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2 翟佑民:我的战友独臂将军丁晓兵


翟佑民:我的战友独臂将军丁晓兵


丁晓兵

1979年我国对越自卫还击战,虽然已经过去40年了,那场战争也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我也离开军营近30年了。但是,每当我回首我们部队43军129师在对越自卫还击战斗中的那些战友们,至今令我历历在目,难以忘怀,更让我为之震憾和自豪。


翟佑民:我的战友独臂将军丁晓兵


用左手行军礼的独臂将军丁晓兵

那时,我在师政治部宣传科从事新闻报道工作,在战场上,我前前后后釆访和接触过他们。其中我采访过的一位在战争中失去了一只胳膊的战友丁晓兵,至今让我以他为骄傲。


翟佑民:我的战友独臂将军丁晓兵


原四班班长“捕俘英雄”张柱兵(武穴人)讲述战友丁晓兵的故事

晓兵战友是1983年10月应征入武,在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是典型的“新兵蛋子”。1984年7月,他所在的第二侦察大队4连赴中越边境侦察。为了争取这个艰巨的任务,接受党的考验,他用匕首扎破手指,用鲜血写下对党誓言:“敬爱的党组织,我坚决要求参加战斗,打头阵、当尖兵,请党组织考验我!”他先后出色地完成了20多次侦察和作战任务。1984年10月30日拂晓,连长孙英培、班长张柱兵带领3名侦察员潜伏到离敌人只有50米的地方,丁晓兵是这次侦察任务中唯一参战新兵。8点多,战斗突然打响,枪声中,张柱兵和丁晓兵猛扑敌人,生擒了一名俘虏。撤退时,越军俘虏突然拉响了手雷,他迅速抓起越军拉响的手雷向外扔去,手雷在出手的瞬间爆炸。他的一条右臂被炸得只连着一点皮肉,血流如注。为行动方便他拔出匕首,割下断臂别在腰间,想着到后方接上。经过简单的包扎,丁晓兵以惊人的毅力,和战友们扛着俘虏,冒着越军的炮火翻山越岭近4个小时才撤回来,身后留下了一条3公里长的血路。当丁晓兵把俘虏交给接应小分队的一瞬间,他一头昏倒在地上。准备送到烈士陵园的丁晓兵,经过3天2夜的抢救,切开小腿静脉,强行注入2600毫升血浆,才从死神手里挣脱出来。两个月后,失去右臂的丁晓兵本可以留在后方,但他又义无反顾地回到一线阵地。战后,丁晓兵荣立了一等功,获得全国“为边陲优秀儿女挂奖章”活动为他专设的第101枚金质奖章,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2017年4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调研视察南部战区时接见了丁晓兵,他是独一无二用左手向习总书记敬礼的将军。2006年被评为感动中国的人物之一,2015年晋升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少将警衔,他当选为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翟佑民:我的战友独臂将军丁晓兵


习近平接见武警独臂少将丁晓兵

如今,40年过去了,时代发生了深刻变化,丁晓兵始终保持着共产党人的英雄本色,续写了更加辉煌的人生篇章。他面对各种诱惑与考验,保持着军人本色,在不同的岗位干出了非凡的业迹,他做到了战时能舍身,平时能忘我,一条臂膀,也能撑起血染的军旗。他靠作一只手从普通士兵干到了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广西总队少将政委。业余时间,他坚持用左手练习书法绘画,他说“一只手也要拥抱生活”,他用左手握笔,先后临摩和创作了500多幅中国画和书法作品,先后在《解放军报》《安徽日报》等省、中央级报刊杂志上发表。


翟佑民:我的战友独臂将军丁晓兵


原侦察四连连长孙英培讲述丁晓兵的故事

残酷的战争离开我们那么多年了,每当想起他们战斗中的情景我经常感动得落泪,这些血性男儿为了国家安全,为了人民幸福,不怕流血牺牲,始终履行军人天职,是我们“新一代最可爱的人”。今天我们的幸福生活,离不开千千万万个象丁晓兵一样浴血奋战的军人和那些长眠在南疆脚下的烈士们。我为他们自豪,更为他们骄傲。世界只要有强权在,战争的阴霾就不会消散,我们一定要居安思危,时刻警醒。谨以此文献给我曾经采访过和未釆访过的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舍生忘死的战友!


翟佑民:我的战友独臂将军丁晓兵


作者简介:翟佑民,男,大学文化,1979年12月入武,曾在解放军43军129师政治部从事新闻报道工作,荣立一等功,现任湖北省武穴市委政法委主任科员,先后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湖北日报》、《芳草》等报刊杂志发表小说、杂文、消息、通讯等作品400余篇。系湖北省黄冈市作协会员,湖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会员。



分享到:


相關文章: