康宽容度好”,有多少实际效果的不同??有很多人对此进行过仔细比对,也没比出个什么明确的结论——连专业摄影师都不在乎的事,你写那么个标题,太水了吧


SailingMan


其实这个主要是根据摄影人的需要了,宽容度固然重要,但色彩也是不可或缺的。不然也就没有那么些人花老鼻子的钱去追求徕味了。如果就宽容度来说,我感觉佳能的HDR模式会更好。暗部和亮部细节都处理的很到位。其实从直出的效果来看,尼康的色彩相对的要比佳能厚重一些,还有,对于色彩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人喜欢浓郁,有的人喜欢清淡,不能一概而论。所以色彩不是一个很重要的元素。佳能的感光度的确要比尼康好很多。最后再说一句,我以前用的尼康,后来被逼无奈,忍痛割爱,进入佳能的行列。


沂蒙老杆之杆言杆摄


宽容度由相机本身决定,色彩则可由后期调整。宽容度和色彩哪个更重要,得看对什么人而言。

对于后期能力较差、懒于后期或是因照片批量大没多少时间折腾后期的摄影师,原片色彩当然更重要;但对于一个后期能力足够的摄影师,用LR和PS改变一下色彩,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本来各品牌的色彩差异也就是某个颜色的饱和度或明度数值的不同,懒得个别调整又有准备的话,用适当的LR色彩预设或PS动作点一下、改变一下色彩风格也就是分秒中的事。

宽容度高的相机拍风景确实很适合,反之则照片则有“图层较薄”的味道、经不起调整;而宽容度对人像的影响则不大,而亚洲女性对“白里透红”色彩的追捧也可以理解。因此,以风景为主的摄影师常选择尼康,以人像为主的摄影师常选择佳能,就不奇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