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8 “黃河咽喉”驚心動魄的前世今生

“黃河咽喉”驚心動魄的前世今生

黃河歷代下游流經地區示意圖

千百年來,滾滾黃河就象一支巨筆,在北至海河,南到淮河直至蘇北這片近25萬平方公里的下游扇形地區恣意揮灑,既寫下了滄海桑田、悲歡離合的千年歷史,也繪就了奇秀險峻、氣勢磅礴的人間美景,而它在山東大地最為險絕的一筆,就留在了我們德州市齊河縣南坦到大王廟(現屬濟南市)一段。

清末著名譴責小說作家劉鶚在他的諷刺小說《老殘遊記》中就有“南坦觀凌”的優美篇章:“凌塊子有間把屋子大”,“那冰能擠到岸上有五六尺遠,許多碎冰被擠得站起來,像個小插屏似的”。劉老先生的小說寫得波瀾不驚,但實際上,不管是洪汛還是凌汛,其真實情勢都是危機四伏,險象環生,甚至可以用驚心動魄來形容。

“地上懸河”

老縣城地面比河床低了近10米

其實歷史上齊河建縣時,境內並沒有黃河,有的是大清河。清雍正《齊河縣誌》記載:“大清河在縣城東半里,即神禹所疏濟水幫道也。”民國《齊河縣誌》載:“黃河在縣城東門外,即大清河故道也”。清咸豐5年(1855年)黃河在河南蘭陽銅瓦廂決口,一夜之間,黃水北瀉,豫、魯、直三省的許多地區頓被殃及。“七月黃水來,自大清河涌出,平地水深丈餘,村莊漂沒甚多”。自此,黃河奪大清河道入渤海,大清河成為歷史。

眾所周知,黃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我國曆史地理學家葛劍雄曾比喻說,如果把黃河每年輸送的16億噸泥沙堆成一條高寬各一米的土堤,其長度將是地球至月亮距離的三倍。特別是黃河到了下游後,由於地勢平坦,水流減慢,泥沙大量沉澱,天長日久,越積越厚,河床不斷被抬升。為了防洪,人們只好不斷地加高堤壩,如此往復循環,河床普遍要比壩外地面高出3-5米,甚至更高。比如地處黃河岸邊南坦附近的老齊河縣城地面就比河床低了將近10米。黃河成了懸在人們頭頂上的“懸河”。而歷史上的黃河堤壩,不管是官辦還是民建,都是用樹枝、秫秸和泥土建成,由於條件所限,規模小,抗洪能力低,所以在1949年以前的3000年間,黃河下游的決口氾濫至少有1500餘次,平均每兩年就要決口一次。

“黃河咽喉”

河水推著8米厚巨冰橫衝直撞

齊河縣境內南坦到大王廟這20餘公里以兩岸堤距小,彎道急,河水中心流速快,衝擊力大而著稱。現京滬鐵路大橋處為兩岸最窄,僅465米,猶如人之咽喉,故這20公里河段被稱為“黃河咽喉”。此河段在歷史上可以說是遇洪阻水,遇凌阻冰。百年來齊河民間就有“開了豆腐窩(黃河咽喉段一處地名),華北剩不多”“凌汛決口,河官無罪”之說。這一河段成為我省沿黃最危險地段,也被稱為山東黃河第一險。1949年,我市沿黃人民就是在抗洪中迎來了新中國的開國大典。

1949年8月黃河汛期,陰雨連綿,風雨交加,風吹浪更急,雨急水更高,一時黃浪擊壩,水濺壩頂,滾滾黃水如萬馬奔騰攜風帶雨從西向東狼嚎般呼嘯而來,驚心動魄。河水流量在6000立方米/秒以上的時間近40天,南坦最高水位達30多米,水面距堤頂最低處僅半米多。堤壩背面全部滲水,沿河堤壩塌陷、下沉各種險情不斷,全線告急。為戰勝洪災,德州地區沿黃黨政軍民響應黨的“一切為了黃河不決口,全民動員,全力以赴,有人出人,有料獻料”的號召,眾志成城,在臨邑、商河、濟陽(當時均屬德州地區)等縣人民的支持下,3萬餘民眾晝夜奮戰40天,終於戰勝洪水,在搶險工地上迎來了新中國的開國大典。

不僅是洪災,還有凌汛。每年年初,春暖冰融,黃河咽喉段也進入凌汛最危險時期。劉鶚老先生文章寫得美,但實際情況卻是讓人心驚膽寒。比如1970年1月15日正是臘八節,而此時齊河境內黃河河面封凍達到70公里,冰層厚40公分。20多天後,恰逢一股暖氣流經過,河面開始解凍,凌洪以每小時10-20公里的速度下洩,南坦地段冰壩綿延近15公里,厚度達到了2-3米,最厚的竟達到8米以上。冰塊相插,層層疊疊,奔騰呼嘯的黃河水推著山一樣的冰塊,形成一道道的冰牆,“咯吱咯吱”地嘶叫著,排山倒海般從西邊壓過來,滿河的冰凌又使得河水猛漲,猛漲的河水反過來又推著冰塊撞向大堤。岸邊的大樹像草一樣被齊齊割斷,狹窄的“咽喉”河段內塞了近3千萬立方米的冰凌,肆虐的河水和猙獰的冰凌擠壓得堤壩滲水、裂縫、塌陷等險情頻現,萬分緊急。為保安全,當時的黃河水利委員會命令三門峽關閘攔水,齊河縣組織近萬餘人上堤防守,並組織轉移群眾。飛機、大炮一起出動,爆炸聲轟轟作響,一直到2月8日險情才得以解除。此次凌汛,齊河縣內河灘區房屋倒塌128間,淹沒麥田3900多畝,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受凌汛災害最重的一年。

“黃河咽喉”驚心動魄的前世今生

“黃河咽喉”河道及北展區圖示

“紅心治水”

開創性地用黃河泥沙來固壩

新中國成立後,齊河黃河段較大的洪汛和凌汛各發生4次,在黨和政府的帶領下,都取得了抗災勝利。

1952年10月,毛澤東主席發出了“一定要把黃河的事辦好”的號召。黃河沿岸人民積極行動起來,採取“攔、排、放、調、挖”多種方式方法對黃河實施治理:在上中游進行攔水和控沙,在下游洩洪排沙,也就是所謂“上攔下排,兩岸分滯”;對下游河道大修控制與疏導,主河槽兩岸全部用石頭加固,引導黃河水始終沿主河道流動,並把泥沙沖走;對堤壩進行綠化、加固、平整。

從建國伊始到1983年,國家投資近5000萬元,動員勞力近50萬人,德州地區大堤進行了三次大的維修。值得紀念的是,為實現以河養壩,齊河人民就地取材,先攪動黃河水,把攪渾的黃河水通過設備吸到大壩背面,再用沉澱的黃河泥沙來固壩。

施工中,齊河黃河段的工匠們充分發揮聰明才智,群策群力,憑著一顆紅心兩隻手,僅靠一部電焊機、兩個氧氣瓶和幾把大錘,硬是在1970年6月自主研製成功全國第一艘黃河吸泥船,並命名為“紅心一號”。這艘32噸位的鋼殼機動吸泥船通過機械攪動黃河水,使黃河局部水域的含沙量平均可達每立方米152公斤,最高達350公斤,使一個吸泥船工的工作效率直接提高百倍。這種簡易吸泥船得到當時水電部推廣並獲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現南坦就建有休閒廣場並以“紅心”命名以示紀念。

為防汛防凌確保華北平原和首都北京的安全,1971年,水電部下發水電綜字【1971】42號文件,在黃河咽喉段批建黃河北岸齊河滯洪區(俗稱北展區)工程(有北即有南,南展區在濟南市東部)用以在洪水達到一定標準時洩洪。展寬堤西起曹營村,東北到八里莊,全長37.78公里,展寬區總面積106平方公里,涉當時齊河縣境內面積63平方公里,庫容量達4億立方米。展寬工程一開始就引起了廣泛的關注,1976年《國家建設報》、香港《大公報》和古巴《太陽報》等都對其進行了重點報道,而齊河縣城也因此從老齊河城搬遷至現在的晏城鎮。

“德水安瀾”

“黃水猙獰”的時代一去不返

時光荏苒。今天,當我們站在“黃河咽喉”壩頂,慨嘆“逝者如斯”時,中華民族千百年的“德水安瀾”之夢想早已實現,黃水猙獰的一面漸去漸遠,只存於人們的記憶當中。被人們冷落忘記多年的北展區也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今天的齊河人民正憑著自己的聰明智慧“不捨晝夜”地記述著“黃河咽喉”的今天與未來。

2008年7月25日,國家水利部下發了《關於取消黃河下游南北展寬工程分凌分洪運用任務的意見》,對黃河北展區解禁,並允許開發利用。齊河人民利用北展區良好的生態環境、豐厚的文化底蘊和區位交通優勢大力建設黃河國際生態城,利用南坦特有的咽喉地貌建成了黃河水利風景區。

現在的北展區內既有“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美麗自然景觀,也有著充滿著創新創意色彩的現代人文旅遊項目。2018年年5月黃河國際生態城被評為山東省文化產業示範園區;而南坦黃河水利風景區同樣引人入勝,景區內黃河蜿蜒曲折,“二級懸河”天下奇觀,讓人產生“黃河之水天上來”的無限遐想;“水上長城”堤壩巍峨雄偉,黃河落日、千里冰封及開河奇觀聞名遐邇,這裡已成為展示“黃河咽喉”風采的絕佳去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