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6 史上最強九大長兵器

長風下旌旗獵獵,沙場上槍戟如林。手裡長纓勝血,胸中戰意勃發。鋒芒所向,皆為仇寇。一馬當先,萬騎相隨。如洪水濤濤沖滌天地,似颶風萬里席捲人間。刺敵將於亂軍之中,破外辱於須臾之間。

史上最強九大長兵器

正面相搏的首選,衝鋒破陣的利器,堂堂正正的對決,沛然莫御的殺伐,一寸長一寸強,是它們的寫照,它們是冷兵器中的強者,它們是曾經的戰場之王,它們就是兇悍的長柄兵器。

史上最強九大長兵器

世界歷史千百年的歲月中,每一個時代的武器因為當時社會生產力和戰場需要的不同差異,各自的時代特色非常鮮明。在當時特定的歷史年代裡也許是所向披靡的戰爭利器,但是時代總是在不斷地進步,當年的存在於巔峰之上的國之利器,在今天可能就是無法用於戰陣的過時之物。

史上最強九大長兵器

但不能否定的是,世界歷史上每一個時期的主流戰場利器在當時所起到的重大作用和影響,就算到了今天它們的魅力依然如星光般耀眼。就讓我們一起穿越時空回顧一下世界九大長兵器崢嶸的面容吧!

先秦青銅戈

史上最強九大長兵器

青銅戈

關於戈的起源一說,大多認為是由鐮刀一類的勞動工具演化而來。往簡單裡說,戈就是橫向安裝在一根長木柄上一側的長柄兵器,戈刃程鋒利尖銳的劍或者刀的形狀,由於戈尖端銳利,啄擊時壓強極大、穿透力極強,入體極深,還可以鉤割切削,殺傷力不容小覷。

史上最強九大長兵器

春秋戈

在夏、商、周乃至春秋戰國,戈一直是步兵集團作戰用的主流武器,也是戰車專用的“車五兵”之一,青銅戈是先秦時期作戰兵器中最典型的代表,它反映了中國先秦時代成熟的青銅鑄造工藝,在我國冷兵器的發展歷史上,佔有很重要的地位。

史上最強九大長兵器

青銅戈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佔據了百兵之王的地位,一直到了戰國後期,鐵質兵器的大量出現,才慢慢退出歷史舞臺。

史上最強九大長兵器

中國迄今為止出土最早的青銅戈是在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出土的直內戈,據考古學家測定,截至2007年,距今約3500年。

漢鐵戟

戈和矛的結合體,兼勾啄和刺擊雙項殺傷能力的長柄兵器,殺傷性能遠超戈和矛。戟在商代即已出現,西周時也有用於戰場作戰的,春秋戰國時代曾經為“車五兵”之一,但是因材質和技術等問題,戟的地位一直在戈之下。

史上最強九大長兵器

漢騎兵

到了戰國末年,隨著冶鐵技術的成型和發展,出現了鐵質的戟。由於鐵較之青銅質地堅硬強韌,鑄成的戟刃尖銳修長。戟的形體也有所改進,由“十”字形進化為“卜”字形,故稱“卜字鐵戟”。

史上最強九大長兵器

戰國車兵

西漢時鐵戟逐漸成熟,多為卜字鐵戟,一般全長200-250釐米,甚至還有360釐米的車戟,漢朝時騎兵、步兵和此時為數不多的車兵皆大量裝備。

史上最強九大長兵器

漢騎兵

漢武帝時,大漢鐵騎踏遍大漠草原,遠射大黃弩,衝陣長鐵戟,近身環首刀,狼居胥山祭天,祁連王庭暢飲,揚華夏威名於域外,驅匈奴異族於側塌。

史上最強九大長兵器

南北朝馬槊

馬槊堪稱騎兵作戰的巔峰冷兵器,有步槊和冒名槊的雜槊之說等,但是馬槊還是槊的主要形態。一說起槊來,一般指的就是馬槊。

史上最強九大長兵器

槊起源於漢朝,興起騎兵盛行一時的魏晉、南北朝包括隋唐時代。在這一段時期騎兵成為爭霸天下的決定性力量,大規模騎兵間的對決促進了騎兵裝甲與武器的發展,馬槊成為這個時段騎兵的主戰武器。

史上最強九大長兵器

馬槊的製作非常複雜,採用上等韌木的主幹,剝成粗細均勻的蔑,膠合而成。那韌木以做弓用的柘木為最,次以桑、柞、藤。把細蔑用油反覆浸泡,耗時將近一年之久。一年之後,將蔑條取出,蔭涼處風乾數月。後用上等的膠漆膠合為一體,外層再纏繞麻繩。

史上最強九大長兵器

待麻繩乾透,塗以生漆,裹以葛布。葛布上生漆,幹一層裹一層,直到用刀砍上去,槊杆發出金屬之聲,卻不斷裂,如此才算成型。

槊杆成型後去其首尾,截短到丈六左右,前裝精鋼槊首,後安紅銅槊纂,用一根麻繩吊在槊尾二尺處,整個馬槊可以在半空中如秤桿般持平,才算製成。

史上最強九大長兵器

馬槊

一條上好的馬槊,堅韌結實 ,卻不顯笨重,騎士可持握借馬力衝鋒刺擊,也可正面近戰搏殺。不過馬槊耗時耗力且造價驚人,所以多年以來,馬槊一直是牛人猛將或者精銳騎兵的專屬兵器。

史上最強九大長兵器

唐陌刀

史上最強九大長兵器

陌刀,中國唐代長柄刀的一種,據說源於西漢斬馬劍,盛行於唐代,多用於對抗騎兵衝鋒時使用,威力十足殺傷巨大。明晃晃的陌刀如牆而進,帶給敵人的震撼和恐懼是別的兵器無法比擬的。《 唐六典》記載:“陌刀,長刀也,步兵所持,蓋古之斬馬,刀重十五斤,又名砍刀,長七尺,刃長三尺,柄長四尺,下用鐵鑽。馬步水路鹹可用。力士持之,以腰力旋斬擋者皆為齏粉”

史上最強九大長兵器

陌刀形制並不完全統一,有的刀柄可拆卸,有的刀柄特別長,有刀刃程三尖兩刃刀樣式的,也有刀刃狹長如放大版橫刀的,不過總體來說必須具備砍殺和刺擊的功能。

史上最強九大長兵器

大唐名將李嗣業率領麾下陌刀隊伍,於安史之亂中屢建奇功,在大唐江山生死存亡之際,率領陌刀隊“如牆前進”,所向披靡,一手挽救了風雨飄搖的李家天下。

史上最強九大長兵器

陌刀因為威力驚人帶給人的震懾性非常大,又常常被用於文武高官及藩鎮門閥的儀仗和護衛。一直到了宋代,陌刀因為高居不下成本和其他一些不能明說的原因,逐漸從縱橫卑闔的戰場退了下來。

宋錐槍

可以說是宋代“槍九色”裡的代表性長柄武器,以上佳的堅硬柔韌的硬木為杆,槍首為粗壯四稜刃,銳不可當,步騎皆可使用,最適合於破甲。

史上最強九大長兵器

因形如麥穗,故也稱“麥穗槍”。宋代曾公亮《武經總要前集·器圖》: “錐槍者,其刃為四稜,頗壯,銳不可折,形如麥穗,邊人謂之麥穗槍。”錐槍在宋朝歷次戰爭中被廣泛使用。

馬其頓長矛

馬其頓人的長矛短的就達到了2米,最長長矛甚至達到了6到7米,矛杆選用堅硬的山萊英木精心製作,鋒利的矛頭多為青銅、鐵等金屬材料打造。

史上最強九大長兵器

長矛方陣

長矛是古馬 其頓重裝步兵配備的主要武器之一,在重裝步兵組成的馬其頓方陣中,把長矛的威力發揮的淋漓盡致,可以說是古代戰爭史上長矛方陣使用的典範。

史上最強九大長兵器

馬其頓方陣

在馬其頓方陣中,前6排戰士平持長短不同的長矛,使6排矛頭均露在最前方,像一面帶刺的牆衝向敵人,“把對手紮成肉串”就是馬其頓長矛兵的戰場信條。

日本戰國長槍

史上最強九大長兵器

以堅硬而由韌性的優質木杆為內芯,外包於拋光的竹片,桐油反覆塗刷陰乾,再以絲麻等物纏裹。製成後槍韌性極強,既能直接突刺,又可劈砍抽打。長度是以間為單位,一間約為1.6米,最長為三間槍。而戰國期間,有些地方的豪強大名給足輕裝備的長槍長度遠不止三間。

史上最強九大長兵器

普通足輕們使用是產量很大的“數物”,而武士猛將們使用的是由專門匠師精心鍛造的質量優良的長槍,也就是所謂的“名槍”。

史上最強九大長兵器

日本槍按種類可分為大身槍、片鐮槍、十文字槍等等,比較有名的是有“戰國張飛”稱號的猛將本多忠勝的愛槍“蜻蛉切”。

中世紀騎槍

史上最強九大長兵器

中世紀歐洲騎士或者騎兵普遍使用的馬上長兵器。作戰時使持槍策馬向敵人衝鋒,臨接近時將騎槍水平或近乎水平指向敵人,利用衝鋒加速度刺殺敵人。因為巨大的衝擊力容易使騎士手腕受傷,所以騎槍的槍身一般採用易折斷材料,刺中敵人後槍桿立即折斷。所以說中世紀騎槍基本上是作為一次性的武器來使用的。

史上最強九大長兵器

實戰用騎槍的規格比較固定,一般是在兩米左右的長杆頭上安裝尖銳的金屬錐體,硬木製的槍身在握持位置有護手,後部有配重的木錐。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歐洲的騎士和騎兵普遍採用這樣的騎槍。

史上最強九大長兵器

瑞士戟

史上最強九大長兵器

瑞士長戟是戰斧、長矛和鉤的複雜綜合體,一般長兩到三米左右,戟上部的矛頭可進行突刺,斧頭可用來劈砍,鉤子則用來鉤割騎兵的馬匹,不過好多重騎士都是直接被瑞士戟給鉤下馬來,然後被戟上的斧頭給劈沒命的。堪稱冷兵器時代的巔峰之作。

史上最強九大長兵器

由於功能多威力大,瑞士長戟曾經成為中世紀殺傷力最大的單兵武器。瑞士戟發展到極至時出現過長達6米、10米的特長戟,是瑞士僱傭兵們的專用武器。到現在梵提岡的某些教會儀式中還可以看到瑞士戟的身影。

史上最強九大長兵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