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5 難忘的瀋陽“八一”學校

閱讀更多軍旅美文

我的小學是在八一學校渡過的,先是瀋陽軍區安東八一小學,她的前身是中國人民志願軍育才小學;後是瀋陽八一小學,原名東北軍區第一小學校。

新中國成立後,由於解放軍部隊南征北戰、抗美援朝,為解決其子女受教育問題,各大軍區都建立了子弟小學。東北軍區第一小學校是在老一輩領導的親切關懷和東北軍區的直接領導下於1953年創立的。建校幾年後,軍區黨委決定在小學基礎上增設初中,改校名為“瀋陽軍區八一學校”。建校60多年來,學校已培養出數以萬計的高素質畢業生。

難忘的瀋陽“八一”學校


難忘的瀋陽“八一”學校


難忘的瀋陽“八一”學校


學校初建時,東北局騰出了位於和平區三經街的稅務局辦公樓為我們作校舍,當時學生只有一年級三個班、二年級一個班,總計不到150人。後來隨著學制不斷健全,學生年年增多,校址先後搬遷至太原街(八一劇場對面),四經街(延安裡地區),南京街(砂山地區)。

1964年暑假後,學校將原本高低年級分設的分校、總校改為同樣學制的一校、二校,我們班同學集體轉到南京街的一校上學。

“六一”兒童節時,同學董重的父親(軍區政治部攝影記者)為全班同學在原分校門前拍下了珍貴的合影。

難忘的瀋陽“八一”學校


難忘的瀋陽“八一”學校


我們的父母大多在紅軍時期和抗日戰爭時期參加革命,是生死與共的戰友。父母南征北戰,我們則從幼兒園起就集體生活,每週六天大家學習吃住在一起,剛剛懂事時就建立了同學之間的友誼。

難忘的瀋陽“八一”學校


難忘的瀋陽“八一”學校


難忘的瀋陽“八一”學校


難忘的瀋陽“八一”學校


難忘的瀋陽“八一”學校


難忘的瀋陽“八一”學校


瀋陽八一校園。還記得課間操時,學校廣播裡就會放《騎兵進行曲》,同學們立即湧出教學樓奔向操場。操場盡頭的一趟平房是食堂,開飯時廣播的音樂則是《紫竹調》。還記得總有淘氣包大冬天的舔單槓鐵管上的霜,結果舌頭粘在上面疼的可憐。

最後一張是安東八一收發室,崗樓、警衛,凝聚著軍事元素。

難忘的瀋陽“八一”學校


難忘的瀋陽“八一”學校


難忘的瀋陽“八一”學校


安東八一首任校長任瑞章(著軍裝)和瀋陽八一首任教導處主任(後任校長)張乃有。他們都是有一定文化水平的老同志,為培養革命事業接班人放棄在部隊晉升的機會,來學校當起了孩子王。

這份東北軍區下發的聘請書由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高崗簽署。

難忘的瀋陽“八一”學校


原瀋陽軍區副政委、中將杜平和夫人劉教湛(八一首任校長)是我校創始人之一,他們始終關心學校的發展。

難忘的瀋陽“八一”學校


難忘的瀋陽“八一”學校


難忘的瀋陽“八一”學校


學校最早的老師是穿著軍裝來的。衛生所長張慧琴1947年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畢業於熱河軍醫大學。他們把培養革命後代當做革命事業的一部分,給了我們無限的愛。

難忘的瀋陽“八一”學校


難忘的瀋陽“八一”學校


難忘的瀋陽“八一”學校


50年代學校領導工作照。作報告的是賀萬山書記。

難忘的瀋陽“八一”學校


難忘的瀋陽“八一”學校


難忘的瀋陽“八一”學校


難忘的瀋陽“八一”學校


八一學校的建設始終沐浴著黨和革命老前輩的關懷。50年代,彭德懷元帥、羅榮桓元帥、譚政大將、總政治部副主任甘泗淇上將和全國婦聯主席、全國人大副委員長蔡暢都曾來學校視察。

難忘的瀋陽“八一”學校


難忘的瀋陽“八一”學校


難忘的瀋陽“八一”學校


難忘的瀋陽“八一”學校


難忘的瀋陽“八一”學校


軍區首長十分關心八一學校,定期召開校長工作會議,軍區機關報《前進報》經常報道學校工作,校領導及教職工都是精心選拔的優秀人才。

照片中有郭湘武主任和數學老師趙時雍,圖畫老師郭新榮和於秀水阿姨,生物老師李紹作,體育老師冮寶芝,語文老師王桂雲,生活老師楊英,物理老師楊景春,俄語老師宋世玉,大隊輔導員劉莉莉,你能對上號嗎?

難忘的瀋陽“八一”學校


難忘的瀋陽“八一”學校


難忘的瀋陽“八一”學校


校長的文稿和先進教職工。

難忘的瀋陽“八一”學校


難忘的瀋陽“八一”學校


學校利用各種教學方法,老師們認真備課講課,還經常在大禮堂舉辦公開課,請外校老師觀摩研討,大大提高了教學質量和同學們的學習興趣,每一屆畢業生都以優異的成績考進重點學校。

難忘的瀋陽“八一”學校


難忘的瀋陽“八一”學校


難忘的瀋陽“八一”學校


難忘的瀋陽“八一”學校


難忘的瀋陽“八一”學校


難忘的瀋陽“八一”學校


學校高度重視思想品德教育,每年清明都會組織同學們去烈士陵園祭掃,並經常安排戰鬥英雄和先進模範來校做報告。

1抗美援朝烈士陵園;

2五龍背榮軍療養院;

3戰鬥英雄郅順義;

4軍區"學習毛主席著作尖兵"廖初江;

5東北抗聯創始人,抗日英雄李兆麟的母親。

6軍區抗敵話劇團演員,電影《董存瑞》主演張良。

難忘的瀋陽“八一”學校


難忘的瀋陽“八一”學校


我們班是學校學習雷鋒先進班,曾有兩件大事上過軍區《前進報》。

1,1963年首任雷鋒班班長張吉興來我們班作報告,雷美娜同學代表全班接受班長的禮物--印有毛主席為雷鋒題詞手跡和雷鋒肖像的宣傳畫。

2,班長李陽同學拾金不昧交給警察。

難忘的瀋陽“八一”學校


同學們都來自領導幹部家庭,卻更加提倡繼承前輩艱苦樸素的革命傳統。這張照片曾登載在解放軍報上,也作為當年的年畫受到人們的喜愛。

照片上袖子打著補丁的同學是學姐鄧東安、鄧雅安姐妹,她倆在給父親補衣服,領章告訴我們這是將軍的軍裝,他們的父親是1930年參加紅軍的軍區副司令員鄧嶽。

難忘的瀋陽“八一”學校


難忘的瀋陽“八一”學校


難忘的瀋陽“八一”學校


難忘的瀋陽“八一”學校


學校不僅對學生教授課本知識,還開辦各種興趣班,每個同學都可以根據個人的喜好特長學習樂器美術、體育氣象、報務航模等等,學校還開辦了紅領巾工廠和菜園,同學們邊學理論邊動手實踐,為今後成為方方面面的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對了,當年同學們參加全軍運動會、市區運動會都獲過獎!

難忘的瀋陽“八一”學校


難忘的瀋陽“八一”學校


1956年六一國際兒童節,我校52屆侯志鴻、王學習及53屆方榮同學和蘇聯小朋友聯歡。

1957年六一,54屆鄒麗麗同學代表我校少先隊員和外國少年兒童合影。

難忘的瀋陽“八一”學校


難忘的瀋陽“八一”學校


難忘的瀋陽“八一”學校


難忘的瀋陽“八一”學校


八一學校實行寄宿制,同學們每週住校六天,如遇家長出差下部隊星期天也不能回家,烈士子弟更是以校為家。為照顧低年級小同學的生活,學校專門設有生活老師。衛生所老師除日常診病治療外,還要定期到教室宿舍開展衛生防疫工作,組織同學們集體種牛痘吃塔糖。當年幾十上百人為了滅蝨子同時在頭上灑六六粉的味道我還記憶猶新。

難忘的瀋陽“八一”學校


難忘的瀋陽“八一”學校


難忘的瀋陽“八一”學校


難忘的瀋陽“八一”學校


雖然從小沒生活在父母身邊,我們卻有一個幸福的童年,在學校精心培育下,同學們健康快樂的成長,大家努力學習爭當先進,從日常牆報上的小紅花,到好學生、優秀小隊、四好班,學期結束我們會帶著喜報回家。

為感謝學校和老師們的關愛和教育,學校第一屆初中畢業生(53屆)送給學校禮物。

難忘的瀋陽“八一”學校


難忘的瀋陽“八一”學校


安東八一畢業照

難忘的瀋陽“八一”學校


難忘的瀋陽“八一”學校


難忘的瀋陽“八一”學校


瀋陽八一畢業照

難忘的瀋陽“八一”學校


難忘的瀋陽“八一”學校


幾年朝夕相處就要分別了,同學們相約合影紀念。

難忘的瀋陽“八一”學校


難忘的瀋陽“八一”學校


難忘的瀋陽“八一”學校


難忘的瀋陽“八一”學校


難忘的瀋陽“八一”學校


難忘的瀋陽“八一”學校


在校時的作文、筆記、獎狀都成了珍貴的記憶。

難忘的瀋陽“八一”學校


難忘的瀋陽“八一”學校


難忘的瀋陽“八一”學校


走出校園,同學們有人繼續深造,有人上山下鄉,更多的是子承父業穿上軍裝,大家從幼年朋友、兒時玩伴、少年同學,又成了軍中戰友。同學們不僅續寫著父輩的戰友情誼,還有人在珍寶島和對越自衛反擊中和父親兄弟一起上了戰場。幾十年後,有人成了專家,有人當了將軍,也有人成了烈士。

趙建軍(1946-1967),瀋陽八一學校54屆1班。1967年1月19日在援越抗美戰場上英勇犧牲。

蘇寧(1953-1991)先後在長春八一、哈爾濱八一就讀。1969年入伍。1991年4月29日為保護戰友壯烈犧牲。

難忘的瀋陽“八一”學校


難忘的瀋陽“八一”學校


難忘的瀋陽“八一”學校


難忘的瀋陽“八一”學校


幾十年裡,同學們始終保持密切聯繫,經常組織各種聯誼活動。比如重訪父輩戰場、紀念我軍重大勝利、祭奠革命先烈(這幾座碑的主人是八一同學的父親)、慶祝八一、六一等等。有機會同學們還相邀重回校園,再聽老師講課,再玩玩過去的遊戲。

難忘的瀋陽“八一”學校


我們班同學大多屬羊,2015年我們60歲,大家相約共慶甲子。同學們從北京南京、哈爾濱大連、美國紛紛趕來,再戴紅領巾,又唱隊歌,猶如穿越,重回八一時的快樂時光。

難忘的瀋陽“八一”學校


難忘的瀋陽“八一”學校


難忘的瀋陽“八一”學校


我在八一時的兩任班主任:辛野老師和戰玉霞老師。我們是戰老師從教的第一批學生,她只比我們大十幾歲,當初愛搗亂的淘小子後來都出息了。好同學尚燕莎最是有心人,建校十週年校慶受獎的筆記本,每學期老師寫的評語她都保存的整整齊齊。

戰老師念著當年她親筆寫的學期評語。其中表揚尚同學學習王傑有行動,經常給班級帶抹布,希望她以後對同學的缺點錯誤大膽鬥爭。

難忘的瀋陽“八一”學校


1963年,瀋陽八一建校10週年慶祝大會上校領導為優秀同學頒獎。

難忘的瀋陽“八一”學校


難忘的瀋陽“八一”學校


1993年,瀋陽八一建校40週年。

難忘的瀋陽“八一”學校


難忘的瀋陽“八一”學校


2003年,瀋陽八一建校50週年。

難忘的瀋陽“八一”學校


難忘的瀋陽“八一”學校


瀋陽軍區的長春、哈爾濱、大連、旅順等地八一小學近兩年也相繼舉辦了大型校慶活動。我們有同學因父親工作調動或部隊換防,不斷轉學,竟然在多個八一都上過學。

丹東八一校慶時,在鴨綠江橋和抗美援朝紀念館組織“志願軍子弟重溫父輩光榮,再踏英雄足跡”活動,市電視臺和報社派記者全程跟拍報道,在邊境小城引發轟動。

難忘的瀋陽“八一”學校


難忘的瀋陽“八一”學校


難忘的瀋陽“八一”學校


難忘的瀋陽“八一”學校


難忘的瀋陽“八一”學校


難忘的瀋陽“八一”學校


2013年,瀋陽八一建校60週年,幾百位校友齊聚瀋陽八一劇場,舉行了隆重的慶祝活動。同學們年長的已過花甲,低年級的也年過半百。時光流逝,我們的同學情誼更加濃厚;我們對母校的記憶更加深刻。

難忘的瀋陽“八一”學校


難忘的瀋陽“八一”學校


難忘的瀋陽“八一”學校


八一的同學們性格樂觀、豁達、率真,

八一的同學大公無私、樂於助人。

我愛培養教育我們的八一學校!

我愛我們這個幸福的大家庭!

我愛我的兄弟姐妹及親如父母的老師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